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2018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談文化 > 政協委員暢談
政協委員暢談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演員哈斯塔娜:弘揚烏蘭牧騎精神
發布時間:2018-03-19 14:34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8-03-19

  中國文化報記者薛帥報道:烏蘭牧騎,在蒙古語中的意思是“紅色的嫩芽”,現實中,他們是多年來活躍在大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就有一名來自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的基層演員,她叫哈斯塔娜。作為首次參會的全國政協委員,36歲的哈斯塔娜深感責任重大,“這是黨組織對我的關心和鞭策,也是全國人民對我的信任”。

  亦如烏蘭牧騎名字的寓意,這支輕騎兵一直是草原上的文藝長明燈,在精神上引領著草原人民奔向美好生活。據哈斯塔娜介紹,從1957年第一支烏蘭牧騎也就是她所在的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在當地組建至今,內蒙古已有75支烏蘭牧騎隊伍、3000多名隊員。60多年來,他們創作了數萬個文藝節目,《頂碗舞》《筷子舞》《鄂爾多斯婚禮》等藝術精品廣為流傳﹔培養出了拉蘇榮、德德瑪等一大批藝術家。他們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台,長期在戈壁、草原上輾轉跋涉,行程累計110多萬公裡,演出30多萬場,觀眾達2.12億人次。

  烏蘭牧騎貼近生活的紅色基因被代代相傳。“我們從坐著牛馬車甚至徒步下鄉、隻要有一名觀眾也要演出的時代走來。任何媒介形式都無法代替這種面對面、心貼心的交流,無論是在農村牧區、企業學校,還是在機關單位、軍營警營,烏蘭牧騎的演出始終深受群眾喜愛。”據哈斯塔娜介紹,如今,他們每年堅持為農牧民演出100場。在基層演出時,他們努力搜集素材,把耳聞目睹的生活故事轉化為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由此創作出大量膾炙人口的文藝精品。

  為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對烏蘭牧騎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弘揚發展烏蘭牧騎精神,此次參加兩會,哈斯塔娜帶來了《關於堅持辦好“全國烏蘭牧騎先進團隊表彰大會暨全國烏蘭牧騎先進團隊展演活動”的提案》。她建議國家民委和文化部堅持辦好並形成三年一屆的固定活動。“這必將更好地推進文化惠民服務基層的深入開展和邊疆民族地區基層文化的繁榮興盛。”哈斯塔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