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文化部2014年第四季度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主题嘉宾:文化部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于群,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诸迪,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张永新。
直播时间: 2014年10月20日 15:00 - 15:00
直播嘉宾:
 
 
直播图片 更多>>
  •    文化部于2014年10月20日下午3时举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工作情况。图为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问。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记者杨倩 摄。

    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问

  •    文化部于2014年10月20日下午3时举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工作情况。图为中新社记者提问。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记者杨倩 摄。

    中新社记者提问

  •    文化部于2014年10月20日下午3时举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工作情况。图为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记者提问。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记者杨倩 摄。

    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记者...

  •    文化部于2014年10月20日下午3时举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工作情况。图为光明日报记者提问。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记者杨倩 摄。

    光明日报记者提问

相关媒体 更多>>
    相关摘要 更多>>
      背景资料 更多>>
         
        文字实录 正序 | 倒序 手动刷新 自动刷新:
          主持人文化部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于群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文化部今年的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和大家见面。也是文化部第二次季度的例行新闻发布会,在这里面看到了很多老朋友,我们非常高兴。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文化部的主要的两个业务司,文化部艺术司和公共文化司两位司长,来进行情况通报。他们是文化部艺术司的司长诸迪同志,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的司长张永新同志。今天的发布会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是请艺术司的诸迪司长介绍文化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有关情况和下一步繁荣文艺创作的一些考虑。二是请公共文化司张永新司长介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展情况,以及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在两位司长通报情况以前,我想先向各位记者朋友简要地介绍一下文化部新闻发布工作的最近几天有一项工作安排,跟大家做一个通报。 [10-20 15:06]
          主持人 16号,也就是上周,文化部的部会议审议通过了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这是文化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采取的一个重要的落实方案。也是推进文化部新闻发布制度化、规范化的一个重要文件。这个文件从信息发布平台建设、政府的信息公开、舆情引导、统筹协调机制还有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总共提出了18条加强文化部新闻宣传工作的具体措施。另外还有经过党组的批准,文化部正式成立了新闻办公室,就是我们这个新闻处,我们把它更名为文化部的新闻办公室,这个办公室将统筹策划指导协调文化部各个司局各个直属单位开展新闻宣传工作。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的为文化部各个司局各个直属单位和新闻媒体沟通搭建更加畅通高效的桥梁和平台。上周我们出台了一个文件,这个文件正在签批,很快就会发布,另外跟大家也通报,我们正式成立了文化部新闻办公室,大家今后跟部里沟通联络的时候知道一下这个情况。下面我们有请艺术司的司长诸迪同志介绍文化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近期繁荣文艺创作方面的有关情况。 [10-20 15:09]
          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诸迪 各位记者朋友,首先我们感谢各位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全国艺术创作和艺术司工作的关心支持。主要是谈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神落实情况的通报,大家都了解,这个讲话还没有公开发表,我们也是在有限的发布的这些资料当中来进行学习和领会,星期六,我们也参加了中宣部关于传达学习总书记讲话的这样一个工作的会议,在这个会上其实才相对完整的听到了总书记讲话的内容。所以我想这个对我们来说还是在学习领会这样一个过程中。所以可能我今天介绍的情况主要还是我们近期落实中央关于文化工作的一系列要求,包括总书记关于文化工作的一系列讲话的精神,也包括这次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当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和提出的一些要求,开展的一些重点的艺术创作工作的情况。 [10-20 15:11]
          诸迪 大家知道艺术司是文化部重要业务司局之一,其主要职责是拟定文学艺术事业发展规划,引导艺术创作与生产,推动各门类艺术的发展,指导、协调全国性重大文艺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艺术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新的部署。艺术司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手抓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强对艺术创作生产的引导,推动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和优秀艺术作品的不断涌现;一手抓文化惠民,始终把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让人民群众享受文化发展成果,积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作用。近期也是结合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积极转变工作作风,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思想观念,确立新的工作思路。正如总书记在讲话当中提到的,总的来看,当前全国艺术创作的态势空前活跃,优秀作品不断涌现,题材形式充分发展,文艺队伍不断壮大,我国文艺园地百花竞放,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心态浮躁、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等问题。正如习总书记所要求的,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艺术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对艺术创作生产的引导。 [10-20 15:17]
