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新疆
新疆
新疆喀什:絲路古韻 和諧樂章
發布時間:2024-09-24 09:56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4-09-24
  “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喀什,是領略大美新疆的一扇窗。日前,記者隨“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主題宣傳“天山南北唱新歌”集中採訪活動走進喀什,領略“絲路明珠”喀什的古今魅力,感受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幸福生活。
  文旅融合 古韻回響
  中秋節假期已經結束,但喀什的街頭依然游客如織。在市中心有一處尤為引人注目的景點——喀什古城。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喀什古城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這裡建筑風格獨特,融合了多民族建筑文化藝術,城內民宿及油畫、藥茶、花帽、古董等獨具特色的商鋪,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
  2009年至2015年,在黨中央、國務院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喀什通過實施喀什市老城區保護綜合治理工程,既解決了古城建筑抗震安全問題,又完整保護了古城生土建筑風貌,還完善了古城配套和旅游基礎設施。2015年7月20日,喀什古城景區獲評國家5A級旅游景區。
  曾居住在喀什古城的伊麗姆努爾﹒艾克巴爾在學習了旅游相關專業後,如今選擇在古城擔任一名講解員。她對每一位前來古城的游客都很熱情,“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愛上喀什!”
  她的願望正在變為現實。2024年央視春晚分會場落地喀什,讓全國觀眾領略到古城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越來越多的游客將旅行目的地定為喀什。近幾年,喀什古城不斷完善旅游業態布局,創新開展深度體驗游項目,帶動旅游增收。今年1月至5月,喀什古城景區接待游客462.8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9.10億元。
  喀什古城既是景區,也是當地維吾爾族等各族居民的居住生活區。景區的繁榮,為這裡的居民提供了更多就業和創業機會。在景區中賣石榴汁的小伙子沙依提﹒圖拉克就是受益者之一。“在旅游旺季,我單日收入能超過1000元。雖然忙碌,但我非常開心。”沙依提﹒圖拉克說。
  民族團結 其樂融融
  伴隨著周末清晨的陽光,喀什市東湖社區的廣場逐漸熱鬧起來,有在打太極拳的老人,有在打乒乓球的小學生,還有在滑梯上嬉戲的孩童……東湖社區居住著回族、塔吉克族、哈薩克族、蒙古族、維吾爾族、漢族6個民族的群眾,目前有2600戶6201人。經過多年精心打造,該社區已成為一個設施齊全、環境優美、居民生活幸福的理想社區。
  70多歲的丁阿姨已在東湖社區居住了20年,見證了社區改造和服務提升的過程。如今,她和鄰居們每天早晨到社區廣場上鍛煉,每周她還會到社區舞蹈室跳舞、到音樂教室練習非洲鼓。“社區提供了非常豐富的休閑選擇,貼心的服務讓我們更有歸屬感。”丁阿姨滿意地說。 
  為促進各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交融,東湖社區還開展了多項民族團結服務項目。社區的一面牆壁上挂滿了各類活動照片,生動展示了文化傳承、主題宣傳、民俗體驗和合唱演出等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記錄了各民族共同進步、和諧共生的美好瞬間。作為多民族群眾共同生活的空間,東湖社區通過創新治理模式,有力有效促進各族群眾和睦相處、共同發展。
  攜手共富 鄉村振興
  “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以此為指引,喀什不斷加強民族團結工作,扎實推進興邊富民行動。
  位於喀什地區疏勒縣的“蔬樂”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在山東濰坊郭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資運營和技術支持下,在短短3年間成為疏勒縣瓜菜產業的一顆閃耀之星。目前,該示范園實現穩定就業300余人,員工月收入均在3000元以上。該示范園還連續兩年舉辦“甜蜜生活 蔬樂萬家”疏勒縣瓜菜文化節,大力宣介疏勒蔬菜產業發展。
  在南疆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收獲玫瑰花、百合花,曾是眾人難以想象的事情,如今卻正成為現實。新疆百譽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志紅是山東青州人,近年來,她帶領團隊在英吉沙縣因地制宜發展設施農業,成功利用沙土栽培方式在戈壁溫室中種植玫瑰花。如今,200多個智能日光溫室大棚讓昔日戈壁熠熠生輝,大棚內玫瑰、郁金香、蝴蝶蘭等花卉生機勃發。
  英吉沙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雷靜表示,今年6月舉辦的第二屆喀什鮮花節,讓英吉沙的花卉更廣為人知。同時,推動了當地農文旅融合發展,吸引更多人走進英吉沙,感受這一方熱土的獨特魅力。(於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