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舉行博物館改革發展《指導意見》新聞發布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21年5月25日(星期二)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司長李宏、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介紹博物館改革發展指導意見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直播時間: 2021-05-25 10:00:00  -- 2021-05-25 11:30:59
直播嘉賓: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邢慧娜 ,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 ,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司長:李宏 ,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
直播圖片 更多>>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徐想 摄)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司长李宏(徐想 摄)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司長李宏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司长李宏(徐想 摄)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刘健 摄)

新聞發布會主席台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刘健 摄)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邢慧娜邀請記者提問

文字實錄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邢慧娜 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日前有關部門印發了《關於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今天我們邀請到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司長李宏先生,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先生。下面首先有請關強先生作情況介紹。 [05-25 10:02]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 關強 謝謝主持人,新聞媒體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我代表國家文物局向新聞界以及一直以來關心和支持中國博物館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博物館事業發展,習近平同志多次視察博物館,並作出系列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親自部署、推動博物館改革發展,我國博物館事業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一是博物館體系布局逐步優化。“十三五”期間,全國備案博物館由4692家增長至5788家,增幅23.4%。其中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1224家,非國有博物館1860家,免費開放博物館5214家,類型豐富、主體多元的現代博物館體系基本形成。
  二是博物館社會功能有效發揮。2020年全國博物館舉辦2.9萬多個展覽,策劃22.5萬余場教育活動,在疫情常態化情況下,我們採取限流措施的狀況下,仍接待觀眾5.4億人次,其中未成年人觀眾1.3億人次,“到博物館去”成為社會新風尚。
  三是博物館管理水平顯著提升。博物館法規體系不斷健全,國家文物局與教育、民政、財政等部門陸續出台一系列指導性文件。博物館質量評估體系逐步確立,理事會制度建設有序推進。博物館領域“雙隨機一公開”檢查成為推動博物館管理日益標准化、規范化的有效手段。
  然而,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需求,博物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間的矛盾還比較突出,如何回應時代需求,進一步激發博物館發展活力,實現博物館由數量增長向質量提升的根本性轉變,是博物館事業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此,國家文物局會同有關部門,歷時近3年,研究起草了《關於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經中央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第9次會議審議通過,近日,由中央宣傳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等9部門聯合印發。
  《意見》提出,到2025年,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特色鮮明、體制完善、功能完備的博物館事業發展格局,博物館發展質量顯著提升,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服務人民美好生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中的作用更加彰顯。到2035年,中國特色博物館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博物館社會功能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館強國,為全球博物館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作為新時代博物館行業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意見》涉及博物館事業發展的各個方面,分為5部分21個方面的具體舉措:第一部分“總體要求”,提出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第二部分“加強分類指導,優化體系布局”,針對不同地域、層級、屬性、類型的博物館,明確未來發展定位。第三部分“夯實發展基礎,提升服務效能”,從優化征藏體系、提升保護能力、強化科技支撐、提高展陳質量、彰顯教育功能、優化傳播服務、增進國際合作等方面,提出全面推進我國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要求。第四部分“創新體制機制,釋放發展活力”,從完善管理體制、健全激勵機制、鼓勵社會參與等方面,提出深化博物館領域改革創新的主要思路。第五部分“優化發展環境,加強改革保障”,從加強組織領導、財政支持、隊伍建設、監督管理等方面,為深入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保駕護航。
  《意見》的亮點和創新點在於:一是堅持改革創新。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上下聯動、橫向聯合,鼓勵先行先試,破除體制機制束縛,釋放發展活力。如探索建立行業博物館聯合認證、共建共管機制。二是堅持統籌協調。統籌不同地域、層級、屬性、類型博物館發展,提高博物館內部管理和外部治理水平。提高博物館公共服務均等化、便捷化、多樣化、個性化水平,實現博物館高品質、差異化發展。如實施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館創建計劃,重點培育10-15家代表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引領行業發展的世界一流博物館。三是堅持開放共享。營造開放包容的發展環境,通過區域協同創新、社會參與、跨界合作、互聯網傳播等方式,促進資源要素有序流動,優化資源配置,多措並舉盤活博物館藏品資源。如實施“博物館+”戰略,促進博物館與教育、科技、旅游、商業、傳媒、設計等跨界融合。
  最後,感謝新聞界的朋友們長期以來對中國博物館事業的關心和支持,希望大家繼續關注和報道我國博物館向前發展的腳步,讓博物館更好地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做出更大貢獻。謝謝大家! 