          诸迪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艺术司近期开展的重点工作的情况。一、抓创作导向,部署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艺术创作,组织弘扬中国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有导向性、示范性重大艺术活动。正确创作方向是文艺创作生产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引导艺术创作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用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当今时代的最大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形象生动地诠释中国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艺术创作的重要任务和宏大主题,开展好中国梦的主题创作是当前创作工作的重点。“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是当代中国最具凝聚力、感召力,最具广泛性、包容性的奋斗目标。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用艺术的形式抒写中国梦,敏锐地捕捉时代精神,形象生动地阐释中国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是伟大的时代赋予文学艺术家的神圣使命,是当前文艺工作的重要任务。文件下发后,不论是中央各单位还是各省区都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制定了今年和未来几年的重点剧目创作规划。不论是中央院团还是地方院团、国有院团还是民营院团都对中国梦主题创作热情很高。一批已有很好基础的作品经过打磨提高已经呈现到舞台上,一批更接地气,贴近现实生活的小型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木偶等优秀剧节目也已涌现出来。文化部将在北京举办以“中国梦”为主题的优秀剧(节)目展演活动,集中展示主题创作活动中涌现的优秀作品,并力争逐年推出一批优秀艺术作品。 [10-20 15:19]
          诸迪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文化部精心组织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系列文艺活动,用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文艺活动为党和国家的大事喜事增光添彩、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用积极向上的文艺作品引领时代风气、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一是举办了国庆音乐会《美丽中国,光荣梦想》,以交响音画的形式唱响了民族复兴的时代强音,现任和退下来的党和国家领导以及社会各界及首都群众代表3000余人观看了演出;二是举办了以地方戏为主体的优秀剧目展演,遴选了11部优秀作品在京集中展示,京剧《杨靖宇》、吕剧《百姓书记》、豫剧《焦裕禄》等一批新近创作的剧目,主题鲜明、格调健康,讴歌了真善美,唱响了主旋律,弘扬了中国梦;三是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丹青中国梦》美术作品展览,展出中国美术馆馆藏经典作品300余件,以丹青画卷展现了伟大复兴的辉煌历程。 [10-20 15:21]
          诸迪 二、抓政策措施,为艺术创作生产创造有力条件,提供政策支撑。我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并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转变工作作风,积极探索创新科学有效地管理艺术事业的引导方式、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努力破解艺术发展难题,营造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良好政策环境,加大对促进文艺繁荣发展的政策支撑。为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文化部与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就严格控制党政机关用财政资金举办豪华文艺晚会、营造节俭办晚会的良好氛围、加强对文艺晚会的监督检查作出了明确规定,艺术司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关注治理豪华晚会的政策执行情况,防止负面现象反弹;为完善国家财政对艺术事业的投入方式,激发全民族的艺术创造力,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财政部成立了面向全社会的国家艺术基金,标志着我们在推进国家艺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促进中直院团的改革发展,在决定保留事业性质的中直院团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同时,文化部、财政部设立了中直院团改革发展专项资金,制定了新的资金投入方式、补贴标准和考核办法;为健全文化产品评价体系,提高政府“文华奖”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我们进一步改革评奖制度,加大地方评委的比重,增加了评奖工作的透明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各地的肯定和欢迎。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发挥重大艺术工程的导向和扶持作用,印发并实施了地方戏曲剧种和曲艺木偶皮影戏保护扶持计划,继续深入实施京剧、昆曲、歌剧、交响乐、芭蕾舞、民族音乐、杂技、美术馆、画院等专项扶持发展规划;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美术工作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美术发展战略作出部署;开展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正式启动了国家美术收藏工程。首次与《人民日报》社合办了“当代舞台艺术的观察与思考”征文活动,加强了文艺评论工作。 [10-20 15:25]
          诸迪 为使政策措施更具针对性和前瞻性,我们努力推动调研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先后开展了《当前舞台艺术创作生产现状、问题和对策》、繁荣艺术创作、实施精品战略、降低票价问题、加强艺术评论建设、地方戏曲剧种抢救和保护等一系列调研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制约艺术发展的突出问题,并将调研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转化为推进工作的新思路、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促进发展的新举措,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政策性建议和意见。近期中宣部、文化部等部门正在重点开展全国地方戏曲传承与发展的调研,调研之后,将出台一系列扶持地方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据我们了解,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文化部门也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推动艺术事业繁荣发展的具体措施。 [10-20 15:27]
