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周年交響音樂會 盧旭 攝
6月30日晚8點,庄嚴雄偉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燈火輝煌。在展覽館6層的紅色大廳內,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周年交響音樂會如同一部恢弘壯美、大氣磅礡的史詩,在管弦樂序曲《紅旗頌》中徐徐展開。
音樂會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主辦,中國交響樂團、中央民族樂團、中國歌劇舞劇院、中央歌劇院、中央芭蕾舞團等單位的藝術家共同登台,為慶祝“七一”獻上精彩演出。
本場音樂會既有歌劇、管弦樂曲的表演,也有民歌、小調的融合﹔在管弦樂的基底上搭配了古箏、琵琶、二胡等民族樂器﹔既展現了美聲和民族唱法,也呈現了原生態的民歌唱法。
《七律﹒長征》《保衛黃河》《黨的女兒》《我為祖國獻石油》《我愛這藍色的海洋》《讓我們蕩起雙槳》《為祖國干杯》《新時代進行曲》……中國人民耳熟能詳的經典音樂作品帶領觀眾回望了中國共產黨103年的奮斗歷程——從革命年代“拋頭顱,洒熱血”的英勇無畏,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艱苦奮斗,萬眾一心”的壯懷激烈,再到改革開放“春潮涌動,百花齊放”的意氣風發和新時代“共筑盛世,譜寫華章”的自信自強。
演出最後,全場觀眾起立,高聲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將音樂會推向高潮。
紅色題材現代京劇備受喜愛,經典作品層出不窮。為弘揚優良傳統、賡續紅色血脈,國家京劇院於6月28日至7月1日推出“慶七一”紅色題材演出季,包括《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杜鵑山》等經典劇目,以及《紅軍故事》《風華正茂》等新時代力作。“國家京劇院精心籌備、仔細遴選,組織強大陣容,旨在展現革命先輩錚錚鐵骨的民族氣節,致敬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國家京劇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6月27日至7月1日,中國國家話劇院出品的《三灣,那一夜》《紅色的起點》等大戲分別在北京、上海、河北石家庄精彩上演,同慶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周年。
話劇《三灣,那一夜》連續5天在中國國家話劇院劇場上演。該劇藝術化再現了“三灣改編”這一建黨建軍史上的裡程碑事件,生動展現了毛澤東同志在風雲激蕩中熔鑄人民軍隊之魂的政治遠見和艱難歷程,重點闡釋了“黨指揮槍”“支部建在連上”“官兵平等”等黨和人民軍隊走向勝利的思想法寶。該劇導演殷弘毅表示:“我們希望帶領觀眾重溫三灣改編歷史,追溯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歷史上光輝燦爛的一頁,並獻上對那段崢嶸歲月和熱血青春的崇高敬意。”
與此同期,中國國家話劇院聯合上海戲劇學院青年話劇團共同推出的話劇《紅色的起點》登上上海中國大戲院的舞台。該劇選擇了1919年、1920年、1921年這三年的“大事記”,以政論敘事體的方式展現中國共產黨在上海的誕生過程。
“七一”前夕,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聯合北京市東城區教委共同舉辦“跟著課本去看劇,紅色經典伴成長”主題活動,讓青少年在劇場了解紅色故事。6月29日至30日,北京市東城區燈市口小學、回民實驗小學、培新小學等多所學校的戲劇社團師生走進了中國兒童劇場,觀看兒童劇《送不出去的情報》。該劇根據薛濤長篇小說《情報鴿子》改編,以孩子的視角講述了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是如何用愛與勇氣保護孩子、讓孩子遠離戰爭度過艱難歲月的故事。
學生們通過這堂生動、特殊的“黨史教育課”,追尋紅色記憶、感悟紅色精神。該劇導演毛爾南表示:“通過走進劇院看演出的方式,歷史教育與紅色教育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了。”
“向前進,向前進,戰士的責任重,婦女的冤仇深……”7月1日晚,經典旋律在遼寧省遼陽市遼陽大劇院響起,中央芭蕾舞團的演員以飽滿的情緒、昂揚的精神為觀眾奉獻了精彩的演出,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周年獻上賀禮。
今年是中國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誕生60周年,半個多世紀以來,六代“娘子軍”舞者薪火相傳,成就了一部經典作品。無論是“瓊花”雙手緊握拳頭“倒踢紫金冠”的經典動作,還是“常青指路”造型傳達出的光明與希望,都是幾代中國人心中溫暖而美好的記憶。據悉,中央芭蕾舞團還將赴蘇州、煙台、杭州、紹興、成都等城市展開巡演,讓更多觀眾感受紅色娘子軍的精神力量。(劉源隆 劉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