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央視春晚,重慶大足石刻以一場跨越千年的光影盛宴驚艷亮相。春意盎然的3月,大足石刻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2025重慶大足石刻國際旅游文化節系列活動近日舉辦,活動為期4天,通過交流活動、座談會、招商推介會等形式,探討文旅發展新趨勢,提升大足文旅的全球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再度讓大足著力打造的“日月繁星”文旅產品體系為人們所熟知。“日月繁星”即大足石刻這張“太陽”般的金名片,以及龍水湖“月光女神”般的美麗山水,再加上眾多“繁星”般的特色景點。活動邀請國內外嘉賓走進大足,感悟石刻之美、極目山水之秀、體驗休閑之樂、品嘗美食之味。
保護為先 傳承文脈
大足石刻是大足區境內所有石刻造像的總稱,迄今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石刻多達75處,造像5萬余尊。1999年,大足石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看著這些雕刻,我彷佛穿越了時空,與唐宋的雕刻師、藝術家交流,讓我對中國歷史有了全新認識。”白俄羅斯博主蘇小小說。
“在大足石刻博物館,與古老的巴蜀文化零距離接觸,這是一次很棒的體驗。”意大利旅游博主米歇爾﹒龐特興奮地說。
近年來,為了讓遺產活起來,大足區妙招頻出。在大足石刻游客中心,8K球幕影院和4K寬銀幕影院深受游客青睞。8K球幕電影《大足石刻》採取“實景拍攝+CG動畫結合”形式,將現實空間轉化為數字空間。游客半躺在軟椅上,視野全開,在光影流動間,感悟大足石刻背後的文化底蘊。
今年年初,以大足石刻為靈感的渝派舞劇《天下大足》在重慶首演,隨後開啟全國巡演。大足還面向全球招募“大足石刻守護人”,舉行“大足石刻守護人榮譽時刻”活動,發出“大足石刻守護人、美麗家鄉代言人”倡議,吸引社會各界廣泛參與。
“與1983年來大足時相比,大足石刻沒什麼變化,這是石窟型、文化遺產類景區的特點——不能‘動’,要在保護的前提下做好活化利用。”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吳必虎建議,可利用新技術,加快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為游客提供更優的體驗。同時,利用人工智能和文化遺產垂直大模型,提升文化遺產展示互動方式,將大足文化以更現代的方式呈現給廣大游客。
凸顯特色 深化融合
近年來,大足區以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培育世界級旅游景區為抓手,推動文化和旅游與生態、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提升市場知名度和吸引力。
去年8月,游戲《黑神話:悟空》上線,大足石刻的不少造像被游戲再現,吸引不少玩家線下打卡﹔9月,央視大型文化節目《非遺裡的中國》播出重慶篇,大足非遺項目佔比近40%。
“‘出圈’的背後凝聚了大足石刻深厚的文化底蘊。”大足區委副書記羅曉春說,相信有文化的引領、創新的驅動,加上全產業鏈條的營銷,大足文旅產業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好。大足將以項目為王,推動大足石刻景區迭代升級,讓大足石刻煥發蓬勃生機。
大足不斷優化“日月繁星”文旅產品體系,並推出了鄉村游、古鎮游、文化游等特色線路,串珠成鏈,盤活區域文旅資源。
月月有活動、季季有亮點、年年有盛典……在大足區各部門的努力下,2024年全區文旅綜合收入顯著增長。大足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有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全區累計接待游客3872.1萬人次、同比增長10.2%,實現旅游總收入260.6億元、同比增長29.6%,接待境外游客7.1萬人次、同比增長183%。
“大足區文旅產品豐富,餐飲住宿設施配套齊全,非常符合現代旅游需求。”10年後再次來到大足,銀建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旅游事業群總經理劉秉剛感慨說,“期待加強與大足相關部門的合作,開發更多旅游產品。”
浙江旅游科學研究院院長張曉峰建議,大足區可以開發一系列深度游產品和文創產品。通過AR、VR等技術賦能,打造沉浸式體驗新空間和沉浸式演藝項目,豐富業態產品,更好滿足游客需求。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首都文化和旅游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厲新建認為,大足區可以圍繞石刻的數字化、符號化、主題化、演藝化等方面加快轉型,處理好文化載體和文化內核之間的關系、傳統文化和現代藝術之間的關系。
抓住機遇 擦亮招牌
“大足區應抓住機遇,擦亮世界文化遺產這塊金字招牌。”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國際合作處負責人建議,加強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與活化利用,豐富中外游客體驗﹔深化“文旅+”模式,推動文化和旅游與科技、教育、康養等領域深度融合﹔以國際化為目標,大力發展入境旅游﹔堅持文化賦能,開發大足石刻文創產品,壯大對外文化貿易。同時,注重國際化品牌的塑造和宣傳推廣。
近年來,大足區不斷強化宣傳營銷,叫響了一批具有“國際視野、重慶標識、大足特色”的文旅品牌。成立大足石刻國際傳播實驗室,“大足石刻”海外社交賬號粉絲量突破20萬。承辦首屆石窟寺保護國際論壇、全國定向錦標賽等重大活動20余場次,策劃舉辦國際旅游文化節等活動100余場次。大足石刻亮相聯合國“何以文明”特展、紐約亞洲文化節、上海進博會。
本次國際旅游文化節期間,“你好中國﹒美麗大足”全球推廣活動啟動,大足區邀請重點客源國駐華使節,主流媒體代表以及國外博主感受文旅發展,更好展示大足魅力。
馬來西亞駐華大使館公使諾法琳娜﹒穆罕德﹒阿茲米說:“大足石刻非常有趣,我們國家有類似的岩石雕刻。我相信馬來西亞人民一定會喜愛大足,期待探索這裡的歷史和藝術。”
加拿大博主佩特琳娜﹒謝爾說:“大足的歷史文化保存完好,人們熱情好客,這段旅程讓人記憶深刻。”
為調動旅游企業推廣營銷大足旅游產品的積極性,國際旅游文化節期間,大足區還發布了旅游團隊營銷獎勵辦法,提出對旅行社、網絡預訂機構、研學機構進行相應獎勵。
大足區委書記、區長徐曉勇表示,大足將始終牢記“一定要把大足石刻保護好”重要要求,全力推動大足石刻打造世界級旅游景區,加快龍水湖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做靚眾多“繁星”般閃耀的特色景點,依托即將開通的成渝中線高鐵,全力創新“日月繁星”文旅產品體系,打造“兩天一夜”旅游目的地,聚力建設具有國際范、中國味、巴蜀韻、大足風的國際文旅名城。(魏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