          诸迪 三、抓继承创新,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优秀作品传播推广。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延续民族文化血脉,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不断推出文艺精品。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传统文化做了非常精准的阐释,我们的任务是在工作和实践中贯彻落实,重点是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0-20 15:29]
          诸迪 近年来,随着《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与扶持工程》、《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扶持规划》、《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和扶持工程》、《曲艺木偶皮影戏扶持计划》、《杂技振兴规划》、《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工程》、《全国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实施方案》等的相继实施以及中国诗歌节的连续举办,这些具有民族特色、体现民族文化精华的艺术品种得到较大发展, 推出了一些新人新作。我们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坚持继承创新,推动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神、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优秀作品的演出推广。5月文化部在北京、南京举办了第四届全国地方戏(南北片)优秀剧目展演,推进落实《全国地方戏曲剧种保护和扶持计划实施方案》,以39家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为参演主体,共计演出70多场,展现了地方戏曲的和民族特性和艺术魅力。10月在温州举办了第三届中国越剧艺术节,汇聚各地24台优秀剧目演出交流,促进越剧艺术不断推陈出新。启动昆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通过老艺术家口传心授,提高青年人才的表演技艺。还先后在郑州举办了第三届中国豫剧艺术节、在唐山举办了第九届中国评剧艺术节等,促进各地方戏曲剧种的传承发展。7月在四川绵阳举办第四届中国诗歌节,通过举办经典诗词诵读、诗歌学术论坛、诗歌走进基层厂矿社区等活动,促进诗歌艺术贴近人民群众,使中华传统诗歌文化与当代文化、现代社会相适应,既继承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我们还举办了第32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暨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历时10天,由开幕音乐会、艺术赛事、专业演出和群众性活动组成,让美妙歌声和动人音乐走进人民群众的心中。举办了2014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9个中直院团整体亮相,并首次吸纳中央民族歌舞团参加,树立国家艺术形象,展现高品质艺术水准,共上演29个剧目、计62场。演出季期间,继续组织剧目推广交易会,为院团提供展示和交易平台,促进国家艺术院团演出更好地与市场接轨。连续三年举办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今年展出季入选展览项目共展出藏品3000多件,其中60%是首次和观众见面,已经开展的项目吸引了大批观众,各馆都精心设计开展了一系列的公共教育活动,收到广泛欢迎。  [10-20 15:31]
          诸迪 四、抓艺术评论,引导当前艺术创作的价值取向。艺术创作的发展繁荣离不开艺术评论的引导和批评。我们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大力营造文艺评论的良好环境和风气,不断增强文艺评论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实现在健康评论中引导创作、在服务群众中引导群众。一是与人民日报文艺部组织了《当代舞台艺术观察与思考》征文活动,针对当前舞台艺术创作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择优选取了40篇优秀文章予以连续刊载和结集出版,进一步指导创作实践,提升审美水平,近期还要召开总结座谈会和评论工作会。二是淡化评奖意识,强化评论工作,进一步突出艺术本体,把抓评论作为举办展演、引导创作的关键环节。比如第四届全国地方戏(南北片)展演活动当中就没有设评奖,转而加强评论交流,先后召开三次专家点评会,院团都反映很好;2014年国家艺术演出季也组织评论家进行现场观摩并召开两次评论座谈会,密切关注文艺动态,悉心指导剧目修改,受到一致好评。三是借助新媒体拓展评论和宣传阵地,特别是我们这次2014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活动也和媒体合作,开设了官方网站和微博、微信,推动观众用网络、手机在互动界面上开展讨论、评论,引导更多观众接触、了解并喜欢上优秀舞台艺术。四是推动成立美术专业媒体联盟,建立老中青相结合的评论家库,组织开展丰积极健康的美术评论。五是加强评论人才培训,与中国戏曲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戏剧、舞蹈类艺术评论高级研修班,采取名家授课、观摩作品、提交作业等培训方式,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10-20 15:34]
          诸迪 五、抓文化惠民,坚持重心下移,不断加大文化惠民的工作力度。艺术作品的生命在于为民演出、为民欣赏。我们坚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鼓励艺术院团和优秀作品面向基层和观众演出,建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让人民群众共享艺术发展成果,推动优秀作品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这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一是继续实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组织中直院团到各地高校演出230多场。二是完善中直院团公益性演出补贴标准,加大补贴力度,今年国家财政投入近1个亿扶持中直院团开展公益性演出。三是加大重要展演活动的文化惠民力度,第四届全国地方戏展演和2014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等均采取低票价,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剧场。四是推动深化戏曲院团改革,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加强和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积极推动把戏曲演出纳入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五是今年还扶持了新疆艺术创作,举办了歌舞剧《情暖天山》晋京演出和2014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组织了中国国家京剧院、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央芭蕾舞团赴新疆进行慰问演出,并与当地艺术院团建立对口交流机制。我们也了解各地也纷纷加大了文化惠民力度,规模不断扩大,财政补贴力度也在不断增加。这方面可能我们也不断的听到一些地方的文化厅在交流的时候,他们在加大文化惠民特别是加大补贴这方面都有新的做法,也确实对艺术创作产生好的影响。 [10-20 15:36]
