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廣東
廣東
廣東:公共服務處處有風景
發布時間:2025-03-27 14:51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周祎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03-27

  我國已進入大眾旅游時代,旅游散客化、消費大眾化、出游個性化、需求品質化特征日益明顯,人們對旅游公共服務有著越來越高的期待。近年來,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系統逐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旅游公共設施,豐富旅游公共服務供給,讓游客玩得放心、開心、舒心。

  文化空間與旅游空間融出新場景 

  如今,游客走進廣州市北京路,打開“北京路游客小程序”,可以享受導游、導覽、導購全鏈條服務,通過小程序打造的廣府廟會元宇宙、非遺街區元宇宙、北京路街區元宇宙等主體元宇宙應用以及“5G+VR”直播、8K直播,可以通過一部5G手機穿越千年古城、漫游北京路。這是北京路步行街智慧服務網點帶給游客的旅游新體驗。廣州在花城廣場、廣州塔等文旅流量高地也布設了智慧服務網點,打造文化體驗與消費場景深度融合的示范地。

  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公共服務處處長李懷恩介紹,廣州以“主客共享、文旅共融”為著眼點和著力點,全面推動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為構建覆蓋全市的旅游公共服務網絡,廣州建設了24個旅游公共服務中心。同時,推動文化空間與旅游空間融合,在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農講所紀念館、廣州市文化新館等公共文化設施中植入旅游公共服務功能,在城市濱水休閑空間、涉外服務國企平台布局“口袋型”文旅信息站點,實現文化和旅游雙向賦能。廣州還在旅游服務網點建設閱讀體驗新空間,如在市級旅游公共服務中心設立理論學習專區,在廣州塔打造“花城書房”特色閱讀空間,在琶洲港澳客運口岸引入“粵書吧”,構建文旅融合新場景。

  廣州還錨定綜合交通樞紐網絡,打造“空港—水港—路網”三維服務矩陣,在白雲機場T2航站樓建設城市形象展示窗口,在琶洲港澳客運口岸開展“通關+文旅”集成服務,在高速公路新安服務區構建全域旅游信息中樞,形成交通流量轉化與文旅服務延伸的協同效應。

  高速服務區變身“文旅會客廳” 

  江門市擁有沈海、中開、中江等10余條高速公路,縱橫交錯。江門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副局長周傳艷介紹,為提升旅游公共服務質量,江門將開平碉樓、濱海度假、溫泉康養、僑鄉文化等文旅名片與高速公路網絡連接,推介“江門三點三精彩之旅”品牌,推出了9條暢玩線路,推動高速服務區從“過路站”向“文旅會客廳”躍升。

  其中,恩平大槐服務區是廣東首個雙開放式文旅主題服務區,連接沈海高速開陽路段和325國道公路,一改服務區以往隻能接待單向客流的設定,設有國道停車場和高速停車場,車輛無法互通停靠,但旅客可自由進出。服務區集餐飲、休閑、娛樂、購物於一體,被稱為“能逛街的服務區”。梁金山服務區日均接待1.34萬車次、2.5萬人次,是廣東省接待車流量最大的服務區,設有“開平城市展廳”,2024年先後舉辦了小林漫畫原作展等精品展覽。2024年12月,黃茅海跨海通道通車後,黃茅海服務區推出文化和旅游宣傳長廊,並在今年春節期間舉辦非遺展演及小吃集市。

  2024年,江門市抓住開平—台山入選廣東省整縣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首批試點的契機,在高速服務區推出文化微體驗和特產售賣點,大槐服務區銷售各類農副產品約20萬元。中陽高速三江鎮服務區開設新會特產專區,為旅客提供現貨、送貨、快遞和退換貨的特產購買服務。梁金山服務區設立開平優品館,銷售推廣馬岡鵝、大沙茶、瀨粉等土特產。

  旅游廁所方便實用又與景觀相協調 

  旅游廁所是旅游公共服務水平的直接體現,更是反映旅游業文明進步程度的重要標志。佛山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副局長應如軍介紹,近年來,佛山不斷拓寬旅游廁所建設資金籌措渠道,截至2024年底,已爭取財政資金805萬元,撬動社會投入建設資金8000多萬元。目前,該市旅游景區、公共文化場館旅游廁所達255座,經評定,93.33%達到Ⅱ類以上標准,電子地圖標注率達97.38%。

  其中,順德華僑城歡樂海岸PLUS自2019年開園以來,投入2000多萬元,堅持相鄰的兩座廁所步行時間在5分鐘以內、男女廁位比例不大於2:3、既方便舒心又與景觀協調等原則,建設了20多座旅游廁所,共服務游客6330萬人次,游客滿意度超過95%。西樵山景區的旅游廁所則融入當地歷史文化元素、嶺南文化特色和自然景觀,採用先進的環保材料和節能技術,確保既美觀又實用。這兩個景區均入選全國旅游廁所建設與管理優秀案例。

  旅游廁所“三分建、七分管”。為全方位提升旅游公共服務品質,佛山市從2023年開始,對在“全國旅游廁所管理系統”裡的旅游廁所全部進行評估定級。同時,每年抽取30%的旅游廁所進行暗訪調查,針對2024年評定未達標且低於65分的14座旅游廁所開展回頭看督導檢查。

  旅游路網“快達漫游” 

  在韶關,閱丹公路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時常能看到徒步或騎行的游客、觀景寫生的藝術家、攝影愛好者、周末與丹霞山同框的研學團隊。韶關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副局長陳祎介紹,近年來,韶關持續提檔升級旅游公路,目前已建和在建的旅游公路達259公裡,打造省級精品旅游線路18條,形成一張處處有美景、段段有故事的“快達漫游”旅游路網。

  韶關結合閱丹公路沿線鄉村旅游、自然景觀特色,配套建成了4個便民服務驛站,設置“善美韶關”旅游標識、丹霞山宣傳標識等標識系統,今年還將建設閱丹公路粵游驛站。同時,對沿線11個行政村進行改造提升,建設入村道路、停車場、旅游公廁、村民廣場等配套項目,完善充電樁、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旅游配套設施,讓鄉村美景更有韻味。據統計,閱丹公路在2024年國慶期間接待游客10.28萬人次,2025年春節期間接待游客13.53萬人次。

  閱丹公路連接韶關市區和丹霞山景區,串聯沿線10多個村庄及田螺峰、巴寨等景點,融山於城、融城於山,繪就了一幅雄偉壯麗的“丹山碧水圖”。為了將閱丹公路打造成致富路,韶關將其沿線片區納入丹霞山整體規劃,大力推動“世界遺產﹒最美丹霞”環丹霞山農文旅融合發展區建設,投資20億元的丹霞山文旅綜合體項目已於2024年9月動工。沿線的瑤塘村、夏富村打造瑤塘村民宿集群,瑤塘新村建設格物圖書館、風度書吧等公共文化新空間,使游客既能享美景也能品文化。韶關還以閱丹公路為主賽道,打造了穿越丹霞山50公裡徒步賽、環丹霞山自行車賽、丹霞山馬拉鬆賽,每年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參賽體驗,顯著帶動周邊住宿、餐飲、農業產品銷售等行業。(譚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