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哈爾濱到鹽城旅游,第一站就參觀了新四軍紀念館,作為一個中國人,不能忘記革命先輩的犧牲和努力!”“紀念館生動再現了新四軍戰斗和生活場景,感受到了那段歷史的震撼。”在江蘇省鹽城市的新四軍紀念館的留言簿上,觀眾一條條真摯的留言,表達著對革命先輩的敬仰之情。
作為全國唯一全面反映新四軍歷史的綜合性紀念館,近年來,新四軍紀念館積極打造全國新四軍歷史文化收藏保護、研究利用和展示教育中心。
步入新四軍紀念館序廳,首先映入眼帘的《鐵軍忠魂》主題雕塑,展現了多名新四軍指戰員浴血奮戰、勇猛向前的場景。從這座雕塑出發,記者跟隨新四軍紀念館講解員宋鈺的步伐,聆聽新四軍馳騁江淮河漢、浴血華中敵後的光輝歷史。
行至紀念館第四展廳,展櫃內一件淡雅的素色旗袍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宋鈺介紹,這件旗袍的主人是新四軍戰士王海紋,面對日寇包圍,她寧死不屈,壯烈犧牲。1986年,王海紋烈士的姐姐將王海紋穿過的旗袍等捐獻給新四軍紀念館。
新四軍紀念館藏有文物、史料等1.8萬余件(套),為了講好這些文物、史料背後的故事,紀念館精心打造了《鐵軍忠魂—新四軍歷史陳列》基本陳列展,將這段歷史系統呈現。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館圍繞這一主題,策劃了年度重點展覽《勝利屬於人民—新四軍抗戰專題展》以及新四軍木刻展覽、書法展覽、英模人物展覽、革命優良作風展覽和根據地法制展覽等多個主題展覽,從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生動講述了鐵軍故事。
新四軍紀念館副館長朱卓介紹,現在來紀念館參觀的群體越來越年輕,為了讓不同年齡段的觀眾都能深刻感悟到“鐵軍忠魂”,紀念館針對不同群體,提供多種講解方式和多套講解詞,並成立了“小鐵釘”志願講解服務隊,豐富講解員隊伍。同時,紀念館還根據中小學生的身高、視角,設置合理的展品位置和參觀路線,提升他們的觀展體驗。
目前,成立於2019年的“小鐵釘”志願講解服務隊已經吸引了600名志願者注冊,讓同齡人給同齡人講述紅色故事,收獲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彭雪楓德才兼備、智勇雙全,他創建的騎兵團、《拂曉報》和拂曉劇團,被人們稱為彭師長的三件寶。你們看,這個展櫃裡就是第四師騎兵團使用過的馬嚼子、馬磴子。”今年讀小學四年級的吉柯君去年成為一名“小鐵釘”,他說:“給觀眾講解紅色故事讓我很自豪,自己也對新四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為切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紀念館於今年7月1日至8月31日延長開放1小時。暑期,紀念館還聯合鹽城市文明辦推出3條研學線路,串聯市內紅色資源,引導青少年從紀念館走向鹽城全域感悟紅色文化。
“我們堅持館內館外同步發力,與公眾共同傳承接續,讓紅色火炬永不熄滅。今年以來,紀念館結合傳統節日舉辦特色研學活動30場﹔策劃推出詩詞研學、音樂藝術思政課等社教活動13場﹔開展主題宣講50場。”朱卓介紹,今年年底前,紀念館還將完成數字化展陳整體提升,為觀眾帶來更沉浸式的參觀體驗。(邰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