          诸迪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针对文艺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为文艺工作确立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新时期指导文艺工作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文化部将于10月24日召开学习讲话精神座谈会,举办专题研讨班,并筹备召开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推进工作,深入研究推动文艺繁荣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按照文化部党组要求,艺术司将把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讲话精神作为当前艺术工作的重中之重,自觉用讲话精神指导艺术创作和艺术工作,积极思考和研究提出具体、务实的贯彻落实措施。下一步,我们将在讲话精神指引下,紧紧围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的总要求,把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和工作着力点,通过艺术创作引导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与发展、优秀作品评价与传播等三个方面,把握好文艺发展方向,引导好艺术创作生产,组织好作品评论传播,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努力开创艺术事业和艺术工作的新局面。近期我们还要开展一些工作,特别是在第四季度围绕中央要求和新的精神,我们正在研究实施一些重要的文化活动。我们给大家发了一个资料,具体我就不再详细说了,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具体就哪些项目有兴趣回头我们再交流。 [10-20 15:39]
          主持人 下面我们请公共文化司张永新司长介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进展情况。 [10-20 15:39]
          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张永新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大家都知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根本途径。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给予了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60项重要任务之一。中办、国办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发展的措施分解为336项,文化部牵头5项,其中4项任务都是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今年初我部制定的文化改革与发展工作台账涉及我司工作10项。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今天利用新闻发布会的机会,我也想向各位记者朋友重点通报一下文化部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10-20 15:42]
          张永新 一是建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今年3月19日,文化部牵头成立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目前协调组由文化部、中宣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25家单位组成,主要任务是负责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大事项的协商和部署。协调组成立后,审议通过并下发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工作方案》和《标准化工作方案》等文件,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立法、《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起草、《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的起草等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二是起草《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制定《意见》是中央重点督办的必须完成的80项改革任务之一,也是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制度框架设计。今年以来,文化部会同中宣部等协调组成员单位集中力量,抓紧推进文件起草工作。目前这个文件已经起草完毕,上周五刚刚经过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审议,近期我们还将报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审议。 [10-20 15:46]
          张永新 三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明确要求。去年10月以来,我部在调研基础上,起草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工作方案》,目前已经协调组审议通过。同时,文化部还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了《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并计划将《保障标准》作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作为文件附件一并下发。同时,我们在全国范围内还部署开展了标准化试点工作,目的是通过试点积累经验探索路径,更好地探索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模式、路径和方法。四是推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贫困地区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短板,也是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突破口,文化部于今年初研究起草了《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并于5月份组织开展了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专题调研。目前,我部已经初步形成了《关于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并将于适当时期召开电视电话会;同时,文化部还将编制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相关规划,对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作出部署。 [10-20 15:47]
