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
第四屆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聯盟大會在杭州舉辦
發布時間:2025-10-22 09:59 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 2025-10-22
  10月19日,作為第三屆良渚論壇的分論壇,“薪火相傳:博物館功能拓展與文物活化利用——第四屆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聯盟大會”在杭州舉辦。分論壇由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國家博物館、文化和旅游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浙江省文物局、杭州市人民政府承辦,中國絲綢博物館執行承辦。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高政、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胡偉出席開幕式並致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地區辦事處主任夏澤翰視頻致辭,聯盟理事長、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羅文利主持開幕式。來自緬甸、塞爾維亞、古巴、尼日利亞等國家的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聯盟成員單位代表逾100人出席論壇。
  高政在致辭中指出,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場所,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聯盟為踐行全球文明倡議積累豐碩成果,有力促進“一帶一路”民心相通。中方願同各方攜手推進聯盟發展,完善聯盟建設,弘揚絲路精神﹔加強互學互鑒,推動傳承創新﹔培育青年人才,共筑發展根基。期待聯盟各成員單位共同建設好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聯盟,推動全球博物館事業繁榮發展,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與力量。
  胡偉在致辭中指出,博物館已成為文明對話的關鍵平台,為增進各國之間的理解與友誼架設了心靈之橋。聯盟的發展和壯大將進一步深化全球博物館之間合作,開創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的新局面。我們真誠期待與各國文博機構深化合作、攜手前行,共同探索博物館高質量發展新路徑,為全球文明交流互鑒注入新活力。
  聯盟秘書長、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丁鵬勃總結近兩年聯盟工作情況。論壇上,宣布亞美尼亞歷史博物館、伊朗塞姆南歷史博物館、沙特紅海博物館、卡塔爾博物館管理局、突尼斯國家遺產研究院、羅馬尼亞布科維納博物館、古巴國家裝飾藝術博物館和古巴埃爾﹒阿卡木偶劇院博物館8家聯盟新成員加入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聯盟。至此,聯盟成員達180家,包括65家國際成員、115家國內成員。
  論壇上,羅文利代表聯盟發布《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聯盟杭州宣言》,包括“深化文明互鑒,守護文化遺產”“擁抱數字技術,促進知識共享”“強化聯盟協作,弘揚絲路價值”“賦能青年成長,培育未來力量”“踐行可持續發展,履行社會責任”“拓展跨界合作,激發文化活力”六大方面。號召聯盟各成員以歷史智慧為根基,以杭州為新起點,秉持“薪火相傳”之精神,攜手守護人類共同遺產,深化文明交流互鑒,共創絲綢之路和諧繁榮的未來。
  論壇圍繞博物館功能拓展與文物活化利用主題,聚焦全球博物館領域實踐,探討如何讓沉睡的文物“說話”,如何讓古老的技藝“復活”,如何讓博物館成為連接不同文明的橋梁。
  主旨發言階段,羅文利以“努力讓文物活起來,更好發揮博物館功能”為主題,分享中國國家博物館在文物活化利用方面的實踐探索,提出通過強化科技賦能、加強技術應用、深化交流合作,進一步夯實文物活化利用基礎、推動文物活化協同發展、形成文物活化發展合力。五家聯盟副理事長單位代表分別發言:緬甸國家博物館館長杜楠勞寧圍繞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分享數字化應用、社區教育、社會協作、全球推廣等領域經驗做法﹔福建博物院院長樓建龍以本院在多樣文明對話中的實踐為例,闡述不同文明之間相互尊重、平等對話、共生共榮的和諧狀態觀點﹔哈薩克斯坦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阿卡瑪拉爾﹒伊布拉耶娃從數字化、文化經濟和國際化等維度探討了博物館功能拓展與文化遺產復興﹔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季曉芬以“國絲環球展櫃”1+N模式為例,闡述博物館在文明傳承與轉譯中的機制研究﹔塞爾維亞國家博物館館長博亞娜﹒博裡奇﹒布雷斯科維奇圍繞“博物館功能拓展和文化遺產發展”主題,介紹國際交流、社會行動和數字產業等內容。
  在分議題討論階段,37位國內外文博機構負責人和專家圍繞“博物館與多樣文明:以館藏珍品闡釋絲路文明的交流與互鑒”“博物館與社會協作:構建融合公眾、社區與城市的文博服務網絡”“博物館與可持續發展:踐行綠色運營、社會責任與文化永續的多元路徑”三個分議題開展交流和討論。
  當晚,中外嘉賓和代表還走進中國絲綢博物館,調研展覽、研究、文物修復和社教等工作,並參加絲路之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