[05-25 10:10]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邢慧娜 感謝關強副局長的情況介紹,下面進入答問環節,大家可以開始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05-25 10:11]
  記者 我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記者。您剛才提到的是要從優化體系布局的角度來推進博物館事業的高質量發展,這方面能否介紹一下具體的工作安排是怎樣的,謝謝。 [05-25 10:15]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 關強 謝謝你的提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在黨和國家的關心支持下,在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下,我國博物館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截至2020年底,全國登記備案的博物館達到5788家,其中5214家免費開放,定級博物館達到1224家,非國有博物館增至1860家,行業博物館達到825家,類型豐富、主體多元的現代博物館體系基本形成。但博物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存在,為此我們提出了“優化博物館體系布局”的目標,這是新時代中國博物館事業發展呈現出來的新特點,更是博物館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國家文物局將進一步加強分類指導,不斷優化博物館體系布局:
  一是統籌實現博物館差異平衡發展。針對不同層級的博物館,我們將視其基礎和底蘊,推動差異平衡發展。如:國家和省級博物館發展現狀普遍較好,要繼續在自身功能提升和創新服務上下功夫,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重點關注市縣級博物館發展,部分重要市縣級館實現特色化發展,中小博物館發展質量在國家和省級博物館的指導和幫扶下,普遍得到提升﹔更加關注社區、鄉村和邊疆地區博物館發展,實現博物館公眾服務的均等化。
  二是推動博物館特色化發展。新時代的博物館不僅僅是文物收藏單位,更是文化傳播單位,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基地。因此,我們將更加注重博物館凸顯服務大局的主動性和時效性,緊密結合國情、省情、市情和縣情,依托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要事件,建設一批具有當代主題的特色博物館﹔我們要利用現有資源,依托文物遺址及工業、農業等遺產的特點和資源優勢,建設一批具有行業特色的專題博物館﹔聚焦不同選題,建設一批能夠反映中華文明發展歷程的重點特色專題博物館,更好地發揮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作用。
  三是推動博物館集群發展。正確分析不同區域博物館發展現狀,立足資源和稟賦,支持有條件的地區打造“博物館之城”核心示范區、建設“博物館小鎮”,實現不同區域博物館的集群式發展。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國家文物局與北京市人民政府簽署了共建北京“博物館之城”戰略合作協議,以促進不同類型博物館的有機融合﹔陝西西安、山西大同、江蘇南京等地也都陸續拉開了“博物館之城”建設的大幕。
  四是關注非國有博物館和行業博物館的發展。我們將指導各地進一步完善非國有博物館扶持政策,充分考慮主辦單位意願和發展環境,扶持行業博物館、非國有博物館發展,通過聯展、巡展、借展等方式,讓文物系統的富余資源在行業博物館得到有效利用。進一步規范非國有博物館、行業博物館的管理,明確不同資源屬性、不同舉辦者性質的博物館權責,建立起博物館共建共管的機制。這方面,國家文物局將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努力構建博物館發展的新格局,加快建立博物館高質量發展體系。當然這項工作還需要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因為在頂層設計之後,具體落實還是要到省市縣各級,所以我們會指導各地進一步做好這方面工作。謝謝。 
[05-25 10:17]
