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講座頭部
https://www.mct.gov.cn/ggfw/zyjzzt/zhanlan/zhanlanjqrm/202504/中国美术馆_副本.jpg

中國美術館國際美術作品捐贈與收藏系列:法蘭西藝術院院士皮埃爾﹒卡隆捐贈作品展

時間:2025/03/17至2025/04/08

地點:中國美術館 11號廳

票價:

聯系方式:

展覽簡介
  在習慣了古典主義“醬油調”和印象主義光色的顫動之後,西方繪畫突然轉向了塞尚以及之後的抽象表現,似乎在那裡可以找到主觀世界的對應。但人類的認識和審美,視覺經驗和形式創造,總是在主客觀間求得平衡,藝術方進入心靈,成為精神的慰藉。因此西方藝術在經過平靜與動蕩,保守與革命之後,開始回眸那遠古的、原始的藝術。生生不息的自然是先民朴野的創造之源,文明時代則追尋那“詩意地棲息”。
  我第一次在巴黎見到皮埃爾﹒卡隆的油畫,為之振奮,便堅信:這飽涵著特殊審美經驗的超凡的藝術是從原始混沌到西方科學、宗教、人文的復興歷史中走出來的。它印證著從科學理性表達到主觀浪漫表現的歷程,也記錄了從宗教到人本的思考,更反映了人類對“美”的本質的追尋。以“真”而為的藝術,其魅力彌滿。在這裡,它脫盡矯揉造作,遠離世俗程式,以視覺的啟發引領觀者進入扑朔迷離的繪畫世界,它遙接波提切利,應和達﹒芬奇米蘭斯福爾扎城堡的天花板壁畫,神似巴比鬆田園之光,暗合雷諾阿的童真世界,又與巴爾斯蒂共通!……
  皮埃爾﹒卡隆的藝術融匯了如此的文化意象,他儼然是個夢游詩園的精魂,在時空的交錯幻化中與古賢之晃影相遇,與色光與形變中建構精神的圖式。我們不難在那一張張稚趣的童顏上獲得一個個生命的萌動,毫無疑問,在每幅作品中,作者所傾注的心力已外化於筆觸與色漿的“拖泥帶水”中,折射於那看似毫不經意而又入木三分的刻劃中。
  皮埃爾﹒卡隆的藝術以表現兒童和風景為多,前者的“純真”與後者的“本然”構成了他藝術美的主調。也許正因為他不諳世俗之復雜,不屑對社會萬相之描繪,故進入如此天真境地。其作品洋溢著無窮的童趣意味。其意味重在於對人與自然中“善”的挖掘。當然,“善”在自然中,是和煦的陽光、熠熠的綠葉……從鳥兒的自在和花兒的綻放,可見畫家內心之澄明盡在藝術的歌唱!是客體?還是主體?其境界線已經模糊。人與自然由此詩化。
  皮埃爾﹒卡隆先生是我在法蘭西藝術院的同僚,也是我藝術創作上的摯友。他曾先後於2015年和2016年向中國美術館捐贈5件油畫作品。今天,皮埃爾﹒卡隆先生的夫人米歇琳娜﹒卡隆女士將家藏的7件皮埃爾﹒卡隆作品捐贈中國美術館,至此,我館陸續收藏皮埃爾﹒卡隆油畫作品達12件。這些無償捐贈的作品,豐富了館藏國際藝術作品序列,更共同見證了中國美術館與國際藝術家的友誼。我謹代表中國美術館向米歇琳娜﹒卡隆女士表示由衷感謝,感謝她慷慨的捐贈和無私的奉獻。
  2022年,皮埃爾﹒卡隆先生離開了我們,他飽滿的生命熱情和不懈的藝術求索,浪漫而嚴整的風格抒寫了法蘭西氣質。我為他的藝術與他的氣質所感動。這種超越東方與西方的心靈相遇使我有責任將他的藝術通過中國美術館介紹給廣大觀眾。
  我深信,皮埃爾﹒卡隆的藝術會成為每個觀眾的情感記憶。
中國美術館館長
吳為山   
2025年3月 
無標題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