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砥礪奮進的五年﹒文化 > 專家解讀
專家解讀
陳勁鬆: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與文化自信力
發布時間:2017-09-29 09:08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7-09-29

    近年來,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四個自信”,並指出“我們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持文化自信”“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理解“說到底是要堅持文化自信”,又該如何理解文化自信與5000年文明傳承之間或者文化自信與傳統文化復興之間的關系呢?

  

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文化自信力

 

  要理解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深遠意義,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當然,一個執政黨的自信和日常生活中個體的自信,也是有某種程度的相似之處的。日常生活中,一旦一個人選擇了某個要到達的目標或者目的地,他必定也面臨著某種類似的、微觀程度上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問題。對於他來說,道路自信,意味著他相信經由自己選擇的道路一定能夠達到自己選擇的目的地。理論自信,意味著他對目的地的選擇、道路的選擇以及與之相關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有著充分的理由、根據或者有著充分的認識或信仰,並且一時不會或者永遠不會改變自己的理由、認識或者信仰。制度自信,則意味著他對為了達到目的而選擇什麼樣的工具的自信,比如是自己走路,或是選擇自行車、汽車、高鐵或者飛機等交通工具。文化自信,則應該是他對自己作為一個人或者作為一個有品格的人的自信,因為這種文化自信他才最終確定了與之相適應的人生目的與路徑(道路)、理由(理論)和實現目的的最佳工具(制度),也因為這種文化自信他才有可能成為一個高雅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更因為這種文化自信他才最終能夠成就或創造一個自尊、幸福而美滿的人生。可見,對於一個行進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的個體來說,必定需要有某種微觀意義上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也是他所有自信中最根本的自信。

  既然一個人的文化自信那麼重要,那麼它又來自於哪裡呢?一個接受正常社會化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總是有其文化自信力的,而一個人的文化自信力,與他的家風(從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受教育經歷以及生活閱歷等緊密相關。由此,他明白自己是誰、自己為何而生、自己為何而往,他確信自己是一個具有感性能力(能感受)、理性能力(能反思、能選擇)和靈性能力(能超越)的完整的人,他的道路、他的理論、他的生命都會因自己所具有的文化自信力、高妙的精神境界而不斷受到鼓舞。

  文化自信,對於個體的潛能實現、幸福追求有著如此重要的意義,對於行進在實現自己偉大夢想之征途中的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來說,更是不可或缺的。但實際上,雖然我們雖然有著5000多年文明傳承,但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對於自己的傳統文化卻往往是懷疑的,一定程度上,我們拋棄了我們的傳統文化。當然,這有一定的歷史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自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之間的一百多年時間段裡,我們一直處於某種被侵略、被殖民的狀態,期間我們把自己落後挨打的原因往往歸結為我們的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中優秀的一面和落後的一面一並拋棄了。

  實際上,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對自己所擁有的傳統文化的不恰當的懷疑、對傳統優秀文化的不自信,已經傷害到了我們的文化自信力,也讓我們走了不少彎路。一段時間以來,大眾缺乏很好的途徑去接觸傳統文化中的優秀一面,相反傳統社會中一些落後的東西卻大行其道,比如電視劇熱衷於官場、職場、家庭的斗爭、爾虞我詐,現實人際關系中誠信缺失,毒奶粉、地溝油、瘦肉精頻頻出現等等,更可怕的是不少人正逐漸對此麻木不仁。正氣不生,邪氣必爆。這些都和我們長期以來忽略傳統文化是相關的。

  一個民族的文化自信力,往往和與以此文化為生活信念的人群的存在感是相關的,而這種存在感又一個民族、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領土(主權)捍衛水平等等緊密相關。也就是說,雖然在那個對傳統文化不自信的、相當長的時間段裡,似乎也有一些關於文化自信的倡言,但往往顯得蒼白無力。近年來,得益於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更得益於我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復興傳統文化的呼聲日漸高漲,優秀的傳統文化逐漸被視為塑造文化自信力的重要資源。

  可以說,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至少會在以下幾個方面深刻地影響著我們未來的文化自信力。

  第一,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充實的內容,也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了充足的文化自信力。“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已經不隻是領土完整、也不隻是主權不受侵犯等等,而更是一個偉大的文明的復興,而偉大文明的復興必然內在地包含著傳統中優秀文化的偉大復興。

  第二,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使我們的文化自信力有了更深的歷史感、一體感。中華民族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使得我們與5000年文明同為一體。這種中華文明古今一脈相承的一體感、歷史感,將是我們作為一個民族、作為一個大國乃至作為其種群中之一員之建構各自的文化自信力的不竭之源,也是他者或者世界辨識我們獨特存在方式的一面無言之鏡。

  第三,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使得我們的文化自信力既能夠自得其根、又能夠自得其實。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傳承和發展,一定有其根本。傳統優秀文化所倡導的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價值觀念,都能夠進行創造性轉化,並融入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中。同時,生態文明、以民為本、依法治國、解放思想等治國理念,也可以從中華傳統文化思想寶庫之中找到依據。從傳統文化中去探尋或信手拈來當今社會問題的解決之道,就是一種文化自信力。

  第四,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使得我們構建大國戰略的文化自信力有了更多的精氣神。中華民族不是文化的流浪兒,而是有著靈性能力的民族,這種高妙的靈性能力曾經充分地展現在她所創造和擁有的優秀文化之中。在當今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中,中國傳統文化所賦予的“致中和”“協和萬邦”“親仁善鄰”等等價值,也必將塑造出一種新的大國形象和世界和平的樣式,它也必將能夠創造出更多的有益於世界和平和發展的機會。(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國家戰略與發展研究院教授 陳勁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