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直屬單位 > 國家京劇院
國家京劇院
現代京劇《延安往事》 寶塔山下戲劇青年的“涅盤”
發布時間:2019-12-16 14:33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9-12-16

《延安往事》劇照
  “往事,承載著悠長的思念與過往的記憶﹔往事,擷裹著沉澱的思辨與清新的啟迪﹔往事,蘊藉著濃郁的情感與詩化的鏡像……《延安往事》是京劇舞台上的一篇散文詩。”日前,這部被導演熊源偉稱為散文詩般的現代京劇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亮相。該劇不僅是國家京劇院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劇院成立65周年的重點獻禮之作,也為2019年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拉下帷幕。
  現代京劇《延安往事》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留法歸國的話劇女演員任曼麗來到延安魯迅藝術學院任教,以同校教員符一達為首的一批京劇(時稱“平劇”)工作者牽動起她心底的京劇情結,使她逐漸走上了本不以為然的京劇舞台,任曼麗與符一達的愛情也隨之開花結果。延安文藝座談會後,任曼麗、符一達與新成立的延安平劇研究院人一起,扎根民眾,投入到新劇目、新角色的艱苦創作中,經歷了精神洗禮。
  熊源偉認為,《延安往事》講述了一個舊劇革新的故事,也描摹了一群懷揣理想的青年。“我們看到了當年的探尋者在亂世中尋找方舟,在方舟中尋找坐標,在集群中校正方位,終於,在淬火後發熱發光。”
  國家京劇院為該劇組成了以本院人員為班底的主創陣容,其中,宋洋、陳卓任編劇,徐孟珂任執行導演,邱小波任唱腔設計,主演為郭霄、秦梁木、畢小洋、金星、魏積軍等優秀青年演員。為使該劇更加嚴謹,劇院特邀張小果、李春喜擔任文學顧問,楊林擔任劇本指導。
  該劇於2018年12月開始劇本創作,主創、主演團隊堅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多次分批前往延安採風。“一年多前,院長宋晨讓我們去延安、去魯藝,四到延安,這一去就是小半年。在這一過程中,我逐漸回想起那些讓我掉過淚的紅色題材作品,發現感動我的不隻在信仰本身,更在於追尋信仰的人,他們的表情、姿勢、狀態是被敵人圍捕前向自己太陽穴舉起手槍時安靜的微笑,是發送完最後一次電報合上電台後的釋然,也是這部戲中,在延河灘頭練功的女主人公懷著身孕,拾起槍把子,從黃土裡又一次站起身時眼裡噙著的淚水。”宋洋說。
  上承傳統、下啟革新,懷揣理想的青年不斷尋找人生坐標。在《延安往事》的舞台上,每位演職員都將對京劇事業的熱愛、對先輩的敬意、對初心的堅守傾注其中。
  《延安往事》首演後,宋洋說想起了女主人公任曼麗的原型之一——99歲的任均阿姨,她正在北京紫竹橋的家中,守著相識於延安的愛人王一達的相片,露出笑容。任曼麗的另一個原型——當年延安平(京)劇院最漂亮的女演員諶曼麗,卻永遠長眠在了1944年窯洞坍塌的雨夜。
  宋晨表示,延安在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那裡有寫不盡的人和事。作為延安精神的塑造者之一,延安文藝工作者扮演過重要的角色。延安平(京)劇研究院(國家京劇院前身之一)、延安京劇人實踐中國共產黨“批判地吸收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化成果”的思想方針,以接受和運用廣為民眾熱愛的“舊劇”遺產為己任,在黃土高原上篳路藍縷、白手起家,讓京劇藝術在寶塔山下煥發了新的生機。“為人民服務”這5個字是京劇人直至今日不變的初心。國家京劇院作為國家藝術院團,一直履行著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使命與職責,《延安往事》對劇院而言有著特殊意義。(劉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