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省廳動態

鄉村振興打開非遺保護的山東樣本
時間:2021-06-18| 編輯:楊倩|【
    “非遺月”激發新活力
    “我們家世世代代都做剪紙,能夠參與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期間的展示與互動交流,感覺越來越受到重視。”今年62歲的省級非遺剪紙藝術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欒淑娟說。
    2015年12月1日實施的《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規定,每年的農歷臘月二十三至次年二月初二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月”。
    2016年2月1日至3月10日,2017年1月20日至2月27日,省文化廳分別在全省部署開展了第一屆、第二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活動。“據統計,兩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月中,山東累計舉辦各類非遺展演、展示活動1600余場,觀眾超過了3300萬人次。”省文化廳一位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的2月8日至3月18日,我省又迎來了第三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月。其間,舉辦了“我們的中國夢”2018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暨大運河文化帶展演系列活動,通過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精彩演繹,增強了群眾的參與感與獲得感。“截至目前,本屆活動已開展700多場,參與群眾超過1700萬人次。展演、展示內容比往年更加新穎精彩。”濟南市舉辦非遺傳承成果展、非遺展示體驗活動、傳統戲劇專場等;青島市舉辦“我們的中國夢,我們的中國年”——生肖剪紙互動體驗活動;淄博市舉辦2018元宵晚會、2018年中國淄博花燈藝術節大型燈展、淄博琉璃燒制技藝展銷展示;棗庄市舉辦“鬧元宵”民俗文化大拜年活動;煙台市舉辦“我們的中國夢”——膠東花餑餑民俗展;濰坊市舉辦第三屆中國(濰坊)國際年畫節;濟寧市舉辦第三屆“千年運河典聲揚”曲藝匯演;泰安市舉辦大汶口工業園慶新春大型燈會等活動……
    值得關注的是,為進一步擴大非遺影響力,本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月的很多項目增加了觀眾互動環節。據欒淑娟介紹,今年的“走進新時代、展現新面貌”全省剪紙專題展進行了剪紙技藝現場展演與觀眾體驗。
    “非遺”作為民族文脈的精華,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其保護與傳承在振興鄉村戰略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省政協委員劉春宏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地方的文化縮影,代表著這個地方的文化軟實力。保護和傳承好“非遺”,不僅可以筑牢文化小康的根基,還可以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隻有深入挖掘和利用好‘非遺’,保護傳承好這些帶有鮮明‘鄉土味’的文化‘土貨’,使這些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瑰寶在時代發展大潮中不被淘汰,讓鄉土文化更具生機與活力。”劉春宏說。
    打造“非遺”保護的山東樣本
    我省作為名副其實的非遺大省,多年來,一直遵循“從文化的來處尋找到文化出發的力量”,保護好文化的根脈,重樹文化的價值,取得了斐然成效。截至目前,我省共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8個,國家級名錄173項,省級名錄751項,市級名錄2990項,縣級名錄9369項。現有國家級傳承人51名,省級傳承人296名,市級傳承人2063名,縣級傳承人5916名。
    另一方面,我省在前贍規劃設計中,也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放在了首位,為之量身定制保護與利用相結合的可行方案,把最優秀的傳統文化與最富有生命力的個性特色,盡一切可能地保留並發揚,延續歷史文脈。濟南、煙台、泰安、聊城、青州、曲阜、鄒城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絕大多數非物質文化遺產並沒有封閉起來,而是以開放的姿態,逐漸融入到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方方面面,融入到整個城市的肌理當中,成為城市的個性化標簽和文化名片。
