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藝]根據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總體方案,四川省將主要承辦藝術節開幕式、文華獎(戲曲類、部分音樂舞蹈雜技類、節目類)與群星獎(合唱、音樂、戲劇)評獎、特邀劇目展演、全國優秀攝影作品展覽和惠民演出等活動。各類活動特色鮮明、亮點紛呈。一是演出展覽豐富多彩。從今天起,將開展7場群星獎演出活動,並在8個城市推出9場惠民演出。10月4日至25日,集中在成都、德陽、南充、宜賓4個城市的11個劇場舉辦62場演出,既有舞劇、交響樂、雜技劇、音樂劇等各類高品質演出,更集聚了京劇、昆曲、越劇、川劇等多個劇種的優秀劇目和藝術名家﹔節目類組台演出集中了雜技魔術、音樂單曲、曲藝木偶等優秀作品。在四川省美術館舉辦的全國優秀攝影作品展,將匯集300件優秀作品。二是惠民活動深入基層。我們將全域動員,激發基層活力,將文華獎、群星獎參評作品的惠民展演舞台從劇場搬到社區,攝影展分會場將同步擴展到巴中、自貢等11個市(縣),著力打造“沒有圍牆的劇場和展館”,推動從“辦活動”向“促發展”、從“台上演”向“全民享”的轉變。四川還將持續舉辦全省性的“鄉村藝術節”“天府百姓大舞台”系列群眾文化活動,激發民間高手、草根達人創作熱情,推動全民藝術普及。三是聯動活動效果疊加。全國青年音樂人創演項目、川渝中小學戲曲傳承展演、四川省青年戲劇展演、戲劇進校園等多項活動,聯動中小學、高校以及文藝兩新群體,吸引廣大青年和學生群體參與﹔國有和民營美術館將共同參與“美術館之夜”線上線下互動活動,吸引觀眾走進百余場美術展覽和公共教育活動,推動藝術愛好者在劇場和美術館之間實現雙向流動。巴蜀合唱記、川渝樂翻天、川渝非遺曲藝展演、成渝戲劇雙城記、大江之上——長江文化主題美術創作等活動,進一步深化川渝兩地藝術互動。四是巴蜀文化風格凸顯。開幕式上,舞蹈詩劇《蜀道》從五丁開道傳說追溯蜀道起源,在80分鐘內展現“一條古蜀道 半部華夏史”。參加文華獎評獎的舞劇《陳壽﹒三國志》、川劇《夢回東坡》立足本土歷史人文IP,由四川主創團隊精心制作﹔話劇《誰在敲門》由川渝兩地聯合創排,講述時代變革中的川東人家故事。歌曲《玉盤》通過春晚,家喻戶曉﹔《成都街頭走一走》等作品讓觀眾再次感受四川的巴適與安逸。十四藝節的首場演出,將從10月4日開始,時值中秋國慶黃金假期,“錦繡天府、安逸四川”,劇場內外、精彩不斷。在此,我們誠邀全國的觀眾朋友來到四川,看大戲享安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