          张永新 五是推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按照中央要求,文化部于今年7月正式启动了两项试点工作。我们希望通过开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工作,到2015年底,在试点区域基本完成基层综合性文化设施建设任务,初步实现基层设施综合利用、服务统一提供;通过法人治理结构试点,使试点单位能够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构建以公益目标为导向、内部激励机制完善、外部监管制度健全的现代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六是积极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自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2013年9月,文化部、财政部完成了第一批示范区验收和第二批示范区创建资格的评审工作。今年3月份,文化部出台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过程管理规定》,加大对示范区(项目)创建过程的管理力度。同时,文化部、财政部正在组织开展第二批示范区(项目)间工作的中期督查和第一批示范区后续建设督查工作。目前,各个督查组在文化部党组领导的率领下,正在各地开展督查工作。 [10-20 15:49]
          张永新 七是加快推进公共文化行业协会建设。201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中国文化馆协会正式成立。协会成立后,将在文化馆(站)业务管理、标准制订、评选表彰、承办文化馆年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立公共文化行业协会对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公共文化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10月文化部还组织举办了2014年中国图书馆年会,集中展示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成就,促进了业界的交流合作。八是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今年文化部会同中央文明办组织实施了“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年”系列活动。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文化志愿者人数达60万以上。我们又组织开展了“大地情深”——群星奖获奖作品全国巡演活动。截至目前,全国共举办“群星奖”获奖作品专场演出400余场,观众100多万人次。今年9月我们还在山东省淄博市举办了“永远的辉煌”——第十六届中国老年合唱节活动。来自全国的61支合唱团近3000人参加。今年我们还开展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工作,评审结果将于11月份在文化部网站上公示。 [10-20 15:51]
          张永新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总目标,切实履行政府保障职责,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兜底作用,大力推进内容创新、手段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积极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重点推进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抓紧推动《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的下发,认真做好《意见》和《标准》在各地的贯彻落实。二是依托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加快启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三是继续深化改革,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系列试点工作,争取在标准化、法人治理结构和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等方面取得成果。四是加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五是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立法进程,为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我的介绍就到这,谢谢。 [10-20 15:53]
          主持人 下面我们进入提问阶段,请大家就这两个领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部艺术司领域的工作有什么问题,请大家提问。 [10-20 15:54]
          记者 我是中国文化报记者,想问一下诸迪司长,15号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提到了文艺作品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要沾染了铜锈气,在下一步我们的文艺评奖这个方面,艺术司会针对总书记的讲话做一些什么样的工作的安排,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谢谢。 [10-20 15:54]
          诸迪 文艺评奖是引导文艺创作、推出优秀作品和人才的重要手段。艺术司主办的“文华奖”等文艺评奖作为政府文化艺术奖,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和政府导向,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当前文艺评奖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地方和院团把获奖当作艺术创作的唯一目标,评奖成为指挥棒;评奖程序不是十分公开、完善,透明性不高;获奖后刀枪入库,获奖作品的宣传推广力度有待加强;尤其是社会上一些追求收视率和不正当利益所谓的文艺评奖过多过滥,文艺界和社会群众对此意见很大。近年来,尤其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按照部党组的要求,艺术司把评奖改革作为重要整改内容来抓,采取了多项措施进行规范,树立政府奖的导向性、示范性和权威性:一是坚持评奖正确导向。严格树立和遵循评奖宗旨和评奖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和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统一,推出了一批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二是严格规范评奖程序。在申报方面,规定了参评作品和演员的演出场次,引导艺术创作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更好地服务人民。在评委会构成方面,大幅增加地方推荐评委数量,增强评委的代表性和广泛性。在评委名单确定方面,在驻部纪检组的监督下,按一比三的比例进行随机抽取。在获奖作品和演员公示方面,均在政府网和中国文化报上进行公示,促进评奖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三是严格奖项设置和获奖数额,文华奖严格按照中宣部批复的奖项设置和获奖数额进行评选,坚持少而精原则,宁缺勿滥。其他艺术节庆活动和文艺比赛评奖也根据要求进行了清理、规范和整改,精简和取消了部分评奖项目,并突出艺术本体,加强了艺术评论和文化惠民。四是加强获奖作品的评论宣传和演出推广。为获奖作品和演员举办研讨会,在报纸、网络、杂志上广泛宣传,并组织作品在各地演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地分析并创造性地回答了文艺繁荣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对做好文艺评奖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并全面落实《讲话》关于文艺的根本方向、文艺的灵魂、文艺的生命所在、文艺工作的两个效益等导向要求,切实把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和导向要求贯穿到文艺评奖中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就是文艺评奖的工作方向、工作标准和工作目标。目前,中宣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关于文艺评奖改革的工作意见。下一步,我们将在中宣部指导下,进一步树立文艺评奖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完善评奖工作机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文艺作品评价标准,研究制定社会效益的具体评价标准和考核措施,合理设置反映市场接受程度的量化指标,把价值取向、艺术水准、审美情趣、群众口碑等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坚决防止唯票房、唯场次的现象。建立获奖作品的评论、宣传和巡演机制,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更好地引导文艺工作者潜心创作,推出奉献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10-20 15:58]
