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距離演出開場還早,山西晉城大劇院前的廣場階梯上早已擠滿了人。孩子在台階上追逐嬉戲,年輕人坐在一起閑聊,老人搖著蒲扇靜候夜色降臨。
自6月下旬以來,上黨梆子精品劇目展演、消夏文藝晚會、全民廣場舞展演等活動一場接一場,這個承載著市民消夏休閑期望的小廣場,每次演出都能吸引上萬名觀眾前來捧場。
“劇場內的惠民演出座位有限,常常一票難求。今年,我們把展演從室內移到露天廣場,突破空間限制,實現了公共文化服務與群眾生活零距離。”晉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藝術科科長張巍說。
廣場不大,演出時,45級台階和3個平台都密密麻麻坐滿了觀眾,場面十分震撼。來晚的市民會自帶小馬扎,從舞台前一直排到綠化帶,就連隻能看到舞台一角的柵欄縫隙都站滿了踮腳張望的人。
最早演出的是持續5天9場的“薪火相傳——上黨梆子精品(經典)劇目展演”,每場演出線下觀眾能超過1萬人,線上也有3000余人。連老戲迷都感慨,今年夏天惠民演出的熱鬧勁勝過以往。
進入7月,由晉城市歌舞劇院打造的“晉善 晉美 晉城”消夏晚會再次點燃了這座城市的文化熱情。“露天演出面臨許多挑戰,天氣的不確定性也讓人擔憂,舞美效果更是關鍵。”晉城市歌舞劇院團長邢佳說,演出期間,100余名演職人員全團出動,從台前到舞美、視頻、舞台設計制作,再到後勤保障,一切都按照劇場演出的高標准進行。
這些年,晉城市歌舞劇院緊扣時代主題、深挖本土文化根脈,創作了大型舞蹈史詩《靈山聖棋》、情景音樂劇《大道無垠》、實景劇《古堡古堡》等作品。如今,這些曾在劇場售票演出的節目免費呈現給觀眾,雖然無形中提高了演出成本,但邢佳覺得,應當為觀眾打破那道“無形的牆”,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深度體驗晉城文化的魅力。
此次惠民演出,不同院團的節目設置各有特色。晉城市歌舞劇院以創新的節目吸引了許多年輕觀眾﹔上黨梆子展演則主打經典,《秦香蓮》《雁門關》《法門寺》等深受百姓喜愛的劇目體現了戲曲藝術的薪火相傳。
精彩的演出也造就了一段段舞台佳話,構成這場盛夏難忘的文化記憶。
“有不少觀眾找到我們,說沒來得及看到《二十八星宿》這個舞蹈,我們也立即決定在第二天加演。”邢佳說。邢佳的手機上有一條晉城市西大街社區居民王保紅發來的感謝短信。在一次演出結束後,王保紅找到工作人員,提出希望普通市民也能站上舞台展示自己的心願。經過劇院綜合考量,第二天,王保紅就上台演唱了一首《咱老百姓》。
巨大的演出人流量還吸引了不少商販前來擺攤,現場彷佛一個熱鬧的集市。一位臉部彩繪攤主透露,自己正是被活動人氣吸引而來,在演出帶動下,兩三個小時就收入200多元。
繼上黨梆子展演、消夏晚會之後,前不久,2025年全民廣場舞展演也在這裡舉行,21支舞蹈團隊700余名舞者,帶領市民再次開啟一場酣暢淋漓的舞蹈盛宴。活動同時設置互動環節,現場舞蹈教學引發全民跟跳狂歡。
近年來,晉城市扎實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構建特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2024年開展線上線下活動1.8萬余場,惠及群眾超3000萬人次。“今年的露天廣場演出是一次創新的文化惠民實踐,未來我們會進一步總結成功經驗,不斷豐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張巍說。(朱萌)
上一篇: |
下一篇: 探訪太行深處的“人民軍工搖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