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廣東
廣東
廣東省第十三屆少兒藝術花會:這舞台屬於“追光少年”
發布時間:2025-07-30 09:53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07-30
  表演唱《粵疆遇見》《又見葉子花》融合地域特色,舞蹈《弦起春來早》《馴鹿人的孩子》展現童趣視角,音樂劇《當我穿過白雲》《“ai”莫能助》聚焦現實生活,粵曲表演唱《醒獅揚國威》、粵曲說唱《劉胡蘭》展現扎實功底……7月28日,為期一周的廣東省第十三屆少兒藝術花會在東莞閉幕。其間,上千名小選手以童真視角演繹多種藝術形式,播撒美育種子,開展交流互鑒。
  本屆花會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東莞市政府主辦,包括7場專場決賽、4場專家點評會。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趙紅介紹,自今年3月啟動以來,廣東各地、各有關單位共報送復賽作品425件,最終共有90件作品晉級決賽。這些充滿童真與創意的作品,展現了新時代少年兒童開闊的藝術視野、扎實的藝術功底、昂揚的精神風貌,展示了全省少兒藝術創作百花齊放、碩果累累的喜人局面。
  與往屆相比,本屆花會決賽作品在題材和立意上更為豐富新穎,呈現出時代特色。“作品創作首先要考慮題材適不適合孩子演出,符不符合孩子身份,能不能突出孩子的優勢與特點。”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曲藝家協會主席梁玉嶸說。參與本屆花會的作品以孩童之眼觀照世界,把“刷牙”“趕海”“花海追蝶”等細微日常化作舞台上的詩與歌,體現了貼合童心、守護童真的特點。
  參賽作品從嶺南大地的煙火裡汲取靈感,將龍舟獅鼓、早茶荔枝、祠堂家風搬上舞台,對木偶戲、蓮花板、咸水歌等非遺項目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東莞市長安鎮舞蹈家協會秘書長杜海介紹,該鎮選送的舞蹈作品《奪錦》此次獲得舞蹈類金獎,該作品准備了兩年,將劃龍舟等動作元素,藝術化地轉化為充滿童真的少兒舞蹈語匯。東莞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副主任劉雅介紹,該中心選送的3個作品是首次參加評選,其中獲得銅獎的戲劇《時空英雄》立足東莞,穿越時空來講述林則徐、東江縱隊“紅小鬼”、外來人務工員等東莞故事。深圳市文化藝術專家聯誼會會長姚峰認為,花會作品具有鮮明的嶺南特色,通過對傳統童謠的改編、粵曲唱腔的融合、潮州鑼鼓的運用,讓作品增光添彩,為基層群文工作者提供了新思路。
  不少作品更是充滿想象,把AI、航天、元宇宙寫進劇本、譜進旋律、繪進畫布,大膽觸碰科技前沿、探討人工智能,既彰顯嶺南文化根基,又飽含對科技發展的好奇,展現了廣東少年兒童開闊的視野與蓬勃的創新力。佛山市文化館副館長蘇雋介紹,本屆花會上,佛山的作品榮獲6金3銀7銅共計16個獎項,這些作品有的以陶藝、醒獅及廣府諺語等本地文化元素為題材,也有探討當代親子話題的小品《這個宗師不太行》,以及表現東西方藝術碰撞的舞蹈《比比誰厲害》,體現了重視本土題材和時代話題的特色。
  本屆花會堅持群眾性與公益性,延續“花會周”的概念,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將花會芬芳帶給更多群眾。活動不僅發放了惠民票,還通過多平台直播,累計吸引了140萬人次觀看。“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看到這麼高水平的演出!”搶到惠民票的東莞市民羅女士說。主辦方還組織優秀節目走進基層社區,為基層群眾送去高品質的節目。
  肇始於1986年的廣東省群眾藝術花會分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少兒藝術三大主題,已成為該省規模最大、門類最齊、影響最廣的群眾文化品牌。廣東省少兒藝術花會每三年舉辦一屆,面向16周歲以下的少年兒童,是少年兒童展現藝術才華、增強文化自信的舞台。
  近年來,廣東以中國藝術節群星獎、廣東省群眾藝術花會、年度作品評選等為平台,發揮群眾文藝創排基地孵化功能與省聘群文作者示范引領作用,遴選公布“粵美鄉村文化指導員”“藝美鄉村文化社團”,打通“創作—編排—演出”全流程,建立常態化作品研討與打磨機制,為培育群眾文化創作人才提供了厚土,精品力作不斷涌現。如今,全省各地構建常態化賽事與省花會聯動,“省市協同、賽創互促”的美育生態圈已然成型。
  東莞市政府辦公室一級調研員梁紹光介紹,近年來,東莞聚焦文化強市建設,構建覆蓋全年齡段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尤其對少兒藝術發展進行了常態化的探索和實踐,打造了市少兒藝術花會,創新舉辦了青少年藝術季,連續10多年開展戲曲進校園、非遺進校園等活動。
  “廣東省群眾藝術花會對於群眾文藝創作者來說,既是創作水平的檢驗場,又是彼此交流的平台。每年進入決賽並獲獎的作品,已成為行業內的標杆,讓群文創作者可以看到題材和主題的風向、藝術形式的突破,對提升群文創作的整體水平有重要意義。”蘇雋說,花會有效激發了群文領域的創作積極性。佛山每年都會參考省花會的賽制,舉辦市級花會,各區乃至有條件的鎮(街)也會舉辦本地選拔,參與作品量和人數遠多於入選省花會的數量。今年,佛山市文化館建立群眾文藝創排人才、基地資源庫,在人才和隊伍兩方面促進少兒藝術、群眾藝術的發展。
  “向著光,我終究會變成光,照亮所有黑暗,點亮兒時夢想……”在閉幕式暨頒獎晚會的最後,童聲合唱《追光少年》響起,嶺南美育的星火撒向四方。杜海說,未來將創作更多優秀的少兒作品,用心做好藝術教育和文化傳承,讓孩子們在舞蹈中感受美、傳遞美。廣州市文化館創排基地負責人余瑞豐表示,將把本次花會的所見、所學、所思融入未來的創作規劃與作品孵化中,努力推出更多新時代的優秀群文作品。(譚志紅)
上一篇:
下一篇: 廣州赴西安進行文化旅游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