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群星奖
群星奖
【媒体报道】乐民、育民、惠民让“群星”更加璀璨——2017年群星奖获奖作品及优秀作品全国巡演活动综述
发布时间:2018-01-02 09:42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8-01-02
   
 
  
  群星奖获奖作品全国巡演北京行参演节目——北京群星奖获奖作品:京韵大鼓《丰碑》

  
  群星奖获奖作品全国巡演重庆行参演节目——西藏群星奖获奖作品:舞蹈《妙音踏舞》

  
  群星奖获奖作品全国巡演安徽行参演节目——云南群星奖获奖作品:无伴奏混声小合唱《瓦器器》 
赵若姝 摄

  
  云南省群星奖、彩云奖获奖作品及优秀作品巡演昭阳区演出现场

  
  群星奖获奖作品《月缺月圆》在河北邯郸市魏县东康町村巡演

  
  观众在湖南张家界永定区教字垭镇演出现场观看群星奖巡演
  

   为繁荣群众文艺创作、推出优秀群众文艺作品、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部设立的国家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自创立以来,为群文工作者和广大群文爱好者搭建了展示艺术才华、实现艺术梦想的广阔平台。2016年,在文化部组织开展的第十七届群星奖评奖中,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四个门类共20个获奖作品从5000余个参选作品中脱颖而出。为充分发挥国家级文艺评奖的示范引导作用,进一步扩大群星奖的社会影响力,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覆盖全国、贯穿全年的群星奖获奖作品及优秀作品全国巡演活动全面开展。一道道各具特色的文化大餐被送上百姓“餐桌”,一幕幕润物无声的文化大戏在中华大地精彩上演。

 

  “主菜”配“土菜”,群文佳作添满巡演“菜单”

  一把扫街扫帚勾勒国泰民安的和谐画卷,一条叫小康的鱼诉说中华民族对小康社会的不懈追求,一段月缺月圆的聚散故事道出中华儿女的小家大爱……百余个节目,千余场演出,在今年的群星奖巡演活动中,以第十七届群星奖获奖作品为代表的群文佳作在大江南北精彩绽放。

  本年度的群星奖巡演活动由示范性巡演、区域联动和各地巡演三种形式构成,覆盖全国、贯穿全年。其中,示范性巡演的节目构成以群星奖获奖作品为主,目前三场巡演已在北京、重庆、安徽三地落幕, 充分展示了群星奖获奖作品的丰硕成果。在区域联动和各地巡演部分,有地域特色的群文佳作与群星奖获奖作品交相辉映,“地方风味”成为本年度巡演的另一大亮点。

  节目编排犹如炒菜,在江苏,“主菜”+“土菜”构成了当地巡演的特色“菜单”。据江苏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主菜”是来自群星奖、五星工程奖及其他省级赛事的获奖作品,“土菜”则是以反映苏北劳动人民闹丰收场景的歌舞《激情落子》、建湖杂技《力量》等为代表的当地优秀群众文艺作品。

  “主菜”精致,“土菜”亦考究。“群星奖是有‘个性’的。”安徽省文化馆副馆长陈果说,“这个‘个性’就是地方元素,以故土情怀、民俗风情彰显特色,以乡音乡情打动人心。”像江苏一样,安徽花鼓灯、江西采茶戏、河北二人台、京韵大鼓、云南布朗弹唱等本土特色节目在各地巡演中异彩纷呈,将群星奖转变为优秀作品与本土特色节目争奇斗艳的主阵地。

  随着京津沪渝、黔鲁渝、沪渝陕粤等区域联动相继开展,巡演还成了网罗风味的“美食拼盘”,百姓在家门口即可坐享京韵、津味、海派、渝调等群众文艺精品。湖北群星奖获奖作品还先后赴丹麦、泰国、老挝和柬埔寨等地参加“欢乐春节”巡回演出、“荆楚文化丝路行”等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中华“群星”走向世界舞台。

 

  重心下移,深入基层,人民群众共享群文成果

  群星奖在走过的26年中,始终将目光聚焦于普通群众。群众演、演群众,基层群众的精神食粮日渐丰富。在第十七届群星奖获奖作品中,来自基层的群众演员将留守儿童、铁路工人、环卫工人、县委书记等人物形象搬上舞台,而在巡演中,基层群众成为群众文艺优秀成果的最终享受者。

  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了群星奖作品及优秀作品巡演纳入“送戏下乡”、“欢乐宁夏”全区群众文艺会演、“清凉宁夏”广场文艺演出等群众文艺演出,为基层群众送去更多更好的文化盛宴。其中,仅“欢乐宁夏”全区群众文艺会演就组织群众文艺精品在全区五市联动巡演共计96场,囊括参演作品千余件,惠及观众累计20多万人次,在当地形成广泛影响。

  宁夏只是个缩影。今年各地群星奖巡演进一步将重心下移,基层惠民演出场次大幅增加。多地群星奖获奖节目和优秀节目分别前往各地县、乡、村,与基层百姓近距离互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共享群众文艺创作成果。

