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指導,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銀川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承辦的“智創文旅﹒數啟未來”文化和旅游新業態新場景供需對接行動(沉浸式文旅)主題活動在寧夏銀川舉辦。
本次活動聚焦沉浸式文旅新業態,通過主題演講、場景展示、項目對接等形式,會聚行業專家、企業代表及政府機構,共同探討數字技術與文旅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此次活動不僅展示了國內前沿的沉浸式文旅技術與應用,還為供需雙方搭建合作橋梁,為文旅產業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
沉浸式文旅成發展新引擎
近年來,《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政策陸續出台,明確提出支持沉浸式文旅業態發展,鼓勵科技與文旅深度融合。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相關負責人認為,沉浸式文旅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也是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文旅消費需求的重要途徑,通過搭建供需精准對接平台,將推動沉浸式業態與西部特色文旅資源深度融合,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培育文旅新場景、消費新模式,為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智創文旅﹒數啟未來”文化和旅游新業態新場景供需對接行動,是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打造的全國性品牌平台,通過搭建高效務實對接機制,推動供需企業精准合作,拓展消費新場景、盤活閑置資源、豐富業態供給。作為繼湖南長沙啟動後的第二站,此次主題活動持續聚焦省際協作,為西部省份文旅資源轉化提供優質平台,推動產業成果持續落地。
沉浸式文旅的核心在於通過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AI(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身臨其境的互動體驗,提升游客參與感和消費黏性。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認為:“沉浸式文旅不隻是新技術應用,更是文化表達方式的革新。未來,文旅產業將向‘體驗式’轉變,而沉浸式技術將成為這一轉型的關鍵支撐。”
作為本次活動的舉辦地,銀川市近年來積極布局沉浸式文旅產業,取得顯著成效。銀川市文化旅游廣電局負責人介紹,當地已推出西夏陵VR體驗、鎮北堡西部影城沉浸式劇場等項目,未來還將結合黃河文化、絲綢之路等特色資源,打造更多數字化文旅新場景。
科技賦能打造文旅新場景
活動現場,多家科技企業和文旅機構展示了前沿沉浸式文旅應用場景,吸引眾多參會者體驗交流。
在“數字光影藝術展區”,觀眾通過AR技術“穿越”到西夏王朝,與歷史人物互動﹔在“VR文旅體驗區”,戴上頭顯即可身臨其境欣賞賀蘭山岩畫,感受綿延數千年的文化震撼﹔全息投影技術則再現了寧夏獨特的自然風光,讓觀眾彷佛置身於沙湖、六盤山等景區,極大提升了文旅體驗的趣味性。
“沉浸式技術的核心是‘講故事’,通過科技手段讓文化‘活起來’。比如我們為博物館開發的互動系統,游客可以通過手勢操作‘修復’文物,這種參與感能極大增強文化傳播效果。”一家科技企業的負責人說。
業內專家認為,沉浸式文旅的快速發展離不開5G、雲計算等技術支撐。隨著技術成本降低和應用場景拓展,中小型文旅企業也能逐步引入沉浸式項目,從而推動行業整體升級。
政企聯動繪就文旅新藍圖
供需對接是本次活動的重頭戲,為地方政府和企業搭建了高效合作平台。來自全國各地的文旅項目運營方、投資機構與科技企業進行了深度洽談,11項金融合作、數字文旅產業等項目集中簽約,部分政府機構和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將共同開發沉浸式體驗館、引入AI智慧導覽系統等,實現政企聯動,進一步提升產業發展和服務水平。
活動還為供給方專門設置了優秀案例展示機會,多家創新企業登台推介,涵蓋數字劇場、夜游經濟、元宇宙文旅等方向,吸引了眾多關注。“此類供需對接行動將持續舉辦,通過‘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的模式,推動優質項目落地,解決文旅企業‘找技術難’、科技企業‘找場景難’的問題。”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相關負責人說。(賈正)
上一篇: |
下一篇: 全國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工作專題培訓班在江蘇南京舉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