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巴國有信又有義,絕不做背信棄義的人。”在重慶市渝中區通遠門城牆遺址公園,以忠信兩全的巴蔓子將軍歷史故事為背景創作的京東大鼓《巴蔓子》贏得觀眾的陣陣喝彩。
“最近城牆故事會表演的都是《巴蔓子》這樣的誠信故事,既精彩又有教育意義。”每到周六下午,渝中區七星崗街道的萬爺爺便會帶著小孫子來到通遠門城牆遺址公園,觀看在這裡公開演出的“好座重慶城﹒城牆故事會”。他說:“我跟孫子講,巴蔓子將軍的故事是巴渝大地的精神財富,應該一代代傳承下去。”
作為文化和旅游市場信用經濟發展試點地區之一,渝中區聚焦誠信文化,健全長效機制,推進文旅市場信用經濟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渝中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簡稱“渝中區文化旅游委”)以“加強誠信文化建設”為核心落腳點,依托本地巴渝文化、抗戰文化、紅岩精神等厚重歷史文化底蘊,持續挖掘梳理形成渝中誠信文化價值體系,多措並舉弘揚誠信文化,推動誠信文化與當地文旅市場發展深度融合。京東大鼓《巴蔓子》的創作和演出成為渝中區文化旅游委加強誠信文化的闡釋表達。目前,《巴蔓子》已通過“渝中講壇”、《樂響渝中》音樂會及“好座重慶城﹒城牆故事會”等20余場群眾文化活動得到廣泛傳播,推動誠信文化理念深入人心。除此之外,渝中區還面向全社會開展了一系列誠信主題征文、誠信文化短視頻創作大賽等活動,借助各界力量解讀、傳播本地誠信文化。
通過對城市歷史文化底蘊的不斷萃取,渝中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信用經濟發展基礎和獨特標識。這裡擁有解放碑、朝天門、洪崖洞等重慶地標性旅游景點,渝中區充分利用本地文旅專業人才,以“弘揚誠信文化,提升服務技能”為主題,舉辦導游講解技能大賽,吸引本地60余家文旅場館、企業及16所院校近300名選手參賽,為該區培養了一批致力於講好本地誠信故事的誠信文化宣傳員、講解員、導游員。
“通過參加比賽,我們加強了專業知識儲備,也為在今後的工作中傳播誠信文化、引導文明旅游、提升服務質量找到了明確的方向。希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一起構建渝中‘全心全意’旅游服務品牌,將‘最寵游客城市行動’進行到底。”導游講解技能大賽導游組冠軍李鑫說。
今年國慶假期,重慶位列全國城市熱榜三甲。渝中區憑借優質的文旅產品供給以及熱情周到的城市服務再次“出圈”,國慶假期共接待游客1165萬人次,同比增長10.3%。
為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渝中區面向全區文旅體行業開展誠信企業、誠信個人評選活動,以優秀文旅企業誠信文化建設、先進個人誠信典型事跡帶動全社會弘揚誠信文化。同時,渝中區還組織本地文旅行業協會會長、文旅企業一把手“晒誠信晒服務”。其中,解放碑某星級酒店總經理談“誠信旅游”的視頻,在多個視頻平台受到逾萬人次網友的點擊觀看。
該視頻號召酒店行業從業者在開展企業宣傳時既要真實准確、不誤導消費者,也要加強在線旅游平台、旅行社等渠道的價格管理,杜絕“天價房”事件發生。“渝中區開展的系列誠信文化建設行動,為我們民營企業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該酒店總經理說。
據了解,渝中區文化旅游委以公共信用數據為支撐,融合文旅行業特色和管理要求,將企業誠信文化建設納入評分因子,建立了具有渝中文旅特色的信用分級分類指標體系,對本地600余家監管單位進行信用評分,根據得分情況,開展分級分類監管,形成企業專屬信用檔案。
“市民與游客可查看企業誠信檔案、信用等級等信息,這也倒逼市場主體加強誠信建設,提升服務質量。”據渝中區文化旅游委副主任陳賢銀介紹,當地以誠信體系建設助力市場秩序整治,“我們將文旅市場主體的信用數據與執法辦案、投訴舉報、日常巡查有機結合,使得文旅市場監管更精准高效。”
立足重慶信用示范城市,渝中區培育了信易行、信易游等8個信用惠民便企場景,其中“信用+商圈”應用場景成功入選重慶市重點信用應用場景培育試點,將在洪崖洞、十八梯等熱門旅游目的地持續弘揚誠信文化,強化信用場景應用。
渝中區還將文旅市場主體的信用狀況作為參與文旅項目申報、示范評定、評優評先的前置條件,堅持申報評定、信用先行。比如,渝中區聯合金融機構推出的渝中“文旅貸”等金融產品的申領,就與文旅市場主體的信用分級分類結果緊密挂鉤。“我們為區內信用評級高的文旅企業融資服務開設綠色通道,截至目前,已累計授信9800萬元,以實際行動助力誠信文旅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助力誠信文旅企業更好地發展。”陳賢銀說,隨著渝中區將文旅信用與全區深化改革工作、文明城區建設、營商環境優化等重要板塊有機結合、共同推進,文旅產業持續保持高質量發展勢頭,該區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成效顯著、營商環境良好”獲得重慶市政府督查激勵,文旅產業發展質效獲國務院督查激勵表彰。(於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