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新疆
新疆
新疆叫響“歌舞之鄉”金字招牌
發布時間:2025-07-22 15:56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07-22
  聽說新疆也有時髦的演唱會、音樂節、電音節了?
  今年以來,新疆演藝市場呈現出供給多元的繁榮景象。不少音樂人紛紛選擇在新疆舉辦演唱會、參加音樂節,進一步帶火了新疆餐飲、住宿等產業的發展,成為拉動消費的重要舉措。
  演唱會、電音節通通安排
  5月18日,李宗盛“有歌之年”巡回演唱會在烏魯木齊市奧林匹克中心舉行,與之相鄰的奧體環球美食城游客絡繹不絕,紛紛前來品嘗當地特色美食。
  “我是李宗盛的老粉,這次他來烏魯木齊演出,我一個月前就搶了靠前排的票。”山西太原歌迷郭卿皓興奮地說。
  李宗盛演唱會前後,5月16日至19日每日21時,烏魯木齊市文化公園變身音樂公園,“西部歌城——湖畔音樂會”准時舉行,十幾支樂隊相繼獻唱,現場氣氛熱烈。響應觀眾呼聲,公園還配套舉辦了市集、啤酒大賽等活動。
  此外,2025年中國環塔(國際)拉力賽舉辦地阿克蘇地區、喀什地區、和田地區紛紛依托賽事,舉辦超過10場演唱會、電音節﹔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借助獨庫公路通車儀式舉辦大型晚會﹔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借助新疆特種旅游節舉辦電音節﹔石河子市在S101沿途營地舉辦“丹霞造夢”夏至音樂會……系列活動的舉辦使新疆成為游客和樂迷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村落入戲,村民增收
  《萬方樂奏有於闐》《遇見喀什》《東歸印象》……沉浸式實景演藝劇目也為新疆文旅市場的繁榮增添了不少流量。
  吐魯番市交河故城景區每晚推出的“夜游交河”實景演出,通過詩歌、光影、音樂等手段,呈現交河故城的歷史文化與民族風情,自今年3月22日開演以來,已經成為景區的常態化演出項目。“‘夜游交河’演出處處都有當地特色表演,節目設計得很好。”浙江游客彭慧敏評價。
  和田縣約特干故城景區推出的《萬方樂奏有於闐》以移步換景的形式,讓游客沉浸式游覽王城古堡、和田民俗文化街、文創工坊街、和田玉文化展示區、特色民宿等景點。景區周邊的村民則圍繞演出、餐飲等業態實現了就業。
  由新疆西域旅游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和喀什古城文化開發有限公司聯合推出的《遇見﹒喀什》採取沉浸式實景演藝,讓游客行進在古城的商隊、群眾之中,深切感受新疆的歌舞風情。該劇自2024年12月首演至今已吸引超過7萬名觀眾。
  在新疆,這些實景演藝以景區、村落等為場景,融合聲光電技術,將各族群眾的特色文化通過故事情節、音樂、歌舞等形式進行全方位展示,更多村民、牧民受邀成為“演員”,推動了就業和增收。
  舞台演出多姿多彩
  為繁榮文藝舞台,新疆本土藝術院團也加緊創作、推出了一系列舞台劇,涉及舞劇、話劇、歌劇、雜技劇、交響音樂會、綜合晚會等。
  哈密市歌舞團推出的音舞詩劇《惟舞伊州》自2024年12月首演後,已在多地進行展演,吸引線上、線下觀眾超100萬人次。今年第三屆新疆文化藝術節優秀舞台劇展演期間,《木卡姆精品薈萃——且比亞特》、歌舞劇《阿拉木汗在哪裡》、話劇《我的布力開》、交響樂《黃河大合唱》等多部舞台劇紛紛走進各大劇場演出。
  除本土藝術院團外,由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煤礦文工團聯手創排的《華夏之光﹒文明的燭火》劇組近日走進烏魯木齊連續演出6場,不少觀眾稱:“這部劇目將略顯晦澀的科學研究變成了通俗和帶著溫度的故事。”
  7月6日、7日,由國家京劇院、烏魯木齊京劇團(新疆京劇團)聯手創排的京劇《故土新歸》在烏魯木齊上演,拉開了烏魯木齊第三屆戲曲藝術周的序幕。藝術周期間,烏魯木齊各藝術院團還引入了京劇《老阿姨》、川劇《夢回東坡》、蘇州評彈《紅樓夢﹒戲說劉姥姥》等多部舞台劇。
  城鄉劇場熱鬧起來,演出隊伍忙碌起來,百姓生活豐富起來,大大小小的演出豐富著各族觀眾對新疆歷史文化、人文風情、自然環境的認識,增進了人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游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25—2030年)》提出,新疆將深入挖掘一體多元文化,推動音樂、舞蹈等原創作品策劃創作,打造一批具有標志性的精品演藝劇目,鼓勵在景區、文化場所開展駐場演藝,推出演藝消費惠民政策,拓展文化演藝產業鏈,叫響“歌舞之鄉”金字招牌。(王思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