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审美情趣和时代特征。在科举制度影响下,清代一大批具有进士身份的书家竞相涌现,他们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居庙堂而不失书卷之雅,秉士气亦兼怀文人之柔,成为推动清代书法继承、变革与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古代书法藏品4万余件,涵括甲骨文、金文、玺印、简牍帛书、砖瓦陶文、碑刻、碑帖拓本、法书墨迹等多种载体,尤以明清书法为大宗。本次展览精选馆藏70余件清代书法墨迹和历代碑帖善本等珍贵文物,通过“临帖摹碑”“应制题赠”“咏物抒怀”和“公牍信札”四个篇章,从临写范本到多元创作,从书写者的诗文修养到人生际遇,展现书法和书写视角下清代进士的艺术成就与生活趣味。
“言为心声,书为心画。”跃然纸上的笔墨线条,是书家的技法展现与艺术表达,更是他们人生足迹和心路历程的外化。让我们走进这场书法文化盛宴,观翰墨遗珍,品笔端风华,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大美氛围中共同感悟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