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寧夏
寧夏
齊聚“星星故鄉” 共繪發展藍圖
發布時間:2025-08-19 10:20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5-08-19
  銀河傾瀉,沙海為席﹔蒼穹作幕,繁星璀璨。8月12日至14日,由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中國旅游報社、中衛市政府聯合主辦,北京天文館支持的2025星空旅游高質量發展交流活動暨寧夏星空旅游大會在中衛市沙坡頭旅游景區舉辦。百余位行業代表、專家學者與“追星人”同赴大漠,以星空為媒、以產業為核,在“星星故鄉”的蒼穹之下,共繪星空旅游高質量發展藍圖。
  點贊“星星故鄉”名不虛傳
  世界上能夠看星星的地方很多,卻不是每個地方都能被稱作“星星故鄉”。寧夏的底氣,來自年均近300天晴好天氣、大氣通透度高、四季皆可觀星的“天時”,來自光污染等級低、沙漠等區域具備極好暗夜條件的“地利”,更來自星空與黃河、長城、葡萄酒、西夏陵等特色資源交織、形成“大漠星河”“葡萄園觀星”等“人文之特”,以及自治區黨委、政府立足獨特星空資源優勢、全力構建星空旅游全產業鏈的“政策之力”。
  在寧夏的沙漠看星星是種什麼樣的體驗?8月12日晚,眾多天文愛好者及游客齊聚在沙坡頭旅游景區的“觀星谷”,跟隨專業觀星導師一起仰望夜空,辨認點點繁星。
  “不用懷疑,這裡淡淡的一條像雲霧的東西就是銀河。在沙坡頭,肉眼可見銀河絕非虛言。”寧夏旅游協會星空旅行分會常務副會長劉普順一邊講解,一邊引導大家辨認星星,“順著銀河往上看,就是夏季星空的主角——牛郎星和織女星。”
  “看到了,真的是銀河”“織女星好亮啊”……游客們仰頭觀星,驚嘆聲此起彼伏。來自山西的游客畢子雯舉著手機,將鏡頭牢牢鎖定星空。“在城市裡拍星空要長曝光疊加,這裡用手機就能拍出星軌,這種‘零門檻’的觀星體驗太難得了。”
  從“看沙”到“看星”,從“過客”到“住客”,近年來,寧夏積極打造“星星故鄉”文旅品牌,向日月星辰要流量,將夜間沙漠打造成“流量富礦”,不僅把游客留在了夜間的沙漠,更通過“星空+”融合業態,帶動了住宿、研學、攝影、文創等產業鏈延伸,開發出住星星酒店、品星空晚餐、看星空演藝、聽星空講座、賞大漠星河、追星空攝影等星空旅游深度體驗系列產品。
  “星空旅游不僅是一種新興旅游業態,更是旅游消費升級的重要引擎。”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武裕國介紹,寧夏還將開發沉浸式觀星項目、推動“數字星空”與實景旅游結合,為每一位熱愛星空旅游的“追星者”提供“有主題、有內容、有體驗、有回憶”的星空之旅。
  感受沙漠旅游提質升級
  “60多年前,這裡還是‘天上不見鳥,地上不長草’﹔如今,這片不毛之地已蛻變成‘翡翠綠洲’。”沙坡頭旅游景區導游王海芳指著不遠處連綿的麥草方格沙障,語氣中滿是自豪。
  多年來,寧夏探索出以麥草方格為主的“五帶一體”治沙體系,鎖住了流動沙丘,更將生態治理成果轉化為旅游資源。
  從“治沙”到“用沙”,中衛在廣袤沙海中探索打造“國際沙漠旅游目的地”。滑沙起點處,等待體驗的游客排成長龍﹔沙漠市集裡,手工藝品攤位前摩肩接踵……高溫烈日沒能阻擋游客們進入沙坡頭旅游景區的熱情。來自山東的游客田先生告訴記者,他們一家打算在沙坡頭待3天,白天玩沙,夜晚觀星。“在這裡可以觀賞到沙漠、戈壁等多重地貌,孩子來了之後對王維的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理解更深刻了。回去得跟親戚朋友好好說說,寧夏這地方,值得專門來一趟!”
  “我們從成都過來,想來這裡感受下不一樣的西北民俗風情。”8月13日,距離沙坡頭旅游景區僅3公裡的鳴鐘村裡,游客楊詩涵正帶著兒子在“星空在野”民宿內用餐。“一周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帶著孩子在沙漠露營、玩沙漠項目、看星星、摘枸杞、玩賽馬……這趟寧夏之旅,遠比我們想象中的要豐富。”
  隨著沙坡頭旅游景區的輻射效應不斷擴大,周邊村庄也在核心景區的帶動下吃上了“旅游飯”。如今,沙坡頭旅游景區周邊3公裡范圍內的沙坡頭村、鳴鐘村、鳴沙村三村合作共建了沙坡鳴鐘生態民俗文化旅游區,依托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盤活廢棄校舍、閑置農房等資源,開發了星空民宿、萌寵樂園、特色商貿街區等業態,創新打造了“產業發展+鄉村旅游+田園社區”融合示范區,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共話星空旅游發展路徑
  2025星空旅游高質量發展交流活動暨寧夏星空旅游大會期間,主辦方還聚焦推動星空旅游高質量發展主題,舉辦了星空旅游產業發展交流對話活動,組織全國各地文旅部門代表、專家學者及星空旅游相關從業者交流星空旅游發展經驗,共話星空旅游發展路徑。
  “星空旅游要想走得遠,各地需要立足自身資源稟賦,打造差異化產品,增強體驗感與互動感,貼近不同群體消費需求。”在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長孫若風看來,高原地區可依托高海拔、低光污染等優勢,建設星空觀測地﹔歷史文化名城可結合本地星空傳說與古跡,開發“星空+人文”體驗線路﹔濱海城市可打造“星海共舞”的獨特景觀,讓地域特色成為星空旅游的核心競爭力。
  “標准化建設也很重要。從觀星設備的配備到導游的專業講解,都需要有規范可循,這樣才能提升游客的體驗感。”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蔡紅說。她還建議將“星星故鄉”發展案例納入中小學教材、增加與星空相關的博物館資源、制定完善星空旅游產業相關標准等,為游客提供優質觀星體驗,促進星空旅游可持續發展。
  在中旅(寧夏)沙坡頭旅游景區有限公司酒店分公司運營總監吳佔軍看來,星空旅游不僅是一門生意,更是一份責任——“守護人類共同的精神家園,傳承文明與科學的火種”。“星空旅游的高質量發展絕非簡單的‘觀星住宿’,而是要以系統性頂層設計為引領,打造兼具科學價值、文化厚度與生態可持續性的產品矩陣。我們將與賀蘭山、六盤山等其他星空資源地聯動推廣,形成全域星空旅游矩陣。”
  遼寧省本溪市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胡永莉說:“看到寧夏蓬勃發展的星空旅游產業,我們深感震撼,收獲巨大。希望未來能與寧夏在聯合舉辦星空大會等主題活動、打造跨區域星空主題線路、促進客源市場互換等方面開展更深入的合作,共享機遇、共謀發展。”(夏冬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