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2024年10月27日,2024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暨寧夏回族自治區非遺工坊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培訓班在寧夏大學開班。此次培訓為期30天,來自全區的40名非遺工坊負責人代表及相關從業人員參加培訓。
此次培訓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指示精神,提升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水平,壯大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創新發展能力的優秀傳承隊伍,推動全區非遺工坊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此次培訓班邀請了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林繼富,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苑利,天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馬知遙等國內非遺專家及區內北方民族大學、寧夏社會科學院、寧夏大學的學者現場授課。通過專題講座、實踐教學、交流創作等形式,使學員們通過系統學習傳統技藝、傳統美術相關知識,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最新研究理論成果,深入探討交流非遺品牌打造與營銷策略、非遺應用新媒體傳播技巧、非遺保護傳承與旅游融合發展等先進經驗,設計制作非遺創意和研發新產品,推出一批優秀非遺作品,有效提升學員創新能力。
本次培訓班,學員們拓眼界、增學養、強基礎,不斷提高專業技術能力,提升文化自信。通過此次培訓進一步提升了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水平,推動全區非遺保護工作邁上新台階。
據了解,近年來,全區非遺保護工作扎實有序推進,系統性保護傳承弘揚成果顯著。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達到5667項﹔“花兒”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8個項目列入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名錄,其中4個項目入選首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289個項目列入自治區級代表性項目名錄﹔認定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22名、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376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2個、國家非遺傳承人研培計劃培訓參與院校3所(2023年增加1所,寧夏大學)﹔設立5個自治區級文化生態保護區,認定非遺工坊109個﹔建立自治區非遺保護傳承基地141個。
上一篇: 寧夏開展非遺工坊文旅融合培訓 |
下一篇: “神奇寧夏”赴香港攬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