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寧夏
寧夏
打好三張文化牌 寧夏旅游迸活力
發布時間:2025-04-08 10:37 來源:中國旅游新聞網 編輯:李曉霞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新聞網 2025-04-08

  保護利用引黃古灌區遺產,打造“黃河金岸”景觀大道,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近年來,寧夏堅持文化引領,深入推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積極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內涵,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打好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黃河文化、長城文化三張牌,推動旅游業創新創造活力持續迸發。

  

  

  沙湖旅游景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 供圖

  活用世遺資源

  2017年10月,寧夏引黃古灌區正式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這是中國黃河流域主干道上的第一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寧夏引黃古灌區是中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灌區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近年來,地處寧夏引黃古灌區中心位置的吳忠市,充分發揮這一世界級“金名片”優勢,深入挖掘傳承千年的歷史文化資源,先後打造了牛家坊民俗文化旅游區、“漢唐古渠第一村”韋橋村、白寺灘村民俗村、牛家坊村吳吃堡城,與轄區的黃河壇景區、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游區、青銅峽青秀園休閑森林公園、鴿子山遺址等文化旅游資源連點成面,成為寧夏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全域旅游的典范。

  “我已經連續3年參加寧夏黃河金岸(吳忠)馬拉鬆比賽。這次我還帶著7位親友來到吳忠,就是讓大家和我一起體驗寧夏引黃古灌區文化、美景和美食。”馬拉鬆愛好者陳少雄說。

  在寧夏引黃古灌區中心連續舉辦10年的寧夏黃河金岸(吳忠)馬拉鬆活動,每年吸引游客超200萬人次。

  雪地摩托風馳電掣,雪圈滑道驚險刺激……2024年12月,吳忠市冬季冰雪旅游系列活動在國家5A級旅游景區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游區舉辦。冰雪旅游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核心區注入新的活力。

  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游區市場營銷部部長周海虹說:“景區依托寧夏引黃古灌區深厚的文化資源,創新開發黃河感恩、長峽漂流、古今水工等五大文化旅游產品,推出引黃灌溉研學游、十裡長峽體驗游等旅游精品線路,吸引著中外游客。”

  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資源開發處處長王光華表示,下一步,寧夏將圍繞引黃古灌區這一“金名片”,加快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項目實施,建設星空露營、特色民宿、葡萄酒旅游基地,打造寧夏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扮靚黃河兩岸

  黃河流經寧夏約397公裡,孕育出美麗的塞上江南風光,積澱了深厚而獨具魅力的黃河文化。

  春節過後,地處黃河之畔與騰格裡沙漠邊緣的中衛市沙坡頭旅游景區,迎來一批批來自全國各地的客人。

  “吹上一口氣,綁成一排排,漂它幾十年,賽過活神仙。”在景區沙坡頭羊皮筏子工藝展示區,許多游客駐足了解羊皮筏子制作工藝。

  港中旅(寧夏)沙坡頭旅游景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韓忠勝介紹,羊皮筏子有著千年的歷史,是黃河文化的重要元素。景區將乘坐羊皮筏子開發成旅游項目,成為人們了解黃河文化的重要載體。在沙坡頭景區,體驗羊皮筏子漂流黃河,聽筏工吼一曲黃河民歌,已經成為游客的熱門打卡項目。

  “寧夏‘黃河金岸’景觀大道已經成為寧夏自駕旅游的一張名片。2024年,我們接待了50多個來自全國各地的自駕旅游團。”寧夏鐵道國際旅行社工作人員宋霄說,“黃河金岸”景觀大道串起了寧夏的多個知名景區,再加上黃河沿岸的農家樂、特色民宿、自駕營地,為游客提供了豐富選擇和極大便利。

  2024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策劃實施的非遺巡講(展演)活動,先後走進中衛市、固原市、吳忠市、銀川市、石嘴山市,讓人們全方位感受黃河文化和寧夏非遺的非凡魅力。

  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科技教育處處長王彥庚表示,寧夏不斷挖掘開發黃河沿線旅游資源,完善配套402公裡“黃河金岸”景觀大道旅游設施,推出6條沿黃河旅游精品線路,黃河文化正不斷為寧夏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傳承長城文化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1月1日,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共同在六盤山紅軍長征旅游區,迎接2025年第一縷陽光。在六盤山紅軍長征旅游區,講解員帶領游客吟誦毛澤東詩詞《清平樂﹒六盤山》,“不到長城非好漢”也成為宣傳寧夏長城文化旅游的特色名片。

  寧夏是中國現存長城遺跡較多的省區之一,戰國、秦、漢、隋、明等朝代都曾在此修筑過長城。寧夏迄今可見長城總長度達1038公裡,烽燧、墩台、城障、關隘、城堡等長城防御體系中的單體建筑設施有1225座。

  在鹽池縣的長城遺址遺跡,游客可探秘長城文化、觀金色胡楊林、住鄉村特色民宿、品鹽池灘羊肉,現已形成寧夏的熱門旅游線路。

  鹽池縣文化旅游廣電局局長李月新介紹,鹽池先後投入5.5億元,統籌推進轄區長城遺址遺跡“保護傳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五大工程,推動長城徒步、星空露營、古城夜游、影視基地、生態牧場新業態培育,打造“長城+古城+村落+草原+生態牧場”長城文化旅游觀光帶。全縣已有3個村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鹽池縣花馬池城、寧夏長城博物館入選長城主題國家級旅游線路。

  不僅如此,寧夏各地也紛紛將長城文化和旅游發展作為重點工作來抓。銀川市依托賀蘭山下的長城遺址,建設特色民宿集群,推出低空文化生態旅游線路﹔固原市將長城文化、長征文化、生態文化融合,吸引游客體驗“紅、古、綠”特色旅游線路﹔吳忠市圍繞長城遺址公園推出的3條長城文化+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美食特色旅游線路,成為不受季節影響的四季旅游線路。

  近年來,寧夏推出長城軍事防御、沿線自駕運動等6條主題線路,開發東部長城自駕車旅游精品帶、賀蘭山東麓文化旅游精品廊道等特色旅游產品,打造長城沿線興武營村、長城村、龍泉村、黃羊古落、南長灘村等一批特色典型鄉村旅游點,在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賡續中華文脈。

  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寧夏將進一步挖掘引黃古灌區、黃河、長城三大文化資源,創新開發星空旅游、低空旅游、葡萄酒旅游等新業態,不斷為文旅深度融合、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