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由安徽省文化廳主辦,廳文化市場局、安慶市文廣新局、懷寧縣委、縣政府承辦的首屆安徽省民營黃梅戲劇團優秀劇目展演於10月12日-14日在中國民間戲劇之鄉、省九藝節唯一分會場——安慶懷寧舉辦。此次展演活動的主題是“我們精彩﹒我們展示”,旨在深入推進安徽省扶持民營藝術院團發展“3311”計劃,在全省最高的藝術盛會上讓民營藝術院團精彩亮相,為廣大民營文藝工作者搭建學習交流提高的平台,更好地促進民營藝術院團健康發展。本次展演活動呈現4個鮮明特點:
1.搭建平台 展示風採 。本次展演是安徽省第九屆藝術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九藝節的唯一分會場,這是安徽省民營劇團首次參與全省最高規格的藝術盛會,是省文化廳貫徹落實扶持民營文藝團體發展的重要舉措,是主管部門從“管文化”向“扶文化”轉變,從“送文化”向“種文化”延伸的具體行動,是打破限制,讓民營藝術文藝表演團體真正享受和國辦院團同等待遇的生動實踐。
此次展演活動突破了以往文化部門單一主辦的模式,變獨家承辦為省、市、縣三級聯辦,同時和懷寧縣第四屆中國孔雀東南飛文化藝術節聯袂舉辦,交相輝映。除18個優秀劇目的演出,還有書畫、攝影及民間挑花等優秀藝術精品展覽等系列活動,豐富多彩,精彩紛呈,真正體現了藝術服務群眾的宗旨,實現了重在展示,動在全省,熱在基層,樂在群眾的目標。展演的閉幕式由懷寧縣黃梅戲劇團祝賀演出新創劇目《獨秀山下的女人》,也為民營劇團提供一次學習觀摩專業劇團表演的寶貴機會,為民營與專業團體搭建一座溝通交流的橋梁。
2. 傳承創新 人才濟濟。參加本次展演的18個劇目題材豐富,多姿多彩,既有改編的傳統戲,又有新創的現代題材小戲,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氣息。蕪湖縣黃梅戲劇團表演的《得中》是黃梅戲經典劇目《女駙馬》的片段,也是該團今年晉京參加全國民營藝術表演團體優秀劇目展演的獲獎劇目,演員的唱念做打、一招一式都表現出民營劇團在藝術表演上的孜孜追求和藝術水准上的不斷提升﹔《探谷》、《戲牡丹》、《盜仙草》等整理改編的經典小戲在傳承的基礎上力求新意,表演新穎﹔新創編排的《山鄉情》、《搶財神》、《拆店》等反映現實題材的小戲,洋溢著濃郁的泥土芬芳和生活氣息,通過活潑詼諧的戲劇形式宣傳了黨的方針政策,描繪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氣象、新變化。
參加本次展演的演職員有200余人,既有長期活躍在舞台一線的中老年演員,也有充滿活力的青年新秀,既有從改制的國辦團體退下後被招賢進團的專業人員,也有民營劇團自己培養的演員,老中青同台競技,呈現出民營文藝表演團體人才濟濟,充滿蓬勃生機的可喜局面。屆時將對參演的優秀劇團頒發紀念牌和獎金,演員中評選最佳表演獎10名予以獎勵。
3.唱響黃梅 注重實效。本次展演特色鮮明,就是唱響黃梅戲,發展黃梅戲藝術,推出劇目和人才,充分發掘民營藝術團體資源和優勢。目前安徽省有民營黃梅戲劇團約百家,其中主要分布在安慶和皖南地區。懷寧縣石牌鎮是黃梅戲的發源地,更是黃梅戲民間班社的集中地,素有“無石不成班”、“出門三五裡,處處黃梅聲”的美譽。安慶市是參加此次展演活動的最大團隊,8縣3區均踴躍報名。懷寧的劇團更是拿出東道主的風范,摩拳擦掌,積極備戰,在懷寧專場演出中一展風採,顯示了中國民間戲劇之鄉的優勢。展演期間,還將召開民營黃梅戲藝術院團發展座談會和優秀劇目推介會,以總結民營藝術院團在劇目建設、人才培養、市場營銷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經驗,探討民營藝術院團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宣傳民營藝術院團扎根基層、開拓市場、服務群眾的精神,推介民營藝術院團的優秀作品和藝術人才。
4.上下聯動 效應廣泛。各地文化部門充分認識展演活動的意義和作用,廣泛動員,精心組織,蕪湖、宣城、安慶等地先期舉辦本地展演和選拔賽,眾多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熱情高漲,踴躍參與,在劇目挑選、新編創作、節目打磨上反復推敲,精益求精。經認真評審,選拔出18家民營黃梅戲劇團參演,劇團主要來自安慶、蕪湖、宣城、池州、六安等地,從皖南到江北都有劇團參演,選拔節目過程也是推動各劇團加強業務建設,磨練、提高的最好時機,蕪湖縣黃梅戲劇團和望江長江黃梅戲劇團為了參演,舍棄收入頗豐的商演合同,不計得失,不顧辛勞,派出最強陣容,帶上最佳劇目,從外省市的演出現場千裡迢迢趕赴懷寧一展風採。展演,真正成為全省民營黃梅戲劇團的一次大展示和大檢閱,同時活躍了各地文藝舞台,形成了上下聯動、熱在基層的效應,豐富了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