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上海文化廣場外景
國際音樂劇明星聯袂演出《極致百老匯》
中國文化報記者隗瑞艷報道:歷經5年重建後正式運營的上海文化廣場,9月23日至10月9日推出了為開幕而定制的經典音樂劇集錦音樂會《極致百老匯》,連演20場、觀眾人數28194人,取得了良好市場效果,讓其運營團隊稍稍鬆了一口氣。上海文化廣場有著80多年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後曾成為上海最大的室內集會、演出和股票、鮮花市場,現在又是世界上最大、最深、座位最多的地下劇場。毋庸置疑的地標性文化演出場所,對管理和運營的人員來說,意味著更大的挑戰和壓力,怎樣的項目內容才能與之匹配形成品牌效應?從重建之初就定位於孵化並構建音樂劇產業發展平台的上海文化廣場,運營後將有哪些打算?對此,記者進行了相關採訪。
中外聯合制作開幕演出
10月8日,記者看到夜晚中的上海文化廣場,猶如一隻舒展巨翅的鳳凰,棲息在佔地5萬多平方米的開闊草坪上。在鬧市中,有這樣的疏朗景致,十分難得。步入文化廣場大門,走在一條長120米的“金光大道”上,兩側綠意盎然,令人頓生愜意。
劇場內的設計和裝潢簡約、現代,營造出一種時尚的雅致情調。這與音樂劇專業劇場的定位相呼應,體現出設計者獨具匠心的空間藝術追求。
當晚是《極致百老匯》的第19場演出,全場基本滿座。舞台上,當紅百老匯音樂劇《女巫》中女巫的扮演者伊登﹒埃斯皮諾薩、《劇院魅影》中魅影的扮演者布拉德﹒裡特爾、主演《悲慘世界》的硬派小生凱文﹒科恩和倫敦西區當紅女主唱莉婭﹒瓊斯4位國際音樂劇明星,聯袂主演了30余首經典音樂劇唱段,包括《回憶》、《生生不息》、《勝者為王》等音樂劇愛好者耳熟能詳的知名曲目。
4位主演在30余名中外群舞演員的伴唱下,撐起了《極致百老匯》的場子,令觀眾感受了百老匯和倫敦西區一線演員的實力,可謂盡享耳福。為讓演出好看,舞美設計也很講究,舞台布景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設計,制作是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服裝與部分道具則在澳大利亞設計與制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舞台設計改變了以往演唱者和樂隊分離的慣例,而是將兩者融為一體,演員可以在樂隊中穿梭。承載演奏員和演員的平台可以前後移動,既可填滿舞台,也可以讓舞台放空,呈現出新穎的舞台面貌。
上海文化廣場總經理張潔說,為了這次開幕演出,運營團隊頗費心思,原計劃引進經典音樂劇《歡樂滿人間》,因種種原因不得不放棄,最後選擇了音樂劇集錦音樂會的形式。因為這種形式可塑性強,版權也容易商談,具備中外聯合制作的可能——如果能夠推出文化廣場擁有一定版權的演出項目,不失為上乘的選擇,於是上海文化廣場劇院管理有限公司聯合GWB娛樂有限公司共同制作了《極致百老匯》。
陸續引進國外音樂劇
《極致百老匯》的首輪演出剛剛結束,上海文化廣場的運營團隊又馬不停蹄地加緊了下一個重要劇目——法國經典音樂劇《巴黎聖母院》的引進工作。該劇准備12月在上海文化廣場演出,也是文化廣場音樂劇開幕系列三大項目之一。據介紹,開幕系列三大項目包括《極致百老匯》、《巴黎聖母院》和《媽媽咪呀!》(中文版)。
“開幕大戲《極致百老匯》將成為上海文化廣場的保留劇目,每年秋季都會以新的面目登場,同時還將作為第一個自主制作品牌輸送到國內各大劇場去演出。”張潔透露,上海文化廣場還將陸續引進多部高質量、好口碑的國外音樂劇,明後年的節目規劃經過了近半年的反復商議,也有近10部大型經典音樂劇可供候選,音樂劇《歡樂滿人間》延至明年,已進入檔期和報價的談判階段。目前規劃中最長遠的音樂劇引進項目《澤西男孩》已安排到了2014年6月,幾部原創音樂劇也已納入視野,正在合作意向交流中。
60%的演出將是音樂劇
“今後文化廣場60%的演出將是音樂劇,租場項目也會優先考慮舞台劇作品。”張潔用量化數字詮釋了文化廣場將以音樂劇為核心藝術產品,而以時尚跨界類舞台藝術產品為輔。
以音樂劇為主業的劇場,在全國並不多見,也無成功范例。北京有幾家劇場曾經或正在致力於音樂劇的主業定位,但還沒有形成市場影響,更談不上品牌效應。上海文化廣場的音樂劇專業劇場定位,也受到了一些業內人士的質疑:是否有足夠的音樂劇內容可演,觀眾數量能否讓擁有2011個座位的劇場不落寞?
對此,張潔說,音樂劇市場的潛在需求是相當大的,上海大劇院連續10年都在暑期檔推出一部音樂劇,無形之中培養了一批音樂劇的受眾群,但作為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綜合性劇院,顯然無法繼續滿足音樂劇市場的擴張。建設一個音樂劇專業劇場,是這座城市文化發展的必然需求。上海文化廣場將堅持引進、吸收、原創的方針,孵化音樂劇原創表演,開發音樂劇產業鏈,建成音樂劇展演中心、音樂劇交流普及中心和音樂劇制作中心,放眼世界,立足上海,輻射全國,發展音樂劇產業。
開創劇院管理新模式
據了解,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上海精文投資有限公司和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5000萬元,成立了上海文化廣場劇院管理有限公司,負責文化廣場劇院的日常營運,並在董事會領導下按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運行。此舉充分整合利用滬上文化產業的項目資源、經營資源、傳播資源,優勢互補、形成合力,開創了劇院管理嶄新模式。
按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運行,產品又鎖定在有品質的音樂劇及舞台劇項目,這是否意味著上海文化廣場的演出票價也隨著提高呢?因為票價問題牽涉到運營成本,也關乎買票觀眾的多少。
張潔表示,未來上海文化廣場將成為集專業運營、社會參與於一體的公益性綜合類現代表演藝術場所,其大門是向所有人敞開的,無論是社會精英還是普通百姓都能在這裡各取所需,票價也會照顧到絕大部分的消費群體。此次《極致百老匯》的票價就細分了12檔,從低檔的60元、80元到高檔的880元、1280元,票價差距達20倍。實踐證明,這種建立在現實基礎之上的“兩極化”定價原則被觀眾所認可。文化廣場在試運營時曾做過市場調研,如針對年輕群體的消費能力調查結果顯示:看一場話劇的人均期望消費是100元,看一場電影是60元,單次約會含晚餐及交通費總花費上限是500元。通過這些統計數據,《極致百老匯》的平均票價被定為285元。
“我們希望文化廣場是一個藝術洗禮的地方,在這裡大家都能享受藝術。”張潔說。
上一篇: 台灣朱宗慶打擊樂團音樂會在滬成功舉辦 |
下一篇: 上海浦東藝術節精彩紛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