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北京
北京
京劇文化書香行:讓京劇藝術在圖書館“活 ”起來
發布時間:2025-04-15 08:17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04-15
  當讀者在圖書館邂逅京劇藝術,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前不久,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首都圖書館承辦的“非遺印象——京劇文化書香行”活動在北京城市圖書館舉辦。活動深入挖掘圖書館豐富的京劇相關館藏資源,同時將京劇服裝、人物扮相、京劇名段、經典唱腔等元素進行整合,把京劇的藝術元素轉化為觀眾可感知、可體驗、可交互的沉浸式京劇盛宴,讓京劇藝術在圖書館“活”起來。
  “北京城市圖書館承擔著非遺文獻典籍收藏與非遺技藝傳播的重要功能。”首都圖書館館長毛雅君表示,此次活動既是對京劇這一文化瑰寶的深情回望,也是對非遺保護與創新傳承的堅定承諾。
  “非遺印象——京劇文化書香行”活動將非遺技藝與國粹京劇緊密結合,構建“展演+體驗+傳承+傳播”四位一體的京劇文化體驗矩陣,滿足不同年齡層、不同職業讀者的多層次需求。其中既有傳統的展覽展示,讓人們能夠近距離欣賞京劇相關的珍貴文物、文獻資料,感受京劇歷史的厚重,又重點打造了沉浸式體驗模塊,讓觀眾彷佛穿越時空,置身於京劇的世界中。
  “我們家對京劇藝術很感興趣,平時也比較關注圖書館的主題活動,這次正好看到‘非遺印象——京劇文化書香行’活動在北京城市圖書館舉辦,就帶著孩子過來了。”市民王淑華與6歲的女兒一起體驗了“國粹扮相”項目,她們臉上帶妝、身著戲服,穿梭在圖書館內,沉浸式感受京劇藝術的魅力。“這次活動內容非常豐富,我們約了三場,孩子特別喜歡,我也覺得非常有趣、有意義。”

活動現場   主辦方供圖
  首都圖書館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基地和北京文脈傳承陣地,從“貼近大眾、走向世界”入手精心策劃此次活動,同時充分發揮北京城市圖書館作為全球100佳旅行目的地的價值,打造一條集沉浸式體驗、展覽展示、名家演出、國潮手作於一體的“京劇walk”線路,將名家名角、非遺傳承人、民間票友連接起來,讓讀者在開放包容的圖書館裡,親身感受京劇的豐富內核,種下文化傳承的種子。
  在北京城市圖書館B1層前廳,互動體驗“國潮手作”活動區域熱鬧非凡,“面人郎”“泥人張”和景泰藍等具有北京特色的非遺體驗活動吸引了不少觀眾。非遺傳承人一邊指導,一邊講述著該項工藝的歷史與演變、不同流派間的相互融合發展,深入展示傳統工藝的獨特魅力。體驗者聽得津津有味,手上的動作也越發熟練起來。
  懷著對傳統工藝的敬仰和好奇,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學初二學生李雨澤體驗了景泰藍填色制作,用小鏟子鏟起釉料,小心翼翼地往銅絲勾勒的輪廓裡填放……“這次體驗,不僅讓我掌握了一項獨特技藝,更讓我深切領悟到景泰藍工藝的魅力與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它承載的是歷史的厚重,是無數匠人的心血,值得我們永遠珍視。”李雨澤說。
  活動期間,“大師講堂:京劇的歷史與中國近現代文化”“大師講堂:一起來學欣賞”“舞台表演:京劇名家名段賞析”“舞台表演:京劇經典劇目觀演”等活動在北京城市圖書館線下舉辦的同時,還開啟了線上直播,擴大活動覆蓋面,讓更多觀眾了解京劇、感受京劇、愛上京劇。
  此外,本次活動還邀請京劇演員齊亮相,行當齊全、流派紛呈。活動根據京劇人物的特色選取了60余位不同角色,演員們依此扮上京劇扮相,在北京城市圖書館內5處唯美打卡點與讀者近距離接觸、合影留念,同時還會帶領小讀者模彷基礎戲曲動作,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導小朋友了解戲曲、欣賞戲曲、熱愛戲曲,讓戲曲文化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中國戲曲學院京昆表演專業大一學生李奕霏的裝扮吸引了不少讀者上前合影。“作為戲曲藝術的傳承者,能在此次活動中以這種形式普及戲曲藝術,對我來說是一件非常開心且有意義的事。”李奕霏說,“我們走出舞台、走進圖書館,向大眾展示京劇魅力,激發他們對戲曲的興趣,也能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劇場。”(彭澳麗)

上一篇:
下一篇: 北京推動構建大旅游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