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文化和旅游部將通過五方面舉措充分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
發布時間:2021-06-02 16:00:03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副司長閆曉東]感謝您對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關注。“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的原則,優化城鄉文化資源配置,統籌加強公共文化設施軟硬件建設,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斷完善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好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具體包括以下舉措:
  一是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全面落實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准,深入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建設。完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協同發展機制,推進“結對子、種文化”,加強城市對農村文化建設的對口幫扶。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引導優質文化資源和文化服務更多地向農村傾斜。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按照有標准、有網絡、有內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二是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實現品質發展。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公共圖書館向“以人為中心”轉型。充分發揮文化館在繁榮群眾文藝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強現代文化館建設。深化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營造融入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高品質文化空間。全面落實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政策。在做好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基礎上,支持公共文化機構根據實際,優惠提供特色化、多元化、個性化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務。
  三是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發揮“群星獎”示范引領作用,推動群眾文藝精品創作。健全支持群眾性文化活動機制,引導群眾文化活動與時俱進,推動內容和形式深度創新。開展“大家唱”群眾歌詠、廣場舞示范展示、村晚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形成一批有影響力的群眾文化品牌。廣泛開展“春雨工程”“陽光工程”“圓夢工程”等文化志願服務活動。
    四是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數字化發展。深入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舉辦全國或區域性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採購大會,搭建購買公共文化服務供需對接平台。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和科技深度融合。開展全國智慧圖書館體系建設,加快構建覆蓋全國的公共文化雲平台。推動公共文化場館智慧化運營,拓展公共文化服務智慧應用場景。
  五是強化創新示范,調動激發基層內生動力。完善示范和試點機制,引導形成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創新創造的新格局新風尚。加強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後續建設和管理,推動示范區(項目)創新發展。遴選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創新案例,搭建公共文化服務合作交流平台,逐步放大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創新價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