  在部分地区,基层巡演还跳出了单方面供给式的演出模式。在河北巡演中,来自各地市不同行业的40余名文艺骨干跟随巡演车队,从太行山脚到渤海之滨,从红色革命老区到少数民族聚居区,从坝上草原到贫困腹地,4个多月里,足迹遍布全省7个市、15个县区,巡回演出20场。所到之处,群众自发组织的助兴节目更是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河北承德隆化县,上百人的基层广场舞队伍,穿着整齐艳丽的服饰,舞出《开门红》;在张家口张北县文化广场,当地群众组织的《威风锣鼓》《威风军鼓》节目,在敲锣打鼓、狮舞欢腾的喧闹声中拉开了演出的序幕……使巡演成为名副其实的“群众演、演群众、演给群众看”的百姓大舞台。

  “精神需求满足了,人才能不堕落。”在安徽省当涂县太白镇,用一把二胡与群星奖获奖作品同台切磋的刘万兴说。如今,和许多同在当地老年学校的“校友”一样,文艺生活已成为刘万兴不愿离开的新“事业”,而像刘万兴一样的文化受益者和文化播种者正遍地开花。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深植群文创作根基

  板胡与鼓,两种看似不搭又野性十足的粗线条乐器,在今年群星奖的舞台碰撞出一曲奔放激昂的《丝路欢歌》。当见到群星奖获奖作品《丝路欢歌》主演车佳蓉时,她正独自在后台拉着板胡做登台准备。“群众是提升作品的动力。”车佳蓉坦言,板胡噪,鼓声大,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如何将二者完美融合是起初最让她困扰的问题。反而是一次次演出中观众的欢呼使车佳蓉更加专注,进而不断反思、精心打磨作品。

  作为国家级文艺评奖,群星奖每三年举办一次,不仅是文艺评奖,更是群众文艺精品生产与产出的重要平台。在此次巡演中,获奖作品的再度升华只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各地普遍将获奖作品展演与群众文艺创作培训辅导有机结合,基层群众文艺创作水准与获奖作品质量同步升级。

  北京、重庆以群星奖巡演为契机开展“群星大讲堂”,邀请专家和部分获奖节目编导对基层群众文艺骨干进行业务辅导。其中,重庆在3天内组织《妙音踏舞》《瓦器器》等10个群星奖获奖作品的编导,就群众舞蹈、音乐、戏剧、曲艺创作以及群众文化活动策划,面向重庆市基层群众文艺骨干和普通观众开设五堂经验分享课,搭建了群众文艺创作水平提升的广阔平台。京津冀“群星讲堂”群众文艺创作培训班和千名群众文化组织员培训班除了对群星奖获奖及优秀作品的观摩讨论与业务交流,还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北京市“1+3”文件等组织系统学习和深入解读,提高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业务能力。

  “百姓欣赏群众文艺精品的同时,也要让群众文化落地生根,回到群众中去。”中国文化馆协会舞蹈委员会主任、南通市文化馆馆长曹锦扬说。不久前,一支由全国23个省区市的38名文化馆舞蹈干部组成的特殊舞队集结于安徽马鞍山,为当地近200名文艺骨干和文艺爱好者带来了《我们苗村多么美》《木兰情怀》等地方风情浓郁的特色舞蹈,现场传授舞蹈编排要领和表演技巧,以教学补充展演,点亮了同步在诗城马鞍山举行的群星奖全国巡演收官大戏。

  在黑龙江,群众的舞台搭到乡村院落,“种文化”的脚步更是延伸到了田间地头。兰西县巡演中,文艺工作者组成小分队走进村屯,为当地村民带去优秀节目,实现惠民演出与基层农村群众的“零距离”。广大文化工作者还针对农村文艺骨干和文艺爱好者面对面、手把手地开展声乐、舞蹈、器乐及活动组织等方面的专业辅导,将群众文艺创作的“种子”种到广袤大地。

 

  示范引领,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

  群众文艺精品聚合,带来的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聚变。今年3月,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施行。在本年度的巡演活动中,各地群文系统注重发挥群星奖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步伐。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萧烨璎表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倒逼公共文化体制改革,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有时候也可以靠群众文化来解决。据了解,上海巡演依托以上海市民文化节为代表的品牌群众文化活动,将当地群文资源再度整合,有效丰富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除了加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部分地区利用“群星奖+”思维,拓展群星奖巡演工作外延。重庆建立群星奖与旅游产业结合点,在文旅结合、节庆演出中大量加入群星奖节目,带动市、区县(自治县)、街镇、社区(村)的四级联动,把巡演作为2017中国重庆丰都庙会期间文化惠民的主要内容,推动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旅游相结合,极大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

  云南巡演分别在云南省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曲靖和第一批、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城市昆明、昭通开展群星奖、彩云奖获奖作品巡演,使公共文化建设更加深入基层 、深入乡镇,让老百姓真正成为文化发展的受惠者、参与者、推动者。

  截至目前,2017年度群星奖巡演已接近尾声,而通过文化共享工程、中国文化网络电视各基层站点、中国文化网络电视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国家数字文化网等一系列网络平台,群星奖的辐射面正扩散至全国各个角落,成为撬动我国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有力支点。

 

  (转载自《中国文化报》,记者赵若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