          记者 我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杂志社编辑,在您刚才的报告中也提到了关于加强文艺批评的问题,总书记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请问艺术司对这项工作是否有相关的安排? [10-20 16:00]
          诸迪 文艺评论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文艺方针,引导艺术创作、推介优秀作品、提高审美鉴赏、引领文化风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当前文艺创作还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前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文艺评论的薄弱有着直接关系。我们艺术司高度重视艺术评论工作。早在2013年6月,我们就与人民日报文艺部举办了“当代舞台艺术观察与思考”征文活动。2013年底,开展了“当前文艺批评现状、问题及对策”专题调研,组织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广泛听取了文化管理部门、艺术院团负责同志、文艺评论家以及报刊文艺评论版(杂志)主编的建议和意见。通过开展征文和调研活动,我们发现,见解独到、认识深刻的评论文章难得一见,令人满意的新人新作更是匮乏;人情评论、红包评论时有发生,个别评论人员参与炒作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致使评论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减弱,亟需改善艺术评论的生态环境,加强队伍建设,增强艺术评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广大群众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在今年的工作中,艺术司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加强了评论工作。比如,在第四届全国地方戏(南北片)展演、2014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为院团与评论家牵线搭桥,组织召开专家点评会,加强评论与创作对接与沟通交流,取得了明显效果。比如,委托专门机构举办了评论人才培训班。同时,我们还拟定了“艺术评论体系构建和引导计划”并已经向财政部门申报,寻求国家财政对文艺评论工作的资金支持。这一计划主要包括评论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中青年评论人才的培养;包括评论实践的开展,包括评论阵地建设以及评论的行业管理评比和表彰的工作。由于舞台艺术的观摩活动需要时间、精力和金钱,因此,我们将充分利用文化系统开展的各种展演活动,来积极组织开展评论实践,为我们的一些评论工作者提供观摩的机会,提供评论的平台,提供评论的对象。从今年开展的艺术评论工作看,效果比较明显。不仅针对剧目的创作、打磨、提高,促进了评论人员与主创人员的交流,而且,通过评论开展了艺术普及、引导、欣赏。当然“艺术评论体系构建和引导计划”还在制定和完善的过程当中。希望我们媒体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利用好给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影响力,来扩大艺术评论的影响,提高艺术评论的成效。 [10-20 16:04]
          记者 我是光明日报记者,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方案中提出要在公共文化机构中引入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理事会制度,刚才张司长也提到这个问题,能不能再详细介绍一下这块的工作进展。第二,将来的目标是不是在所有的公共文化机构中都要建立理事会制度,都要引入法人治理结构,有没有一个时间表? [10-20 16:05]
          张永新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任务当中,要把建立公共文化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机构组建理事会,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我们觉得这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文化部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今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之上,制定了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的试点工作方案,7月正式开展试点工作。公共文化机构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必然要求。大家都知道,2003年以来,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按照中央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推进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也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畅等问题。在基层调研当中,我觉得这两个问题具体表现在我们的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行政化现象,效能不高、活力不足、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中央提出,要建立公共文化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这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公共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机制,实现管办分离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有三点,一是要明确文化事业单位的自主权,把行政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具体管理职责交给我们的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激发文化事业单位的活力。第二就是要扩大社会参与,通过吸收文化事业单位外部人员特别是群众进入决策层,扩大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决策和监督的人员范围。第三点就是要规范运行机制,通过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决策层、管理层的职责权限和规则,从而完善文化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提高运行效率,确保公益性文化的目标实现。 [10-20 16:09]
