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保護傳承大展”有關情況
發布時間:2019-08-28 10:11:45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一級巡視員陳彬斌]在舉國上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以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為依托,在全國各古籍收藏單位的大力支持下,舉辦“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保護傳承大展”。這次展覽作為國家圖書館建館110年系列活動的第一項重要活動,匯集了全國20多個省40余家公藏單位和30余位私人藏書家的330多種珍貴典籍文獻,內容豐富,既有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珍品,也有近年來古籍普查的新發現﹔既有漢文古籍,也包括金石拓片和少數民族文字古籍﹔既有藏品靜態展示,也有多媒體技術運用和互動體驗設計。展覽注重將古代典籍中所蘊含的思想性、時代性、文物性、故事性融為一體,以深入淺出、群眾喜聞樂見的展陳方式,闡釋中華典籍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展現古籍在傳承中華文脈、推動文明發展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展覽還將充分展示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特別是自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支持下,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保護傳承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十余年來,圍繞“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總方針,在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的大力支持下,全國古籍保護工作以普查登記為基礎,以分級保護和揭示利用為重點,不斷提升古籍保護水平,切實發揮古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2018年國家古籍保護工程被列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的15個重大項目之一,全球漢籍合璧工程、中華醫藏、中華續道藏等古籍保護重點項目先後立項。古籍保護工作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取得了一系列成績:在古籍普查方面,目前已完成260余萬部古籍普查,參加古籍普查工作的2800余家單位中2315家單位完成普查登記,80%以上的普查登記任務已經完成,全國典籍文獻家底逐漸摸清。海外中華古籍目錄編纂和數據庫建設也已啟動﹔在古籍保護方面,古籍分級保護制度逐步完善,國務院公布五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12274部,“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180家,帶動超過2000萬冊件古籍得到妥善保護。全國12家“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帶動全國各級各類古籍存藏機構的專業古籍修復室,實施了“天祿琳琅”“山西省國家珍貴古籍修復項目”等一批修復項目,超過330萬葉珍貴古籍經搶救性修復得以保護﹔在古籍利用方面,整理出版和數字化成果豐碩。《中華醫藏》《中華續道藏》《中華再造善本》等項目取得重要成果。“中華古籍資源庫”發布3.2萬部古籍,國家圖書館超過三分之二的善本古籍實現了在線閱覽﹔在人才培養方面,共舉辦古籍普查、編目、修復等各類培訓班212期,來自1900余家單位共10000余人次古籍從業人員得到專業培訓。依托12家國家古籍保護人才培訓基地,在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中心附設25家傳習所,逐步建立起培訓基地、傳習所、高等院校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格局﹔在古籍宣傳推廣方面,陸續舉辦“國家珍貴古籍特展”“走近四庫全書”“古籍修復技藝進校園”“中華傳統晒書活動”等各類活動,對中華優秀古籍進行多媒體、多渠道、多終端傳播,切實讓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