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陝西
陝西
陝西富平:文旅賦能 “甜蜜產業”升級
發布時間:2025-01-13 09:10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周祎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01-13

  有著1200多年樹齡的柿子樹,你見過嗎?對於許多走進“柿子之鄉”——陝西渭南富平縣的游客來說,這棵位於該縣曹村鎮的“柿壽星”是不容錯過的重要景觀之一。樹上祈福的彩帶與滿枝紅柿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溫馨而美好的畫面。在富平,沉甸甸的柿子挂滿枝頭,還變成柿餅,變成鄉村旅游的旗幟以及特色文旅產品,助力“甜蜜產業”多元化發展。

  傳承技藝做好富農產業 

  “冬來柿餅香,白霜映金黃。”在富平縣,冬季是柿餅的豐收季節,一排排金黃的柿餅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映襯著農戶滿心的喜悅。在富平縣洋陽柿餅專業合作社的柿餅展廳內,各種禮盒包裝的柿餅琳琅滿目,吸引著來自各地的消費者。2013年,富平柿餅制作技藝入選陝西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類名錄。

  洋陽柿餅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鄭耀文,也是柿餅制作技藝的渭南市級傳承人。“2008年,我成立了柿餅專業合作社,希望能將傳統技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進行柿餅的標准化生產。”鄭耀文說,“現代化的加工設備引入後,不僅縮短了柿餅的制作周期,還提升了柿餅的口感和品質。”

  如今,在推進柿子產業鏈發展過程中,“富平柿餅”的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品牌價值已達32.77億元。此外,富平縣結合柿子產業優勢,深挖柿子文化底蘊,持續擦亮柿子文化品牌,開發出柿子干、柿仁派等深受市場青睞的特色產品30余款。

  “以柿子產業為支柱,富平形成了集農業研學、文化體驗、休閑觀光於一體的產業集群,年接待游客50萬人次,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富平縣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說。

  旅游賦能擴展“柿業”版圖 

  已經有了好“柿”的產業基礎,如何繼續推動文化旅游產業建設,做好產業融合的大“柿業”?中國柿博物館的建設和當地歷史文化遺存資源的加持,為做好“柿業”注入了文化靈魂。

  中國柿博物館位於唐順宗豐陵西南側,是一座關於柿子主題的博物館,擁有涵蓋古代文物、近現代文物、圖書古籍善本、藝術品等門類的藏品759件,通過圖片、文物、模型、標本、多媒體檢索五位一體的展陳方式,展示了柿子的栽培歷史、發展變遷、富平柿餅制作技藝等內容,成為游客了解柿子文化的重要場所。

  “我們鎮不僅柿子產業發展好,還有唐豐陵、賈島紀念館、中國柿博物館、千年柿壽星、金瓮山、月窟山等歷史文化遺存。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為發展旅游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曹村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李永強表示,曹村鎮在充分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價值的基礎上,實施了中國柿博物館、唐豐陵游客服務中心、賈島紀念館等提升改造項目,讓游客領略歷史和農業文化魅力。

  據悉,曹村鎮全面建成柿子非遺傳承館、柿壽星祈福廣場、賈島紀念館、鄉村大戲台等旅游設施,還以柿子為主題打造了採摘游、攝影游、單車游、登山游、祈福游等旅游形式,提升了柿子產業的附加值和吸引力。

  “將唐文化和柿文化資源相結合,富平推出集歷史文化遺跡、柿子產業景觀於一體的旅游線路,並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富平縣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燕宏藝介紹,游客可以參觀唐豐陵、賈島紀念館等歷史文化景點,在柿子博物館了解柿子的前世今生,還可以在柿子園內採摘,在柿壽星下祈福許願,欣賞漫山遍野的柿子樹和柿餅晾晒場景。

  產業融合做好大“柿業” 

  “柿子是我們世代傳承的家鄉記憶,柿文化已經融入群眾生活的各個方面。2025年春節期間,我要把‘柿柿如意’送給親朋好友,祝福大家歲歲平安。”近日,市民任先生正在忙著選購極具當地文化特色的年貨,而“富平好禮”已經是他這兩年的必選產品。

  “我們組織專業團隊甄選出優質柿餅、瓊鍋糖、羊奶片,配以柿蒂紋為核心、寓意吉祥如意的內外包裝,推出了‘好柿成雙’‘柿禮’‘柿柿如意’等新品好禮,在新春來臨之際投放市場。”富平縣灼華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有關工作人員介紹。

  近年來,富平縣不斷加大柿子旅游產品的開發力度,開發了以柿餅產品、石刻、陶藝等產品為主的“富平好禮”系列旅游產品,並積極參加文旅品牌宣傳推廣活動,助推“柿小染”“小柿人”“柿公主”等特色柿文化產品的銷售。與此同時,遴選柿子系列產品參加省、市旅游商品大賽,以野生柿樹為茶原料的富平君遷子茶從600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2024渭南市(首屆)旅游商品大賽銀獎。

  “2025年,我們將以文化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創建為契機,著力做好柿子文創產品研發推廣,進一步講好柿子文化故事,助推農文旅融合發展。”燕宏藝表示。(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