  記者 我是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我們知道博物館改革已經醞釀很長時間了,包括這次的指導意見也是歷時三年時間才修訂完成,發布出來,我很想知道,究竟哪部分的議題在內部討論了那麼長時間?《指導意見》的發布會讓我們國內的博物館體制機制產生怎樣的變化?同時,我們也很關注文創產業的發展,它又會帶來怎樣的影響?謝謝。 [05-25 10:29]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 羅靜 這個文件確實是歷經了三年的時間得以出台。之前在多種場合我們也通報了文件起草的相關進展。文件在起草和報批發布過程中,也得到了中央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因為博物館的發展越來越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領導有明確的要求,希望進一步高位推動這項工作,由原來的國家文物局一個部門發布的改革意見,到今天呈現給大家的是九部委聯合發布。這是為改革提供更多的配套資源,做更多的推動。所以今天呈現給大家的文件,會感覺到改革措施是很豐滿,也很到位的。 [05-25 10:29]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 關強 您剛才提到了關於文創方面的問題,總書記一直強調“讓文物活起來”,我們這些年也做了很多這方面的工作。特別是在文創方面,我們出台了《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發揮博物館主體作用,多渠道開發文創產品,我們也探索授權開發與經營,與騰訊、百度、中國移動等都開展了戰略合作,推動文物資源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此外,像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敦煌研究院,到河南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館等,文創產品開發隊伍在不斷地擴大,像考古盲盒、唐宮夜宴等這些新的文創產品也相繼面世,引領了國潮消費的新時尚。越來越多的博物館歷史文化元素也走進了人們的美好生活。
  在《意見》中,在文創方面也有涉及,比如一方面是規范和鼓勵資源開放共享,深入貫徹《意見》,進一步理順博物館文創工作的體制機制,踐行《新時代新文創賦能美好生活倡議書》。切實貫徹實施《博物館館藏資源著作權、商標權和品牌授權操作指引》,這也是國家文物局發布的一個操作指引,明晰社會力量進入文物領域的法律規定、政策邊界和各方權益。推動建立文物登錄制度,推動文物資源大數據庫建設與應用,指導文博單位進一步梳理館藏文物資源,因地制宜、分級分類、有序地向社會開放文物資源。
  二是要全面提升文創研發能力,要高度重視博物館文創設計開發與生產品質,將深度研究與創意闡釋相結合,關注文創產品質量與內涵,結合市場需求,做好供給側改革,深化市場分析與調研,開發更加貼近生活、深入衣食住行、引領生活美學的多樣化的文創產品。要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以招募、競賽、交流等方式,面向創意設計從業者、工藝美術從業者、高校教師和學生等人群開展遴選和培養。
  三是持續推進跨界融合創新,征集培育一批研究能力強、實踐基礎好、示范作用明顯的文博單位、高校科研機構、創意設計企業,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也支持文博單位與社會各界加強行業合作,促進品牌+品牌的聯手,開展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文化+創意的探索實踐,構建社會參與博物館文創全鏈條,全面引入市場機制,充分發揮市場資源的配置作用。謝謝。 
[05-25 10:30]
  記者 我是封面新聞記者。我們注意到一些博物館在節假日出現了一票難求甚至黃牛倒票的現象,請問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滿足觀眾的參觀需求?謝謝。 [05-25 10:31]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 關強 博物館這些年確實得到了大家的關注,大家都紛紛到博物館參觀,所以現在越來越是熱門。隨著博物館熱的空前升溫,節假日觀眾的參觀需求也大幅的增長,一票難求的情況確實時有發生,特別是現在疫情情況下,因為各館都採取了限流措施,所以票的限制會更多,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眾參觀的體驗。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各地博物館積極研究應對措施,制定相關的解決方案。比如結合自身承載能力,過往節假日實際到館率等情況,適當增加投放門票量或預約的名額。還有很多博物館延長開放時間,為更多觀眾提供入館參觀機會。遇到像黃牛倒票等現象及時向相關執法部門反映情況、協助處理。同時要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在線發布廣告、安排工作人員現場引導等方式,告知公眾參觀預約的正規渠道。加強技術建設與保障,做好購票或預約系統後台的監控篩查,防止黃牛惡意侵佔參觀名額。通過雲展覽等方式創新拓展線上傳播渠道,也能有效緩解公眾無法到博物館現場參觀的遺憾。謝謝。 [05-25 10:31]
