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黑龍江省虎林市第十二屆“珍寶島之夏”群眾文化系列活動——喜洋洋藝術團專場文藝演出舉辦。近百名藝術團成員表演了樂器合奏、詩朗誦、大合唱、舞蹈等節目,受到市民歡迎。
龍江大地的群眾文化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藝術種類繁多、活動覆蓋面廣、品牌各具特色、隊伍鋪天蓋地,極大豐富了當地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省級層面,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每年都會舉辦聲樂、舞蹈、剪紙、繪畫等研修班,使上千名文藝骨干的技能得到提升。其中舉辦了三屆的黑龍江省歌曲創作人才高級研修班,培養出700多名聲樂骨干,創作了一批反映、謳歌黑龍江地域文化和自然風光的歌曲,提升了這片土地的美譽度。
地市縣鄉層面,哈爾濱市的廣場舞培訓、齊齊哈爾市的大合唱培訓、綏化市的書法培訓、撫遠市的魚皮畫培訓等群文培訓疊加,形成了覆蓋城鄉的文培訓體系,為公共服務水平的提升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牡丹江市群藝館打造了公益大課堂培訓品牌,開設歌曲、小品、快板等幾十門課程。同時向所轄穆棱市、海林市、林口縣等縣市及鄉鎮輻射,創建了27家群文培訓基地。寧安市上官地村熱愛表演的劉大姐反饋,通過培訓掌握了文藝技能,演出時心裡有底,不怯場了。
經常到基層開展培訓的黑龍江藝術職業學院繼續教育部主任張明月介紹,除了舉辦東北大秧歌、廣場舞、大合唱等常規性培訓外,他們還有針對性地舉辦了薩克斯、大號、美聲、水兵舞等小眾培訓班,兩相結合滿足不同群眾的需求。
經過培訓,廣大群眾的水平提高了,想要一展身手的願望愈發強烈。
7月初,牡丹江寧安市舉辦了一次大型攝影展,展出近百幅當地攝影愛好者走遍寧安的山山水水拍攝的作品。很多市民通過這些精美的照片,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家鄉。此外,借助鶴崗市的小串節、肇東市的小餅節、齊齊哈爾市的烤肉節等文化活動推出的非遺展、國畫展、漫畫展等展覽,以及民樂演奏、情景劇表演、音樂劇展演等演出,都營造出了濃郁的藝術氛圍,為廣大文藝愛好者搭建了展示的舞台。
今年,哈爾濱市賓縣文化館在該縣長壽國家森林公園舉辦了一場夏季“村晚”,118名演員表演了大鼓演奏《歡騰》、歌伴舞《咱們村裡有村晚》、情景劇《小賣部的故事》等節目,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的關注。現場有人詢問:“這些演員從哪請來的?”賓縣賓西鎮裕民村村民蘭海邊自豪地回答:“我們都是附近的村民。”
為推動群眾文化建設向高向強發展,黑龍江打造出“省—市—縣—鄉—村”五級群文品牌,每年開展展覽、展演、展銷、體驗等活動兩萬多場,參與群眾百萬人次。如哈爾濱市木蘭縣吉興鄉的農民春晚、農民青年歌手大賽、鄉村冰雪文化節等文化品牌,培育時間達10年以上,每年吸引該鄉10個行政村的5000多名村民參與其中,每年開展文化活動上百場,成為遠近聞名的文藝之鄉。(張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