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浙江
浙江
校园里开出“婺剧之花”
发布时间:2018-05-15 10:29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易硕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8-05-15

    中国文化报驻浙江记者骆蔓报道:近日,浙江的杭州、金华、衢州、丽水婺剧进校园精品节目展演在杭州建德市文化中心热闹上演。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展演中,来自四地的200多名小朋友,带来了10多个婺剧节目:建德更楼幼儿园的《七品芝麻官》、丽水市缙云县长坑小学的《斗战神猴》、金华东市街小学的《虎牢关》……熟悉的剧目、小小的演员、扎实的基本功、有模有样的演出,让观众连声叫好。“这些‘婺娃娃’的表现,气势简直不输专业的婺剧演员。”市民李锋说。

    据建德市婺剧团团长洪建波介绍,婺剧是浙江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金华、丽水、建德、衢州等地,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看婺剧、唱婺剧是建德人民重要的生活休闲方式之一,婺剧文化已深深融入建德人民的血液之中,它是建德地方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也是“建功立德”地域特色文化的生动呈现。

    早在2008年,婺剧就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对青少年的培养。”洪建波说。2015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推动“戏曲进校园”系列文件,建德的相关部门更是大力推动“婺剧进校园”活动,全市8所学校依托地域优势打造“婺韵”特色。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本和小孩子不大搭边的婺剧,进了校园后,竟能落地生根开出“婺剧之花”。

    “婺剧进校园”活动课程充分挖掘美育元素,从音乐、美术、语文、体育、综合实践等不同学习领域开发出多维的活动课程。如建德新安江第三小学开发了“婺韵”课程群,其中《婺韵(美术)》和《婺韵(经典诵读)》获杭州市精品课程,《婺韵(音乐)》获建德市精品课程;乾潭第二小学积极开发“婺韵”石绘课程,学生通过石绘脸谱、服装等,感受婺剧的意境美。“婺韵”特色学校还通过开展“走访婺剧团”“婺韵乡情全家总动员”“大小演员齐上阵”等活动,传播婺剧传统文化,建立和谐亲子关系,丰富了“婺剧进校园”的美育形式。

    校园文化既有“下里巴人”,也有“阳春白雪”。建德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婺剧进校园、进课堂,一方面旨在培养戏曲表演苗子,另一方面也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更多“会听、会唱、会演、会看”的小戏迷。

    “我校100%的孩子会演婺剧、唱婺剧。孩子们喜欢婺剧,校园里每个孩子都是演员,每个孩子也都是观众。”建德新安江第三小学校长钱立平说,为了传承婺剧,学校为孩子们搭建了“一苑两廊两社”:一苑即江南戏院,两廊就是用于师生作品展的文化长廊和教学楼走廊,两社为“婺韵飞扬”和“婺韵墨坊”,学校已培养出一批婺剧小精英。

    “每月一课,每月一画,每年一演”,丽水市缙云县舒洪小学的学生都成了小戏迷。舒洪小学校长胡峰说:“我们自2010年开始开展‘婺剧进校园’活动,历经8年努力,达到了‘婺剧进校园’所想要的效果。”

    “我校‘婺剧进校园’至今刚好10年,学校通过深化课改、创新实践等方式,已成为衢州市乃至浙江有名的婺剧学校。”衢州市常山县五里小学相关负责人说,五里小学还编写了《小学古诗词婺剧唱腔集》,填补了古诗词音乐教学婺剧唱腔的空白。金华市有100多所婺剧特色学校,接受婺剧知识教育的学生达10万人。

    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各学校将聚焦婺剧元素,以师资建设为支撑、以课程教育为抓手、以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打造平台、建设课程、开放社团等系列措施,将“婺剧进校园”推向纵深发展。

    诚然,婺剧的发展除了需要专业演员外,更需要观众。“学生学习婺剧不是为了做演员,而是通过婺剧普及教育,让孩子了解婺剧,热爱婺剧,热爱中华文化,从骨子里植入民族精神。”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