  記者 我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廣記者。我們注意到這次《意見》第四部分提到創新體制機制,釋放發展活力,請問我們接下來計劃如何加強這種體制機制改革的創新探索,來進一步激發博物館辦館的活力,使得博物館真正發揮公共文化服務的功能。謝謝。 [05-25 10:39]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 關強 我剛才在介紹時已經提到了一些,具體的請羅司長回答一下。 [05-25 10:40]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 羅靜 關於創新體制機制,這也是在文件起草過程中,我們調研時間最長,各部門討論的時間更長的方面,總結起來有幾個方面:
  第一,在管理體制上,我們要進一步厘清政府和博物館之間的關系,我們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來探索管辦分離,最主要的要賦予博物館更大的在業務上的自主權,以及通過建立理事會制度,我們今年和李司長一起開了公共文化領域的理事會建設試點總結會,“十四五”期間我們會進一步推動理事會制度的建設,在這個過程中要探索建立權責對等的、運行協調的決策機制。
  第二,在激勵機制上,我們在探索給博物館更多的人事制度改革,在崗位設置方面,因為作為博物館來說,它既是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同時也是研究機構,所以對於特殊的崗位,我們賦予了博物館更多靈活的設計權利。我們試圖要解決“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問題,所以我們對陳列展覽、教育項目、文創產業開發的收入分配,提出了對符合規定的人員予以績效獎勵的相關要求。
  第三,在社會參與上,社會力量參與博物館建設的願望非常強烈,一是對傳統的博物館之友、志願者隊伍要進一步加強。二是在推動博物館公共服務的市場化改革,以後一些博物館的公共服務內容,可以引入市場化機制,來參與相關工作。同時,我們也實施了“博物館+”戰略,積極推動博物館與教育、科技、傳媒等相關領域的跨界融合,調動更多的力量,利用博物館資源,為社會提供豐富多彩的、個性化的、多樣化的文化服務。 
[05-25 10:42]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 關強 這個問題還涉及到了整個大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包括體制機制,所以請李司長從這個角度也給予回應。 [05-25 10:43]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司長 李宏 剛才羅靜司長都已經點到了一些關鍵的問題,我再補充一點。博物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兩年它的作用和社會影響力日漸凸顯。這次的《關於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也是博物館領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論述精神及國家“十四五”規劃的重要舉措。我們將和文物局一起,結合改革意見的貫徹實施,推進博物館等公共文化機構的深化改革,目的是為群眾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務。
  一是推動博物館更好地服務基層。推進博物館與城鄉公共文化的設施合作,助力各類公共文化新型空間的打造,增強體驗感和互動感,推動博物館虛擬展覽進入城市公共文化空間,服務15分鐘城市生活圈,增加博物館展覽教育活動進鄉村的頻次。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博物館錯峰延時開放。
  二是搭建社會參與的平台,增加服務供給。推動博物館的公共服務市場化,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展覽、教育和文創的開發,鼓勵地方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項目補貼、以獎代補等形式,支持非國有博物館持續發展。同時在加強監管、防范風險的前提下,鼓勵社會資本以直接捐贈、設立基金會等形式支持博物館的發展。
  三是大力發展數字文化服務。大家也都很熟悉,在疫情以來,公共文化通過數字化服務,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歡迎,推進博物館大數據體系建設,大力發展博物館的雲展覽、雲教育,構建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博物館傳播體系。
  四是繼續完善理事會制度。建立健全權責對等、運轉協調的決策執行和監督執行機制,不斷提升博物館的管理水平和服務效能。謝謝。 
[05-25 10:43]
