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入選情況
發布時間:2020-11-13 10:38:55

  [國家圖書館館長 饒權]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申報和評審工作於2018年5月啟動,經過全國申報、匯總整理、專家評審、現場考察、網站公示、文化和旅游部推薦、國務院審核批准等環節,最終評選出國家珍貴古籍752部,命名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23個,已由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向社會公布。截至目前,從2008年第一批至今累計了一共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共收錄國家珍貴古籍13026部,命名“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203家。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涵蓋我國不同時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載體形態、不同裝幀形式的各類珍貴典籍。其中先秦兩漢時期簡帛23部,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古籍29部,宋遼夏金元時期古籍91部,明清時期古籍503部﹔少數民族文字古籍94部,涵蓋於闐文、藏文、蒙古文、彝文、滿文、東巴文、傣文、水文、古壯字等9種民族文字﹔其他文字古籍12部,涵蓋梵文、拉丁文、德文等多種文字。

  本批古籍名錄充分展現了近年古籍普查和征集工作的一系列新成果、新發現,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近年古籍征集工作成果豐碩,如國家圖書館新購三件早期印刷品,其中五代後唐天成二年927刻本《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為國內已知有紀年的最早雕版印刷品,是早期印刷品實物的重要例證﹔南京圖書館新購北宋本《禮部韻略》,為海內外現存最早刻本﹔湖北省圖書館新購北宋寫金粟山廣惠禪院大藏經本《大方廣佛華嚴經》,紙墨精良、存世稀少,彌足珍貴。

  二是通過古籍普查新發現一批珍貴古籍,比如孔子博物館藏《干隆御定石經》,為2019年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在舉辦碑帖普查編目培訓班時的新發現,確定為清干隆初拓本,自嘉慶元年賞賜孔府後,保存至今﹔重慶圖書館藏明初拓本《汝帖》等,亦為碑帖普查編目中的重大發現﹔上海圖書館在古籍普查時發現的宋刻殘本《杜工部草堂詩箋》,可與國家圖書館、上海博物館藏本合璧。

  三是名家稿抄校本不斷涌現,名家稿本、抄本、批校題跋本,遞藏有序,具有重要的文獻和文物價值。如上海圖書館藏范欽輯《建安七子集》,卷首題辭、小傳、目錄及書眉所注詩文出處均為天一閣主人范欽手跡。

  四是輿圖古籍中一批繪制精美的彩繪本入選,如國家圖書館藏清道光年間彩繪本《北京內外城全圖》,形象繪出北京內城城郭、城門、宮殿、官署、王公府第、寺廟,以及縱橫交錯的街道、胡同等,是一幅繪制精細、內容豐富的京城彩繪大地圖。

  五是少數民族文字珍貴古籍豐富多彩,藏文《般若波羅蜜多八千頌》為少數民族文字古籍中首次入選的清銅版印本,蒙文《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是民族間文化交流互鑒的例證﹔其他文字珍貴古籍中也不乏經典著作的初印本,如國家圖書館藏1867年漢堡版印本《資本論》(第一卷),為德文初印本,李一氓舊藏,具有重要的版本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