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內蒙古
內蒙古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探索獨具北疆文化特色的全民閱讀路徑
發布時間:2025-04-29 10:30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04-29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以“書香通遼﹒悅來閱好”為引領,將全民閱讀作為文化惠民的核心工程,通過機制創新、場景營造、品牌培育、資源整合,探索出一條獨具北疆文化特色的全民閱讀新路徑,讓閱讀成為城市的精神基因,讓書香成為百姓的生活底色。
  不斷豐富“閱讀+”內容
  通遼市依托豐富的文化教育資源,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策劃實施面向未成年人、輻射所有家庭的“‘閱’見未來——北疆文化解碼計劃”,通過“內容供給—場景再造—技術賦能—機制創新”四位一體推進,開展多元閱讀活動,實現文化傳承與閱讀推廣的深度融合。
  為培養青少年讀書習慣,通遼市有針對性地開展“閱讀+研學”活動,將閱讀與城市文化探訪相結合,精心打造50多處點位,同步規劃“西遼河文化探源之旅”“紅色文化之旅”等6條主題線路,組織讀者參觀文物遺存、紅色遺址,聆聽革命故事、閱讀相關書籍。近3年來,累計開展相關活動200多場次,遍布9個旗縣市區,覆蓋青少年3萬余人次。
  面對多元閱讀需求,通遼市還舉辦“閱讀+戲劇”活動,累計將75部經典文學作品改編成課本劇等形式,組織1000余名讀者參與劇本朗讀、角色扮演等﹔推出“閱讀+詩詞”活動,舉辦“中華詩詞大會”15場,邀市民賞中華詩詞、品生活之美。“閱讀+文創”“閱讀+科技”“閱讀+法治”……通遼市正不斷豐富“閱讀+”內容,持續激發市民閱讀興趣。
  從政府工程到全民自覺
  通遼市充分發揮全民閱讀“指揮棒”作用,發布實施《推進“書香通遼”建設兩年行動計劃(2024—2025年)》,整體謀劃完善全市公共閱讀設施布局,不斷探索多形式的全民閱讀服務供給模式,形成資源共享、各級聯動、全員參與的全民閱讀工作格局。
  構建“1個市級中心館+8個縣級總館+384個分館”三級圖書館網絡,並通過並網聯建,形成以場所設施、網上借閱、數字分館為服務陣地的“三元”服務格局。推動草原書屋效能提升,投入專項資金2000萬元,完成全市2270個草原書屋圖書更新27.24萬冊﹔按照“書隨人走”原則,優化調整書屋資源,並採取圖書漂流等形式,為學生群體打造草原書屋“中心書房”167個,補充更新圖書4.45萬冊,漂流圖書4.27萬冊,實現全市鄉鎮中心小學全覆蓋。
  2024年,通遼市探索構建“四書”閱讀推廣服務體系,實現全民閱讀從政府工程到全民自覺的跨越。全市180家單位和閱讀組織聯合組建“科爾沁書蟲聯盟”,共享資源﹔實施閱讀推廣人才“十百千”計劃,構建通遼閱讀人才體系﹔做優“科爾沁書評”品牌,構建起全民閱讀的“思想坐標系”﹔培育“科爾沁書童”,向城鄉留守兒童派送1000余個“課後閱讀小書包”﹔300余場家庭閱讀指導課走進社區,搭建親子溝通橋梁……如今的通遼,全民閱讀的“底座”越來越穩固。
  立體打造全民閱讀品牌
  自2024年開始,通遼市圍繞四季,對照“育”“品”“薦”“蘊”四字設計活動主題,以時間為軸、空間為緯,立體打造全民閱讀品牌良性生態圈。
  結合“書香四季”活動,持續豐富“書香通遼﹒悅來閱好”文化品牌內涵,在各地形成“一地一特色”品牌矩陣。通遼市圖書館創新打造“先鋒引領 書香通遼”特殊群體閱讀品牌,引領和助力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服刑人員等特殊群體踏上閱讀之路﹔成立“相與析”書友會,為透析患者搭建互助平台,用書香傳遞信念,以文化賦能生命。科爾沁區圖書館實施“同讀一本書——習近平經典著作接力誦讀”項目,7年來累計帶動457家單位3125人次參與其中。霍林郭勒市第一小學的“六年讀百部書行動計劃”14年如一日,培育學生養成終身閱讀習慣﹔開發區富力小學實施“讓每一本書真正被閱讀”項目,通過古詩詞誦讀、親子閱讀分享會等,多管齊下打造家校閱讀生態。奈曼旗不斷擴大“奈曼晚八點”全民閱讀活動的覆蓋面,年均策劃、組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學、經典書籍推介、本土作家分享等主題閱讀活動150多場次。
  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以來,全市累計開展全民閱讀活動7000多場次,參與人數近200萬人次。(辛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