          张永新 推进这项工作,我们计划是采取“试点先行”的办法,因为我们国家公共文化单位涉及到各个层级,也涉及到各个类别,从层级来说,有国家级的公共文化单位,一直到省、市、县乃至到乡镇的文化站。从类别来看,我国的公共文化单位包括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等等,每一个类别的公共文化单位,它的职责、任务都是不同的。所以推进法人治理结构这个工作,我们的设想是先从试点开始做起,从全国每一个类别、每一个层级的公共文化单位都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有工作基础的单位作为法人治理结构的试点,然后通过将近两年的时间,探索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的经验。这个基础上,我们再进行总结,进行制度设计,形成推动全国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政策性文件,这项工作我们现在正在稳步的推进当中。下一步我们还要加强法人治理结构的政策研究,特别是实践探索,我们很多工作是需要在实践当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所以法人治理结构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需要我们在实践当中去探索,同时还要积极的借鉴其他国家其他地区的经验,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法人治理结构。  [10-20 16:12]
          记者 我是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记者,近年来,我国美术馆建设发展迅速。我们了解到,文化部在推进美术馆建设管理方面开展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提供的材料看到,今年文化部开展的有第二次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全国美术馆藏品展出季等几项美术馆方面的重要工作。可否结合这几项活动具体谈下文化部在美术馆建设管理方面的思路和设想? [10-20 16:15]
          诸迪 美术馆作为艺术类博物馆,承担着对于国家近现代以来视觉文化成果的研究梳理、收藏展示、公共教育的重要职责,对于国家文化积累和引导美术创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使人民群众共享美术发展成果、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平台之一。 业务建设是美术馆发展的核心问题。近年来,以推进美术馆免费开放为契机,文化部通过一系列重要举措,着力在三个方面促进美术馆业务建设,努力提升美术馆的专业化建设水平,增强美术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一是支持和引导美术馆明确自身学术定位和收藏规划,通过学术研究和收藏展示确立标准,引导美术创作和社会审美风尚;二是鼓励和倡导美术馆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积极发挥自身在推动当代文化建设和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三是大力推动美术馆发挥自身的公益性,积极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渠道和方式,努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使百姓共享美术发展的成果。 [10-20 16:24]
          诸迪 今年在美术馆工作方面,除正在推进的2014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首次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还有即将启动申报工作的第二次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这几项重要工作都是围绕以上工作思路,在不同方面推动美术馆业务建设。全国美术馆藏品展出季已经开展了三年,使美术馆的经典藏品在每年8月至11月期间在全国几十家美术馆陆续展出,每年都能吸引超过150万人次的观众走进美术馆,感受美术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首次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工作,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了试点单位的普查,全国范围内的普查工作将全面推开,计划在2016年全部完成。通过普查,将全面提升美术馆收藏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出台国家美术收藏指导目录,加强对于国家美术收藏的统筹、引导,提高国家美术收藏整体效益,加大藏品保护的力度和研究、利用的效率,更好地发挥其社会价值,促进文化发展。第二次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工作也将于近期开始启动申报工作。目前,新修订的《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办法》以及配套的评估标准等文件,已经在文化部官方网站正式发布。相比于2008年公布的《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办法》,此次文件的修订更加注重和强调对于美术馆收藏、展览等核心业务能力的考察,具体标准也根据美术馆的发展实际进行了调整。计划评估工作将于2015年上半年完成。 [10-20 16:28]
          记者 我是中国新闻社记者,请问一下张永新司长,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标准,我想知道什么时候能出台,请您介绍一下这个评价标准的情况,谢谢。 [10-20 16:29]
          张永新 十八届三中全会有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就是要求我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的统筹协调机制,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建设。这个标准化,在文化领域是一个比较新的提法。标准化以前在经济部门提得比较多。标准化引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是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在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提出来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所谓标准化,我们的理解就是针对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政府的文化责任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的设施建设、人才队伍、产品供给等各方面,提出一系列的可以量化的指标,并予以执行实施和动态调整的过程。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来说,我们这几年来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文化馆、图书馆设施建设和服务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标准和规范。但是标准化是一个体系,现在最缺乏的是一个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标准。推进标准化,首先要解决一个政府保障的问题,当务之急要制定并向社会公布《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保障标准是一个兜底线的标准,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责任和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所以我们文化部今年牵头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之后的一个任务,就是制定《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文化部已会同发改委、财政部、广电新闻出版部门启动了《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的制定工作。