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萬千——中國非遺保護實踐主題展”有關情況
發布時間:2024-05-30 10:16:25

[王晨陽]氣象萬千——中國非遺保護實踐主題展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指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主辦。將於6月7日開展。共展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列入教科文組織非遺產名錄、名冊項目100余項,600多件(套)展品,涵蓋非遺的十大門類。通過“文字+圖片+實物實景+多媒體互動”多角度立體展示形式,呈現非遺守正創新、繼古開今的時代風貌。展覽著重強調非遺的活態性和豐富性,深度挖掘展示非遺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推動非遺融入當代生活。

[王晨陽]本次展覽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展現2013年11月至2024年3月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過的非遺項目的保護傳承情況,彰顯中國非遺保護實踐成就和影響力。
第二部分搭建了六個場景、兩條非遺街區、八個體驗互動區和十五個多媒體展項。展覽期間將邀請100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帶徒現場展演,讓觀眾沉浸式感受非遺的獨特魅力。傳統表演藝術單元將原貌呈現徽州地區的古戲樓,選取京劇、黃梅戲、昆曲等16個項目,通過紗幕投影的形式,在戲台上輪番演繹戲曲經典片段,並定期邀請演出團隊現場演出折子戲。傳統美術和傳統技藝單元,展出刺繡、年畫、石雕、木雕、營造技藝等60個項目,重點展示非遺項目的制作技藝,系統呈現從材料到成品的制作過程,並輔以視頻介紹。傳統制茶技藝單元,以茶敘事、以茶述理、以茶論道,通過10個茶制作技藝項目梳理六大茶類制作技藝知識。民間文學和民俗單元,重點展出三大史詩、端午節等14個項目。
第三部分重點介紹我國批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年來,積極履行締約國義務,持續提升非遺保護能力,不斷拓展利用途徑,建立中國特色的非遺保護制度,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為國際非遺保護工作貢獻的中國經驗,在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