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妍]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工作,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為了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文化和旅游部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作用。從2023年開始,我們全面啟動了文化和旅游部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工作。作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技術創新中心聚焦我國文旅領域新質生產力與核心競爭力,通過促進產學研用協同,集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資源整合於一體,破解文化和旅游重點領域“卡脖子”技術難題,發揮“長板”優勢,在關鍵技術研發及成果轉化方面,為各類企業提供由研發到中試再到產品的服務,從而打通產業化的“最後一公裡”,為文化和旅游行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 [劉冬妍]截至目前,已經有11個技術創新中心順利完成建設期任務,轉入正式運行。它們都是由企業作為主體和依托單位,聯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相關企業等共建單位22個,聘任專家委員會委員上百人,匯聚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近千人,調動各方資源,總計投入資金超億元。 首批建成的技術創新中心,在地域上覆蓋了北京、遼寧、浙江、福建、山東、湖南、廣東、四川等8個省市。研發領域主要面向五大文旅行業的典型應用場景,包括演藝裝備、游樂設施、智慧旅游與景區建設、藝術顯示與交互體驗、文化數字化與智能化等,涉及的具體領域有旅游數據、游客服務、舞台系統、演出聲學、顯示裝備、智慧光影、主題樂園、虛擬現實、視覺交互、音像資源以及大型游藝設備等。依托單位都是各個細分領域的優勢企業,不少都是大家熟悉的,比如不僅有聯通、華僑城、京東方、川投智勝、良業科技、中數集團等央企、國企或有關控股企業,還有歌爾股份、大豐實業、音王電聲、博濤文化、票付通等行業內的頭部民企﹔這其中既包括有實力的上市公司、“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獨角獸”企業,也有一些特色賽道的開創企業。我們非常期待,技術創新中心依托於這些企業的堅實基礎,能夠在各自領域中充分發揮行業引領和技術支撐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