在这里,我也想向各位记者透露一下这个保障标准的内容。保障标准主要是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根据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和当前我们政府的保障能力,确定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包括群众的读书看报、看电影、看电视、收听广播,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群众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应当说涵盖了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方面。《标准》既有大项目,也有一些具体的量化的标准。比如说看电影,现在农村群众看电影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提出来,要保证农村群众一村一个月要看一场电影。这个电影现在各地反映老片子比较多,有一些可能还是60年代、70年代的老片子,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保障标准里明确提出来,放映的片目应该包括一定比例的两年之内、在国产院线上映的优秀影片,保证农民群众能够及时的收看到、观赏到比较新的电影。第二部分,就设施和人员保障方面我们做了一些规定,比如说在哪个层级设置公共图书馆、设置文化馆,特别是在基层乡村和城市社区,建设综合性的文化设施场所,它的面积、服务的条件、辐射半径,包括设施所需要的队伍数量,我们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就是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的主要内容。这个保障标准制定完之后关键是要“落地”,关键是要实施。《标准》预计从2015年开始实施,我们计划到2020年,争取全国各个省区市都能达到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这个标准制定之后,不但使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有了一个基本保障,让群众能够看到自己能够享受到什么样的公共文化服务,也对我们各级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责和任务作了进一步的明确。标准的制定,为我们下一步考核地方党委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履职履责情况提供了一个基本依据。同时,保障标准是一个基础,在这基础之上,我们还将逐步建立健全涉及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技术标准和业务标准,比如说我们的图书馆、文化馆提供什么服务,提供服务的内容是什么。设施建立完之后,怎么样为老百姓提供实实在在的可以看得见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部门的重要职责。 [10-20 16:45]
          张永新 第三个方面,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机构的评价标准,我们现在建设标准有一些,服务规范也有一些,但是缺乏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标准。所以我们下一步要针对各级党委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责任、公共文化机构的履职情况,也包括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情况,建立一套评价标准。公共文化服务是为老百姓提供服务的,提供得好不好,提供得怎么样,不是文化部门自己说了算,也不是文化单位自己说了算,要逐步建立群众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和反馈机制。比如,我们评价当中要适当引入第三方,避免我们既当教练员又当运动员还当裁判员,而是通过第三方对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进行评价。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建立之后,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实施,要让这些标准能够“落地”,能够切实的转化为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转化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益,让我们的基层群众能切实感觉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提升,感受到政府为他提供的服务产品更加丰富了,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给他们带来的成果,我想这是最主要的。 [10-20 16:51]
          记者 我是中国经济网记者,想问一下张司长,现在在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力度方面,我们公共文化司有一些什么样的具体措施吗? [10-20 16:52]
          张永新 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早前没有公共文化服务这个概念,当时叫文化事业。我们搞文化事业建设的时候,基本上是政府举办文化单位,文化单位直接为老百姓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我们不仅仅要着眼于由文化系统、文化单位为老百姓提供文化服务,而是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所以我们有这样一个设想,国家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服务项目、服务内容,确定基本的服务保障标准,地方各级政府根据这个标准确定为老百姓提供服务的目录和项目,这个项目和这个目录是面向全社会的,文化单位和社会上的公司、企业、社会组织包括个人,只要是符合这个目录和标准要求的,都可以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中来。 [10-20 16:59]
          张永新 目前,文化部把加强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作为本年度的一项重点工作。据我们了解,文化部财务司正在按照中央的要求,制定《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今后,我们在增强文化单位服务能力的同时,还将逐步加大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力度。《意见》出台之后,我们将积极推动贯彻落实,从而把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力激发出来,真正的调动全社会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当中。这也就是按照中央的要求,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由体制内的“循环”向面向社会的“大循环”这个方向去转变。谢谢。 [10-20 17:07]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咱们今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在这里特别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也感谢两位司长。大家还有什么其他问题,也欢迎下来跟两位司长进行个别沟通。 [10-20 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