  記者 我是海報新聞記者。《意見》中要求博物館要進一步提升文物保護的能力,請問有什麼具體舉措?謝謝。 [05-25 10:44]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 羅靜 謝謝你的提問。近年來,博物館在館藏文物的保護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與實踐。一方面,我們館藏文物保護修復的優秀傳統工藝得到進一步發展,不斷地趨向成熟與穩定。另一方面,現代科技手段得到廣泛應用。這些年,我們著重在文物病害的無損檢測、金屬文物的防腐修復、飽水漆木器的脫水定型、糟朽絲織品加固等方面取得很多重要的進展。與此同時,我們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就是環境的監測與控制方面的實踐在不斷推進,我們初步形成了搶救性與預防性保護相結合的工作體系。但是,我國館藏文物數量巨大,種類豐富,文物病害類型也復雜多樣,館藏文物保護依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所以,這次改革意見印發以後,我們將著重從四個方面推進相關工作。
  一是不斷強化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重點推進館藏文物的劣化機理、文物風險管理理論與方法研究,攻克一批文物保護修復的關鍵技術,為文物的永久保存和永續利用提供科技支撐,不斷去完善搶救性保護與預防性保護相結合的保護體系。
  二是要加強保護的標准化建設。在館藏文物保護的基礎性工作、無損、微損的檢測分析、病害的診斷、修復效果的評價,以及館藏文物環境的監測控制等方面,要加強標准的制修訂,以及標准的宣貫工作,針對性發揮標准的保底線和拉高線作用,來推動館藏文物保護的標准化水平。
  三是加大科研平台的建設力度。目前,國家文物局在33個重點科研基地中有10個是與館藏文物保護相關的重點科研基地。可以說,這10個基地是我國館藏文物保護科技進步的中堅力量,下一步我們將擴大和優化基地的布局,加大建設力度,並通過設立工作站、技術培訓、開展科研合作等多種方式,充分發揮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對行業的帶動作用。
  四是擴大開放合作。推動博物館不斷地開放研究資源,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更深入、更穩定的合作關系,進一步吸引和整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優勢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博物館文物保護能力的提升。謝謝。 
[05-25 10:45]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 關強 我再補充兩點,一個是為了配合今年的“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也是為了配合國際博協藏品保護委員會第十九屆大會的活動,我們在首都博物館舉辦了“萬年永寶”展覽,這個展覽是我國博物館文物保護能力的一個體現,或者說是一個成果展。我們按照國家要求,正在編制國家“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的規劃,在這個規劃中也會對文物保護能力提升有進一步的研究部署。謝謝。 [05-25 10:45]
  記者 我是香港紫荊雜志記者。疫情使文化交流受到影響,對於加強博物館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有何考慮?未來如何利用博物館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通過博物館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謝謝。 [05-25 10:58]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 羅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博物館作為人類文明見證物的重要收藏機構,理應成為文明交流互鑒的前沿陣地,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積極作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博物館走向了海外,弘揚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文物的援外范圍也不斷擴展,國際文物的“避難所”也在中國落戶,國際博協的培訓中心也日益壯大,“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交流合作也日益緊密。比如6月份,絲綢之路周在中國杭州舉辦第二屆活動。在博物館領域,我們國際的聯合策展機制也趨於成熟,文物保護、文物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的成果也頻出。剛才關局長也談到,我們17日-19日剛剛結束的國際博協藏品保護委員會第十九屆大會在中國舉辦,這次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是依然有15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國的藏品保護專家進行了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很多國外專家也驚嘆中國近年來在這方面取得的進展和成績。而且,多元與包容在博物館得到淋漓盡致的闡釋,在國際交往中,可以說中國的聲音得到充分表達。
