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新闻聚焦
新闻聚焦
一幅“多彩非遗,美好生活”的美丽画卷
发布时间:2018-06-14 09:54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马思伟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8-06-1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主场城市(杭州)系列活动暨“新时代 新生活 新传承”浙江大运河文化遗产主题展演(以下简称“浙江主场城市活动”)在大运河畔的余杭区塘栖古镇精彩举行之际,由浙江省文化厅主办、中国文化报社牵头,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等承办的“乡村振兴”央媒浙江行启动。 
  在为期一周的主题采访活动中,本报记者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旅游报等媒体同行一道,深入杭州市余杭区,金华市浦江县、永康市、磐安县,丽水市松阳县的乡村,走访非遗工作坊、文化企业、文化馆站和非遗传承人、文化能人、村民等,挖掘和报道浙江以非遗保护传承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与经验。 
  千年古邑多彩非遗 
  千年大运河奔流不息,古老广济桥熠熠生辉。在以大运河为背景、以广济桥为舞台的浙江主场城市活动中,浙江的非遗项目得到充分展演展示,在“见人见物见生活”中民众与非遗亲密接触,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千年古邑余杭位于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拥有闻名遐迩的良渚文化、运河文化、径山禅茶文化,享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等美誉。余杭丰富和特殊的自然禀赋、文化资源,孕育出塘栖茧圆、余杭滚灯、清水丝绵制作技艺、中泰竹笛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在浙江主场城市活动中大放异彩。 
  开启浙江主场城市活动的“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浙江大运河文化遗产主题展演,以大运河“水、桥、船”为元素,由上篇《水·承一脉》、中篇《桥·济天下》、下篇《船·载万年》组成,余杭滚灯、宁波造趺、嘉善田歌、严州虾灯、上泗竹马、安吉犟驴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精彩亮相。 
  在浙江主场城市活动“‘记忆运河’传统风情展示”的清水丝绵制作技艺展位前,观众在精通技艺的村民指导帮助下体验“清水出丝绵”的神奇;“上梁元宝”“立夏狗”“龙凤呈祥”……在塘栖茧圆展位前,一件件色彩鲜艳的茧圆作品吸引观众不断围拢过来询问各种问题,72岁的塘栖茧圆省级传承人黄芳珠耐心地答疑解惑。 
  黄芳珠的女儿也陪母亲前来参展,她表示:“母亲现在生活充实、身体硬朗,这跟经常性开展传习活动有关系。她爱这门手艺,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些源自供奉蚕神、寓意美好的小玩意儿。”“要感谢国家保护传承非遗的好政策。”黄芳珠说。 
  6月9日晚下起了小雨,塘栖镇河西埭村文化礼堂坐得满满当当,2018“浙江好腔调”全省传统戏剧展演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杭州传统戏剧展演专场在这里举行,绍剧、杭剧、越剧、婺剧、昆曲、睦剧、滑稽戏等浙江传统戏剧陆续上演。台上热火朝天,台下看得过瘾,礼堂过道里也挤满了人,因场地有限没能进入文化礼堂的河西埭村村民沈阿姨、丁阿姨,只能打着伞透过文化礼堂的后窗户看演出。虽然离舞台有五六十米远,天还下着雨,但她们依旧看得起劲。“节目水平还是很高的,一些剧种也没看过,希望这样的好戏经常能送给老百姓看。”沈阿姨说。 
  尝到“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的甜头 
  已有1200多年历史的径山茶闻名遐迩,这里的“径山茶宴”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近年来,非遗深刻改变了余杭区径山镇径山村的面貌。据介绍,得益于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的规划建设和《径山禅茶文化保护综合体规划》的实施,山清水秀的径山村已成为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 
  径山村心无尘茶馆经营人俞荣华表示,近年来,依托非遗等文化和生态资源,通过持续开展“径山茶宴”活态展示、打造精品民宿和特色径山茶文化,为游客提供传统民俗、传统手工艺、特色农产品制作等多种体验,注重文化旅游一体化融合发展,村里的旅游人气越来越旺,村民人均年收入翻了几番,达到目前的3万元,径山村富了、美了,乡亲们也越来越有幸福感和获得感,着实尝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甜头。 
  这种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样在径山村村民章红艳一家得到了体现。对径山茶文化十分感兴趣的章红艳前年辞掉了原来的工作,在家帮助母亲打理茶室和民宿生意。“村里成立了茶叶经营合作社,帮助大伙儿经营销售,打开了销路。特别是这两年游客多了,农家乐也慢慢火了起来,这不,我们今年还搞起了民宿。”章红艳向记者介绍了自家的“经营综合体”。在这栋优雅舒适的4层小楼里,一楼可品茶、抚琴,二楼至四楼被装修为民宿,现代化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年轻人头脑灵活,不但网上销售茶叶产品,她们一帮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还自发在茶室组织一些茶艺展示、普及活动,我比较省心。”章红艳的母亲说,得益于女儿的帮助,茶叶和民宿经营模式实现了升级。 
  “制笛要懂笛,增加附加值” 
  余杭区中泰街道是著名的“苦竹之乡”,这里森林覆盖率达66.3%,街道内有苦竹林2.8万亩,竹材蓄积量达5万吨,拥有全国苦竹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浙江省级特色林业基地——中泰万亩苦竹现代科技示范园区。中泰竹笛制作技艺是浙江省级非遗项目,取材苦竹制作的竹笛因做工精细、用料考究、音色优雅、风格独特而很受市场欢迎。 
  中泰江韵乐器厂的丁志刚是当地最早的制笛人之一,于上世纪90年代便创办了这家制笛企业,慕名而来向他学艺的人络绎不绝,从山东菏泽辞掉工作专程来拜师的小伙子梁浩就是其中一位。“师傅为人宽厚、待人真诚,业务要求很严格,我要学成回老家传授竹笛制作技艺。”梁浩说。并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丁志刚对带徒弟颇有心得:“制笛要懂笛、会吹笛,3年学习时间各有目标,完成才能出师。” 
  中泰街道目前拥有竹笛乐器厂近百家,从业农民1000多人,年产笛箫近百万支,产值逾1.2亿元。中泰街道多数从事笛子加工产业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所在村集体可支配收入平均达到100万元。“传承好技艺,将产品做精,不断提升文化内涵和附加值。”丁志刚一直在思考中泰制笛的未来。 
  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胡雁介绍说,余杭区通过加强村落文化整体性保护、抢救性保护,促进乡村文脉延续;大力培育优秀民族文化,促进乡风文明;以非遗为要素扶持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乡村致富;创设非遗宣传展示平台,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在深挖乡村传统文化资源、激活乡村特色非遗潜能中下功夫,做大了乡村振兴文章。 
  一幅“多彩非遗,美好生活”的美丽画卷正在余杭绘就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