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天津
天津
天津博物館在哈薩克斯坦舉辦
“文明印記——中國古代工藝文物精華展”
發布時間:2025-10-24 09:34 來源: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10-24
  10月22日,天津博物館和哈薩克斯坦國家博物館執行承辦的“文明印記——中國古代工藝文物精華展”在哈薩克斯坦國家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作為國家文物局“文明橋梁計劃”首個海外落地項目,也是落實2025年上合組織峰會成果、鞏固拓展辦會效應、深化“一帶一路”人文交流的重要舉措。
  一是承續交流傳統,打造中哈文博“雙向奔赴”典范。本次展覽是津哈兩地文博合作的深度延續與升級。2024年9月,天津博物館曾成功引進哈薩克斯坦國家博物館“黃金武士與富饒草原”特展,185件/套草原文明文物不僅讓125萬中國觀眾領略到哈國歷史文化魅力,更通過116場專題講座、183場志願講解及數十場主題芭蕾、互動體驗活動,形成“展覽+活動”的立體傳播效應。同年年底,天津博物館與哈國博簽署合作備忘錄,為本次“回訪展”奠定堅實基礎。此次“文明印記”展以天津博物館藏為核心,集中呈現瓷器、雕刻、織繡工藝及津門非遺62件套,既是對兩國元首“加強人文交流、夯實民意基礎”共識的生動實踐,更成為上合組織國家間文化互信的鮮活縮影。
  二是依托國家級平台,打造文物出海精品示范。本次展覽以“精品化、國際化”為標准,不僅精選能代表中國古代工藝水平的文物,更以“由‘技’入‘道’”為策展思路,通過文物背後的技藝傳承與文化內涵,闡釋中華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千年追求,讓海外觀眾既能欣賞工藝之美,更能讀懂中華文明的精神內核。
  三是創新活動形式,實現“展覽+文旅”多維賦能。活動突破傳統展覽邊界,構建“文物展示+文化表演+文旅推廣”的多元傳播體系。開幕式現場,天津博物館講解員化身舞蹈演員,演繹中國傳統舞蹈《溪澗春雨》,將文物背後的文化意境以藝術形式呈現﹔後續還在展廳開展天津非遺展示,讓哈薩克斯坦觀眾近距離感受楊柳青年畫、泥人張等非遺技藝的獨特魅力﹔同時以“遇見天津,感受中國”為題同步推介中國及天津的文旅資源,將文物展覽與旅游推廣有機結合。
  四是立足城市定位,深化“一帶一路”人文合作。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與2025年上合組織峰會舉辦地,天津以本次展覽為契機,進一步強化與共建國家的文化聯結。哈薩克斯坦作為古絲綢之路重要樞紐,與天津在文化領域有著天然合作優勢,此次展覽不僅延續了兩地千年絲路交流佳話,更推動雙方構建起“館際合作+文旅聯動+民眾互動”的更廣維度人文交流格局。未來,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將繼續秉持“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理念,指導天津博物館深化與哈薩克斯坦國家博物館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博機構的合作,讓博物館成為文明互鑒的“會客廳”,讓文物成為跨文化交流的“介紹信”,為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天津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