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按時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煙台市嚴格按照“2018年基本完成、2019年鞏固提升、2020年全面完成”脫貧攻堅的總體部署,以豐富農村特別是貧困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為出發點,加強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大力培育文明風尚,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煙台市“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重點任務為:
一是鞏固提升277個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加強277個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確保每個村室內活動場所面積不低於80平方米,文體廣場面積不低於500平方米,配套健身路徑、燈光、有源音箱等設備,鼓勵有條件的村建設戲台舞台。
二是完成200個市級扶貧工作重點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任務。200個市級扶貧工作重點村全部建成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室內活動場所面積不低於200平方米,文體廣場面積不低於500平方米,配套健身路徑、燈光、有源音箱等設備(其中2016年確定的市定貧困村執行省定貧困村標准)。
三是著力提升貧困村綜合性文化中心服務效能。在文化基礎設施基本完備的基礎上,將工作重點轉向管理和使用。村文化活動室向群眾免費開放,安排相對固定的兼職人員管理,充分發揮宣傳文化、黨員教育、文化遺產保護等功能作用,提高文化活動室的使用率。大力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每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組成 1支經常活動的群眾業余文化團隊,打造一個文化活動品牌,使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實現常態化。
四是以貧困村為重點開展文化流動服務。推動文化志願服務深入貧困村,為貧困村送電影、送戲劇、送展覽、送輔導、送圖書,開展以“四幫一助”為主要內容的“結對子、種文化”,即:幫助貧困村排演一個舞蹈節目、一個音樂節目、一個曲藝節目,舉辦一場書畫攝影展覽,組織一場文藝晚會。支持和幫助貧困村培養文體人才、文化能人,幫助組建群眾業余文藝隊伍,創作“鄉土作品”,提高群眾文化活動水平。
五是深入推進非遺項目助力脫貧攻堅。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積極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以振興傳統工藝為突破口,依托具有市場潛力的手工技藝類、傳統美術類項目,帶動貧困人口就業。扶持傳統工藝創意人才,不斷推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美觀實用的傳統工藝精品,培育形成一批帶動性強、輻射面廣的文化創意產業項目,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六是完成廣電行業扶貧工作。根據山東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關於進一步推進全省廣播電視行業扶貧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魯新廣發〔2018〕16號),責成山東廣電網絡煙台分公司嚴格落實服務承諾制,對277個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200個市級扶貧工作重點村和建檔立卡貧困戶有線電視傳輸故障做到即查即改,保證收看效率。
七是扎實開展煙台與德州扶貧協作工作。充分發揮煙台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先行優勢,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加強協作,著力推動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服務單位之間的協作幫扶,通過人才交流、學習考察、隊伍培訓等方式,實現公共文化優質資源共建共享,提升德州市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促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