  面向未來多重的挑戰,我們應該開啟新思考、探索新模式、提出新方案,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不斷去深化國際合作。
  第一,我們要指引中國的博物館邁向世界舞台。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心和支持下,在社會各界的共同推進下,中國博物館取得了快速的進展。前國際博協主席蘇埃曾經對中國博物館有這樣的評價,中國已日益成為世界博物館發展的中心和熱點。讓博物館成為展示中國形象、彰顯中國風貌、中國聲音的窗口,我們在“走出去”方面,在制定這次改革意見的時候,我們也做了相關的調研和思考,我們要從“文物外展”走向“理念輸出”,讓中華文化與世界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精神指引和強大動力,要動員各方面廣泛參與,增強策展的主動性,拓展策展的思路,提升策展能力,著力弘揚中華文化蘊含的人類的共同價值,增強中華文明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這方面,我們要做一些轉變。過去我們的展覽,主要展示了我們藝術的價值、科學的價值、歷史的價值,今後我們更多的要體現出人類的共同價值。
  第二,我們要積極引進人類優秀文明的成果,使中國博物館成為世界文明交流對話的平台,不同國家和人民相向而行的橋梁。《意見》提出要實施世界文明展示工程,通過聯合策展、項目合作、人員交流等方式,來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國際博物館的先進經驗,加強國際間博物館領域的經驗分享與交流合作,來凝聚成為中國特色博物館發展理念,讓中國博物館進一步成為世界博物館的焦點。我們要不斷向世界貢獻我們中國方案。
  第三,因勢利導,共結碩果。充分發揮我國博物館近年來在管理、技術和專業方面取得的進展和優勢,緊密結合“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支持欠發達地區博物館在文物保護、數字化建設、專業人員培訓、展陳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來分享我們的成功經驗,保護傳承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促進民心相通、美美與共,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我們中國博物館的積極作用。謝謝。 
[05-25 10:59]
  記者 我是新華社記者。我們指導意見中提到要提升博物館的教育功能,請問我們有哪些具體措施來保證群眾尤其是年輕人能夠因為求知欲走進博物館,然後帶著知識走出來呢?謝謝。 [05-25 11:06]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 關強 謝謝您的提問。博物館面向學校以及學生開展知識推廣教育,這一直是我們博物館一項重要的功能,我們每年社教量是很大的,每年搞活動都是20余萬場次,有很多活動是針對學校的。做好這項工作,需要文物部門和教育部門的通力合作,當前京津冀、重慶、陝西等地“博物館進校園”示范項目也都有很好的成效,博物館專題講解、流動展覽、講授課程、體驗活動等教育活動,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也走到中小學生的身邊。在此基礎上,博物館將在改革發展過程中進一步加強“館校共建”,深化館校融合。我們前些日子,教育部和國家文化局專門發了《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建立博物館教育服務的標准,構建館校合作的長效機制,共同開展教材內容編寫,將博物館文化資源以符合中小學生知識水平、教育教學需求方式,有機深入地融入在校學生的課程,豐富博物館課程體系。
  現在全國有581家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中,有203家是博物館紀念館,約佔35%,基本形成了全國博物館研學實踐活動的陣地網絡。下一步我們將再繼續支持更多的博物館參與學生研學實踐活動的同時,通過制定博物館研學規范和服務標准,建立博物館教育資源地圖,推介優秀博物館研學課程等方式,進一步提升博物館教育服務水平。謝謝。 
[05-25 11:06]
