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福建福州三坊七巷、土樓永定景區等熱門景區陸續重新開門迎客。回顧3月中旬,福建449家A級景區中,因疫情關閉58家,堅持開業的景區,游客也寥寥無幾,營業收入微乎其微。面對困難和壓力,福建各地景區通過項目帶動、整合內部資源、創新營銷手段等,持續推動景區提質升級,迎接“五一”假期,爭取早日復蘇。
隻爭朝夕抓項目
4月19日,在全省季度經濟會議暨第二季度重大項目視頻連線集中開工活動上,福建省委書記尹力表示,要隻爭朝夕抓項目、積極有效擴投資,狠抓招商引資、落地項目,大力支持旅游等困難行業發展。
福建各景區將壓力化作動力。在廈門市園林植物園景區新南門的入口處,隻見這裡的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以及觀光扶梯等項目建設都已進入收尾階段,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作業,有望在今年6月投入試運營。據悉,植物園新南門項目是景區提升改造的重要內容之一。
“疫情反復給景區造成巨大沖擊,當被迫按下‘暫停鍵’的時候,並不意味著無事可做。景區利用這個‘空檔’,通過項目帶動,不斷推動景區提質升級是明智的選擇。”廈門市園林植物園黨總支書記、主任張萬旗介紹,植物園2020年12月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名單,景區的建筑設施提升改造、綠化景觀提升工程、智慧景區工程等7個重點項目都已於2021年完工,其他項目也進入沖刺階段。據了解,景區建設的自動扶梯落差達到101米,設有7個觀景平台,游客可以乘坐自動扶梯觀山看海,十分壯觀,未來該項目還將把植物園與環島路、文曾路等廈門主要景區串聯起來,力爭成為新的熱門打卡地。
為了增強自身的吸引力,老牌5A級旅游景區——福建土樓永定景區不斷推陳出新,推出一系列沉浸式文旅項目。福建省客家土樓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開梅介紹,福建土樓客家民俗文化村沉浸式文旅夜游項目建設了土樓回響、土樓神韻等6個重點沉浸式互動區,採用“文化故事+全息演藝+交互體驗+藝術光影”的方式,增強游客體驗感。日前,“客家狂歡節﹒土樓走古事” 行走式沉浸演藝活動正式上線,將持續推動土樓景區大型行進式體驗常態化演出。公司還著力打造騰訊游戲“天涯明月刀”沉浸式文旅項目,第一期主要建設國風電競擂台區、天刀沉浸式劇場、非遺體驗區、華服國風主題民宿等多元業態項目。“該項目預計今年5月初建成,將大大增強游客的參與性、互動性和趣味性。”張開梅說。
泉州市德化縣九仙山景區以秀麗的景色著稱。去年景區引進了新西蘭山地滑車的戶外運動項目,游客從九仙山頂沿著長達900多米山道快速下滑,體驗別樣的運動樂趣。“作為山水觀光型景區,通過引進運動型體驗項目,動靜結合,增強了游客的體驗感,也加強了景區與游客之間的黏性。該項目一經推出,受到游客的青睞,大家都感到非常解壓,還想再玩。這個項目今後很有競爭力。”景區總經理劉翔說。
精細鍛造抓品質
在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既要注重防疫安全,又要滿足游客多元需求,這對景區的精細化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業內有關人士認為,在這個旅游相對“空檔”期,景區必須好好思考、規劃,推出多樣化的優質服務,不斷提升旅游服務和產品品質,贏得市民和游客的認可,才能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
面對疫情帶來的持續影響,景區對內部資源進行整合,提升工作效率是關鍵。“今年以來,景區對人力資源方面進行了整合提升,將安保、票務、電瓶車崗位職能進行合並,所有人員統稱為景區工作人員,進行統一調度。同時,公司組織景區各類工種不間斷學習培訓,並選用一批人去挂職鍛煉或教育深造,不斷提升景區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服務能力。”張開梅介紹。
“為了保證游客安全有序游覽,植物園在提供優質服務下足功夫。”張萬旗介紹,首先,重新細分旅游服務崗位,增招相應服務和技術人員,並且制定全套培訓計劃,從景區管理、服務規范、投訴和應急處置、緊急救護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培訓,提升員工的服務意識。其次,根據崗位分工和工作特點,為全園職工定制新的工作制服,游客通過制服可以直觀地分辨其服務內容,便於求助和督促。最後,優化出入園動線安排,實行人員預檢和儀器掃碼檢測雙重配合。在園區入口處、游客服務中心等處設專人專崗加強現場疏導,組織志願者持移動式告示牌進行巡查和勸導,為游客提供便捷服務。
