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重慶
重慶
重慶奉節:凸顯三峽文化
發布時間:2024-09-05 08:47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周祎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4-09-05

  位於夔門之下、長江之畔的重慶市奉節縣地處三峽庫區腹心,正在全力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奉節段)建設,在奏響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激昂樂章中跑出“加速度”。

  近年來,重慶市把奉節縣作為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重慶段)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把“中國﹒白帝城”國際詩歌節列為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重慶段)的重要活動,將奉節縣納入長江三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重慶)建設,聯合推進“川渝宋元山城體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奉節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奉節段)建設,組織專家學者多次深入現場調研,建立林業、水利、財政等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推進各項重點工作。同時,聘請8位文博領域的專家組建專家咨詢委員會,為法規咨詢、規劃編制、項目策劃、設計施工等各個環節提供智力支持,並聯合重慶師范大學等高校,共同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截至目前,《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奉節段)建設保護實施方案(送審稿)》已編制完成,方案以奉節縣城、寶塔坪、白帝城﹒瞿塘峽風景名勝區、長江南北兩岸沿線為核心,兼顧主要支流梅溪河、朱衣河、草堂河沿線等區域,構建起一軸(長江干流)五片(三沱、縣城、寶塔坪、白帝城、夔門)多點的獨特建設格局。同時,根據資源的分布以及人居環境、自然條件、配套設施等情況,精准劃分管控保護、主題展示、文旅融合、傳統利用4類重點功能區。

  重慶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瞿塘關遺址博物館館長魏靖宇表示,通過系統梳理奉節文化脈絡,深入提煉詩詞、軍事、江峽等文化主題,已完成《白帝城戰爭史》《白帝城歷史文獻》兩項課題報告。奉節全面完成長江文物資源專項調查,核實不可移動文物51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瞿塘衛、皇殿台、樊家台、中間台片區考古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基本厘清該片區遺址總體分布情況。

  據了解,奉節縣在實施保護傳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五大工程中,精心籌備重點項目42個。其中,夔州博物館二期主體工程、白帝城大遺址保護項目、瞿塘衛片區遺址展示及環境整治、杜甫草堂等建設項目陸續啟動﹔中華詩城公園、三峽研學(奉節)營地、臍橙博物館已投入使用﹔詩歌劇院、環草堂湖步道項目順利推進。

  同時,奉節縣將圍繞江峽文化、詩詞文化、軍事文化主題,組織開展奉節本土文化研究,編撰出版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奉節段)研究系列叢書,形成一批長江文化研究標志性成果。

  奉節縣還不斷加強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縣建設,爭創旅游名縣,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積極推動環草堂湖項目,打造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游帶核心區品牌,完善壯美三峽、中華詩城等精品線路以及文物和文化遺產主題游,推動旅游與交通、農業、商務、體育、科技、工業園區等跨界融合,培育打造研學、康養、露營、賽事等新產品新業態。

  奉節縣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地還聯合成渝地區“六絕十城”文旅聯盟城市,攜手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標志性成果﹔聯合全國杜甫研究會、李白研究會等機構,加大文化研究和合作,推動“讀李白 游神州”“讀蘇軾 游神州”等重要主題游徑的合作與交流﹔結合“中國﹒白帝城”國際詩歌節等系列活動宣傳推廣,打造“三峽之巔 詩橙奉節”核心品牌。通過全面提升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奉節段)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把奉節縣建設成為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中具有影響力的地標城市。(侯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