  記者 我是新京報記者。剛才我們也了解到,現在無論是從走進博物館的人數還是博物館的數量都實現了一個大幅增長,也說“到博物館去”是一種新風尚,但是我們注意到在一些博物館當中的陳列展覽可能還存在一些,比如可看性不是那麼強,或者缺乏特色等問題,請問下一步在提升陳列展覽質量方面還有哪些計劃和舉措?謝謝。 [05-25 11:07]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 關強 陳列展覽是博物館最核心的文化產品,是博物館發揮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的重要媒介。近年來,全國博物館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博物館搞歷史博物展覽為的是見證歷史、以史見今、啟迪後人,要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大家,博物館展出內容要突出特色等重要的指示批示精神,不斷挖掘文物的價值、創新技術手段,使得策展水平不斷提升、展覽題材不斷拓展、展示內涵更加豐富。博物館陳列展覽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等方面的作用也持續地彰顯。大家也注意到,無論是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還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介活動,都有一大批符合當代主題的展覽,比如像改革開放、抗美援朝、建國七十年、建黨百年等,涌現出“根.魂——中華文明物語”,"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文物精品展“等一批專題類精品展覽。當然當前博物館陳列展覽仍然存在觀眾需求感知不足、文物價值闡發不深、知識傳播不到位等問題,我們還是要繼續堅持守正創新,進一步提升質量。
  一是引導多元主體各展所長。結合政策優惠、激勵機制等方式,發揮大館、省館的排頭兵作用,傳經驗、促扶持,發揚引領示范效應,就是大館帶小館。同時也提倡基層館、行業館、非國有博物館依托自身優勢,錘煉獨特視角,走特色展覽之路。也鼓勵支持博物館之間聯合辦展、巡回展覽、互換展覽、加強資源整合和交流合作,這些年聯合展會特別多,包括像長江、黃河等區域博物館聯合辦展成為一種趨勢。
  二是提倡各類題材百花齊放。既關注重大考古發現和最新研究成果的轉化,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挖掘文物當代價值,也要緊扣時代脈搏,關注時事熱點,凸顯現實關切和人文關懷。鼓勵博物館公開征集選題,推廣以需定供的菜單式展覽服務。
  三是促進闡釋能力綜合提升。加強人才培養,提升專業研究和科普能力,探索獨立策展人制度,推出更多高品質、原創性主題展覽。重視公眾評價,強化展覽內容表達的雅俗共賞,推出分眾化的展覽內容與服務﹔優化展覽策劃制作流程,提高專業水准,提升展陳質量﹔加強配套教育活動、文創產品的設計開發,打造綜合性、品牌化的陳列展覽產品。
  四是推動傳播方式創新拓展。深入推進“互聯網+中華文明”行動計劃,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手段,大力建設博物館“雲展覽”,創新線上線下立體傳播方式﹔引入教育、設計、動漫、影視等領域成果,結合知識產權授權,開展跨界融合,豐富展示和服務形態。
  謝謝。 
[05-25 11:14]
  記者 我是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我想追問一個IP授權和IP定價的問題,因為博物館發展文創的話,必須要涉及IP授權,但是IP的定價讓很多博物館很困擾,怕國有資產流失,所以我想知道,我們這次指導意見出來之後,會給博物館怎樣的一個指導方向,會怎麼解決關於IP權屬和授權問題。謝謝。 [05-25 11:19]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 羅靜 這是一個非常專業性的問題。近年來,為了進一步推動館藏資源利用,剛才關局長也談到了,我們出台了授權的指引,搭建了博物館與設計企業等單位在授權合作方面的橋梁,這裡我們提供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授權,一種是間接授權。直接授權是由博物館跟相關的被授權機構,比如設計企業、動漫游戲企業,通過這樣一種方式。我們也鼓勵在中間發展第三方機構間接授權,由第三方專業機構來作為博物館和被授權方的橋梁。在授權指引裡面,我們對很多授權的程序做了規定。
  關於IP價格的問題,這是屬於市場范圍的事情,既然是市場經濟,應該把它交給市場這隻無形的手來推動這樣一個工作,我們政府更多的會是從預警監測等方面,對授權的行為進行關注。 
[05-25 11:19]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 關強 我想再強調一點,包括我們今天發布的《意見》,以及以往出台的很多文件,主要著眼於宏觀政策的扶持,但是具體執行,要因地制宜、差別化施策,因為每個地方情況都不一樣。總體來說,我們鼓勵先行先試,由地方結合當地實際出台一些具體的政策,但實際執行中落地情況有所不同。我們希望在國家宏觀政策指引下,激發地方更多的活力和主動性。對於各地好的探索實踐,我們也會給予宣傳推廣,引導大家來做。謝謝。 [05-25 11:20]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邢慧娜 好的,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了,感謝三位發布人,也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再見。 [05-25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