“壁畫是三坊七巷古建筑牆院悠久的裝飾藝術。宅院失去壁畫,就不是原汁原味……”4月18日是國際古跡遺址日,古厝大講堂第二十期雲端開講,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二級研究員、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專家組成員楊秋穎在線分享了主題演講“三坊七巷宅院壁畫和灰塑的修復與解讀”,吸引了眾多文化遺產愛好者在線參與。
為了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保存城市的歷史和文脈,福州名城保護開發有限公司持續打造“古厝大講堂”沙龍活動。“通過邀請古建筑專家、文化產業權威人士和文化名人等共同探討古厝保護,吸引市民和游客共同參與。從2020年開始,到目前已舉辦20期,受到廣大市民游客的喜愛。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帶動大家共同探討古厝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問題,延續城市文脈。”該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白寶霞介紹。
作為景區對外形象服務窗口,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游客中心積極開展前台、講解員等一線崗員工系統服務培訓。“培訓期間,一上班就會組織員工做好形體訓練,以學習小組互學互考的方式做好早會工作﹔深入景區各場館,通過素材收集、講解詞編纂、走點學習、討論交流、考核復盤等,鞏固及提升講解內容﹔組織講解員參加《禮儀修養與形象塑造》等專項培訓工作,提升旅游服務品質。”福州名城保護開發有限公司三坊七巷街區經理葉小江介紹。
創新蓄力抓營銷
疫情反復,讓景區的營銷變得更加謹慎。如何增強游客出游信心,吸引游客前來體驗,成為景區近段時間思考的重點。
“為了吸引游客,公司以‘土樓玩家﹒引爆煥新’為主題,推出永定引爆點方案,通過挖掘土樓故事、活化客家土樓文化,打造‘土樓玩家’系列活動,讓永定現有的文化和旅游資源可看、可聽、可走、可玩、可體驗、可回味,延長游覽停留時間。”張開梅說,以土樓景區為核心,重點推出“紅色旅游+生態龍湖”旅游線路和節慶主題活動,聯動高端土樓民宿、星級酒店、農業生態等資源進行組合推介,打造永定土樓旅游新的增長點。
今年以來,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持續策劃各種形式的文化和旅游活動,如“花坊藝游”新年花市、2022年“福壽迎春”福州金魚展、三坊七巷“鄰裡節”暨在地藝術展以及元宵燈會沉浸式互動項目,持續打造品牌IP,深受游客好評。
葉小江介紹,三坊七巷街區正在策劃沉浸式互動項目和系列演出活動,推出古厝文化講解、非遺研學進校園和公益研學等項目,開拓“五一”和暑假旅游市場。此外,還將整合街區文化和旅游產品,建立線上傳播、營銷陣地,探索流量轉換方式,賦予古厝新的生命力。
今年福州市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深度挖掘古厝文化遺產內涵,重點開展“杭肆”“杭潮藝術現場”兩項大型品牌活動,促進旅游市場復蘇發展。福州名城保護開發有限公司上下杭街區經理林清介紹,今年街區將繼續推出“福厝食節”線上品牌營銷活動,通過發放通用優惠券,為上下杭商戶增加品牌曝光頻率﹔通過發布“福州城市IP消費卡”及“福厝信用卡”,探索“便捷使用+旅游經濟+生活消費”相融合的模式,著力將街區打造成為消費與旅游場景融合的新典范。
“受疫情影響,今年,我園日常接待以本地市民和留廈工作人員為主。景區除了春節假期推出免費游園等優惠活動,還在主要節假日推出植物主題科普展、西山園主題花卉展等,豐富園內游覽內容。”張萬旗介紹,下一步,景區將在新南門入口項目驗收完成後,推出相應的游客體驗、同業和媒體採風活動,打造植物園旅游新打卡點﹔聯合直播平台進行互動直播,保持市場熱度和關注度。
為了鼓勵游客到龍岩旅游,4月20日,龍岩市政府辦公室印發的《“免費暢游﹒福見龍岩”若干政策措施》明確提出,全市國有A級旅游景區將免費開放兩個月﹔鼓勵全市A級旅游景區開展促銷活動,對實行首道門票 5折及以下優惠政策的收費A級旅游景區,每家將補助10萬元﹔發放300萬元文旅消費券,用於加盟簽約“一機游龍岩”智慧旅游平台的景區景點門票、餐飲、住宿、交通、文創等產品消費補貼,進一步激發市民游客的消費潛力。
另外,德化九仙山景區也發布通告,從景區恢復開放日起至2023年3月31日,全國醫護工作者憑有效證件可享受免門票優惠﹔泉州市衛健委表彰的“抗疫先進集體”“抗疫先進個人”可享受景區門票、車票以及酒店住宿免費的優惠措施。劉翔說:“待疫情過後,請所有醫護人員到景區免費暢玩,登上九仙山頂賞日出、觀雲海、遇佛光,放鬆身心。”(李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