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副司長 黃小駒]中國西部交響樂周創辦於2010年,由文化和旅游部聯合西部各省(區、市)輪流主辦,迄今為止,已在重慶、寧夏、新疆、內蒙古、四川舉辦了五屆,集中展示了我國西部地區交響樂藝術的發展成果和西部交響樂團的建設成果,豐富了西部地區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對增進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發揮了積極作用。舉辦第六屆中國西部交響樂周,是我們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精神的一項具體舉措。總體上看,本屆西部交響樂周呈現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副司長 黃小駒]一是參與廣泛,共筑西部地區音樂交流橋梁。本屆西部交響樂周匯集了內蒙古藝術劇院交響樂團、廣西交響樂團、重慶交響樂團、四川交響樂團、貴陽交響樂團、貴州省歌舞劇院交響樂團、昆明聶耳交響樂團、西藏交響樂團、陝西交響樂團、蘭州交響樂團、寧夏交響樂團、烏魯木齊交響樂團等12個樂團。其中,既有歷史悠久、技藝精湛的老牌院團,也有充滿活力、敢於創新的新生力量,不同地域、不同特色的樂團同台獻藝,必將碰撞出西部地區音樂發展的新火花。二是內容豐富,集中展示西部交響藝術發展新氣象。本次西部交響樂周參演作品主題突出,內容豐富,大多為西部交響樂團原創作品,集中展現了西部地區在交響樂領域的積極探索和全新氣象。其中,既有主題交響樂《燈塔》《旗幟》《聶耳與國歌》《山河頌》《絲路﹒暢想》等,也有展現西部地區風土人情、歷史變遷與時代精神的交響樂《多彩和鳴》《秦嶺回響》《重慶﹒英雄》《塞上音樂會》等。一些參演作品如《燈塔》《向海之路》,還入選了文化和旅游部實施的“時代交響”創作扶持計劃。 [黃小駒]三是名家助力,推動西部交響樂藝術提質強基。本屆西部交響樂周將延續“著名指揮+西部樂團”的模式,邀請譚利華、張國勇、卞祖善、邵恩等指揮名家,與西部交響樂團合作演出,進一步提高西部交響樂團的演奏水平,促進西部交響樂團的建設和發展。活動期間,還將舉辦一系列名家講座,邀請國內知名指揮家、演奏家、作曲家面向社會舉辦公益性講座,普及交響樂知識,拉近交響樂與群眾的距離。 四是研討深入,聚焦新時代西部交響樂高質量發展新路徑。本屆西部交響樂周將舉辦西部交響樂發展研討會,邀請交響樂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藝術家和樂團負責人,分析近年來西部交樂團發展的現狀,梳理總結西部交響樂團的成功經驗和存在問題,並就進一步推進西部交響樂事業高質量發展進行探討。 五是文化惠民,讓廣大人民共享藝術發展成果。本屆西部交響樂周堅持低票價惠民原則,最高票價不超過150元,最低票價僅為50元,力爭讓更多西部群眾走進劇場,共享西部交響樂藝術發展成果。同時,活動將採取“線下線上融合、演出演播並舉”的傳播方式,聯合中央、地方多家網絡平台形成媒體矩陣,全程同步線上直播,進一步擴大活動覆蓋面和影響力。此外,參演院團還將開展形式多樣的“三進”活動,推動交響樂藝術進學校、進社區、進景區,讓更多基層群眾感受到交響樂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