    更具有前瞻性的是,近10年來,我省從保護非遺項目的核心技藝出發,利用非遺來源於群眾、來源於生活,就業門檻多樣的獨特優勢,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著力點,打造非遺生產性保護的“山東樣本”。龍山黑陶非遺項目解決了當地5000余人再就業問題;高青老粗布實行實體店銷售與網絡銷售同步,產業集群由原來的兩三人家庭紡織發展到今天的四五十人群體紡織,超萬名農村剩余勞動力實現就業;濰坊市實施“九千繡花女培訓工程”,投資50萬元,常年面向群眾免費教學,先後培訓學員2000余名……這些非遺項目實現了擴大就業渠道、擴大創業空間、擴大生產性保護集群、擴大與旅游等融合發展,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
    “在不斷的探索、創新與實踐中,我省在非遺保護方面逐漸突顯出了標杆和引領作用。對鄉村記憶的傾力保護,使非遺保護的‘樣本’正在徐徐打開。”省文化廳負責人表示。
    “隨著工業化大潮洶涌襲來,大量的傳統村落在推土機的轟鳴聲中‘香消玉殞’,鄉村文化凋敝,很多人的鄉愁無法安放。”省政協委員李瑞華認為,我省在振興鄉村,特別是拯救包括“非遺”在內的傳統文化方面採取的政策與措施,延續了鄉村的文化脈絡,夯實了鄉村的文化內核,讓中華五千年的農耕文化得以傳承,使得傳統村落文化成為中華文化的開啟點與承載點,這既是中華民族文明發展史的“實證”,也是中華文明淵源的“活證”。
    省政協委員常愛玲則認為,隨著城鎮化建設的快速推進,鄉村的“非遺”印記正在逐步減少甚至湮滅,如何珍視“非遺”的歷史傳承,延續鄉村文化脈絡,挖掘鄉村振興的文化元素,正成為一個重要而深遠的課題。“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關乎農村政治、經濟、生態、文化建設的綜合課題,涵蓋了多個領域,超越了經濟發展的范疇。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既是一份精神追求,也是鄉村長遠發展的‘靈魂’所在。”
    傳統工藝類非遺帶動大產業
    在濰坊市奎文區大虞文化村,核雕技藝傳承人希今的“睡夢羅漢”“普賢菩薩”“問心”“醉酒”“無相”等核雕作品題材廣泛,雕工精致。
    希今的每一次創作都是一次心靈的旅程,這是方寸之間的藝術。由於雕工復雜,純手工制作,一年也出不了幾件核雕作品,但他的核雕作品從不缺買家,每件價格也是從3萬到20萬元不等。他的徒弟衛威說,在希今的核雕圈,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核雕愛好者,“時常是別人先預定作品,老師做出什麼就是什麼,別人還都很滿意。”
    希今少年時便接觸核雕,那時候也沒人教,他自己自學了9年。“當年做核雕的人隻有10余人,現在整個濰坊有將近500人,隊伍在不斷擴大。”希今說。
    同樣被列入省級首批“非遺名錄”的還有肥城桃木雕刻。“一件栩栩如生的桃木龍鳳雕刻,價格都在500元以上。原材料桃木的價格佔得不多,貴就貴在雕刻手藝上。”省級非遺項目桃木雕刻代表性傳承人王來新說:“桃木雕刻技藝在肥城市已有年頭,現在已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靠這門手藝吃飯的人就超過了4萬。”
    自2006年桃木雕刻被列入省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來到如今,肥城市桃木雕刻生產企業已發展到160多家,年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有了非遺技藝就轉化出了經濟效益,有了經濟效益,非遺的傳承就更順利。”王來新說。
    對此,在多位省政協委員看來,保護“非遺”的同時,如何將“非遺”項目做“活”,帶來經濟效益,探索出一條“非遺+”的道路,至關重要。
    “束之高閣並不是保護,來源於基層生產和生活的非遺農耕文化,隻有回歸生活,回歸大眾,讓其處於發展、升華的動態之中,才是傳承非遺的終極目的。”省政協委員劉青硯認為。
    通過對非遺項目的採訪,非遺助推鄉村振興在記者的心中有了不一樣的感受。這應該不僅是喊喊口號,而是需要我們創造性傳承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合情合理地運用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走出從“非遺”到“非遺”的封閉式保護道路,實現融合發展,在助推鄉村發展中實現“活態”傳承。
點擊添加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