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焦點新聞
焦點新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實施一周年巡禮
發布時間:2018-03-02 09:31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8-03-02
    新華社記者周瑋報道: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是當代中國發展的突出優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鮮明提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方針,指出“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2017年春節前夕,中辦、國辦出台《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專題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這個文件既是頂層設計,又是傳承發展的任務書。在《意見》制定和實施的幾年過程中,各部門已著手推進了一些重點項目,產生了很好反響。

    特別是《意見》印發一年來,廣大文化工作者堅定文化自信,堅守中華民族發展的根與魂,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揚棄繼承、轉化創新中激發優秀傳統文化生命活力,積極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全社會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共識與熱情,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重點工程順利推進讓傳承有抓手、發展有新路

    一脈青山,一方綠水,一片瓦屋,鏡頭所到之處,喚起觀眾心中那份濃濃“鄉愁”﹔《昭君鎮》的“背簍精神”、《鬆溉鎮》桑梓情深的故事,講述著古朴民風民情與普通百姓平淡生活中的深刻哲理……《記住鄉愁》第四季近日在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首播,截至2月23日,前37集觀眾達10.21億人次,全球網絡點擊量26.42億次。

    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項目之一,《記住鄉愁》每一季的收視率逐步提升,累計收看觀眾規模超百億人次。網友留言稱贊——“當今社會需要更多這樣的紀錄片去幫助我們記憶和傳播古老的中國文化”“《記住鄉愁》選擇了將人文歷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方式,令觀眾直面內心最深處的真實情感”。

    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賦予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一年來,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等部門啟動實施了中華文化電視傳播、中華文化資源普查、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中華老字號保護發展、中華經典誦讀等重點項目。隨著這些重點項目的深入推進,其引領示范作用逐步顯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有抓手、發展有新路,取得了實際成效。

    從開展全國地方戲曲劇種普查,到推進京劇“像音像”節目錄制﹔從扶持優秀戲曲劇本創作,到組織“名家傳戲”﹔從推動戲曲進鄉村進校園,到組織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文化部牽頭實施的戲曲振興工程,使戲曲藝術傳承發展的生態環境逐步得到改善。

    如何連通古今、揚棄繼承、轉化創新,是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最難的一關,也是最需要的一環。由中宣部等部門支持和指導、國家圖書館組織實施的《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以當代眼光審視和解讀古代典籍,把那些具有代表性、富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經典選取出來,尋求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深度契合點。“所謂深度契合,就是不給古人貼標簽,不能生硬對接,而要以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來提高人們的品德、修養和智慧,要吸取歷史的經驗提高治理國家的水平。”此書主編、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袁行霈表示。

    “百部經典”書目上起先秦,下至辛亥革命,突破傳統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力求做到廣納百家、百花齊放,充分展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廣泛性和多樣性。2017年12月,“百部經典”首批圖書《周易》《尚書》《詩經》等10部亮相“國家圖書館讀書周”,受到讀者歡迎。

    與此同時,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革命文物保護利用、中華文化新媒體傳播等項目也在有序推進中,它們既是弘揚革命傳統、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也為我們描繪出中華文脈綿延傳續的光明圖景。

    摸清家底、梳理資源,保護傳承文化遺產、守護共有精神家園

    中華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夠綿延不絕地繼承下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自古就有研究、梳理和總結文化遺產的優良傳統。當今物質資源充裕、技術手段先進,開展傳統文化資源梳理正當其時。

    為摸清文化家底,文化部和國家文物局分別開展了不可移動文物、可移動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古籍、地方戲曲劇種、美術館藏品普查。目前,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普查可移動文物1.08億件(套)、文物收藏單位1.1萬個,基本摸清家底﹔全國古籍普查登記有序推進,登記數量達232萬條、12500函,發布古籍數據43.1萬條、413萬冊。

    據初步統計,目前僅我國2000余家公藏機構收藏的漢文古籍文獻(含民國線裝書)就有約20萬個品種,超過5000萬冊件。如國家圖書館館長韓永進所說:“這些民族瑰寶,記述了歷朝歷代人們在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等各方面的成就,蘊含著中華民族豐富而寶貴的歷史記憶、思想智慧和知識體系,是今天人們了解和學習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實物資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智慧源泉。”

    研究好、利用好這些文獻典籍,使它們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偉大征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是國家主持開展的全國性古籍保護工程——“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的重要任務之一。實施10多年來,“中華古籍保護計劃”不僅在珍貴古籍的搶救與保護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更在這些古籍資源的整理再造、挖掘研究與開發利用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創造性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怡情養志、涵育文明中不斷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守護我們共有的精神家園。近年來,文化部門認真貫徹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不斷完善國家、省、地(市)、縣四級保護名錄制度,國務院公布了四批國家級代表性項目,文化部認定了五批代表性傳承人,對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開展了搶救性記錄,設立21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實施以傳統工藝為重點的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努力提高傳承水平。

    實現活起來、傳下去,優秀傳統文化深度融入國民教育和生產生活

    戊戌年大年初一,“新北京人”彭雷帶著小女兒趕地壇廟會看祭地表演:“傳統文化代表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讓女兒親眼看看,知道我們文化的根,讓她對悠久的傳統文化產生自豪感。”

    春節期間,皖南祁門縣閃裡鎮的文堂村全村長幼共聚一堂進行祠堂祭祀活動。徽州祠祭的傳承人依古老儀式讀祭文、講古辭、奏古樂、誦家風,村民在長者引領下重溫祖訓,讓良好家風家家遞代代傳。

    正月初七上午,成都杜甫草堂舉行“人日游草堂”活動,大家在司儀的唱禮聲中向詩人塑像鞠躬,表達對詩聖杜甫的深深敬意。

    ……

    春節長假雖然結束,但傳統文化釀出的濃濃年味能讓我們回味很久。

    近年來,中央和地方各有關部門積極作為,將中華文化傳承與重大節慶相結合,抓住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契機,舉辦一系列文化活動,以人倫情義熔鑄新節俗,獲百姓稱贊。

    看神州大地,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色實踐遍地開花。江蘇堅持“旅游+文化”融合發展戰略,建設城市休閑街區、博物館、古典園林、古街水鄉等歷史遺存的文化旅游區。貴州舉辦能工巧匠選拔大賽、民族民間工藝品設計大賽等活動,利用文化產業助推脫貧攻堅。西藏大力發展藏醫藥產業和民族手工藝,推動藏醫藥產業規模化、精准化發展。江西發揮南昌、井岡山、瑞金、萍鄉等地的革命文化資源,策劃主題突出、導向鮮明、內容豐富的革命文物陳列,擴大博物館的社會影響力。安徽省探索傳統藝術與現代技術有機融合的新渠道,打造融合現場、電視、手機、網絡“四位一體”的全新戲曲傳播模式。山東舉辦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和世界儒學大會,在國外舉辦“孔子文化周”“孔子文化展”等系列活動,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優秀傳統文化隻有全方位融入國民教育各個領域、各個環節,與人民生產生活深度融合,才能有長久生命力,真正實現活起來、傳下去。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給出了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三條路徑:第一,覆蓋教育的各個學段,從小學到大學,這是固本工程﹔二是融匯到教材體系中去,這是鑄魂工程﹔三是貫穿在人才培養全過程,這是中國人打底色的工程。

    不久前, 教育部頒布實施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成為課標修訂重點。此外,美術課標增設“中國書畫”,內容涉及中國傳統繪畫、書法、篆刻等經典作品欣賞及傳統畫論,促進學生堅守中國文化立場,增強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