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
    介紹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主要活動、籌備工作進展情況。發布國慶、中秋假期旅游安全提示。
直播時間: 2025-09-23 10:00:00  -- 2025-09-23 11:00:59
直播嘉賓: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副主任、主持人:李曉良 , 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司長:趙聰 ,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副司長:閆曉東 , 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劉曉年 ,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 :袁藝
直播圖片 更多>>
2025年09月23日(星期二)上午10时,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主要活动、筹备工作进展情况,发布国庆、中秋假期旅游安全提示,并答记者问。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文化和旅游部新闻中心 郝跃翔 摄

新聞發布會現場

2025年09月23日(星期二)上午10时,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主要活动、筹备工作进展情况,发布国庆、中秋假期旅游安全提示,并答记者问。图为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 袁艺。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 周祎 摄

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司長趙聰

2025年09月23日(星期二)上午10时,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主要活动、筹备工作进展情况,发布国庆、中秋假期旅游安全提示,并答记者问。图为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副司长闫晓东。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 周祎 摄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副司長閆曉東

2025年09月23日(星期二)上午10时,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主要活动、筹备工作进展情况,发布国庆、中秋假期旅游安全提示,并答记者问。图为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刘晓年。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 周祎 摄

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劉曉年

2025年09月23日(星期二)上午10时,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主要活动、筹备工作进展情况,发布国庆、中秋假期旅游安全提示,并答记者问。图为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 袁艺。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 周祎 摄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 袁藝

文字實錄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副主任、主持人 李曉良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金秋送爽,藝韻流芳。在全國文藝工作者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中,我們即將迎來文化藝術領域的盛會——中國藝術節。中國藝術節自1987年創辦以來,至今已成功舉辦13屆,見證了無數藝術精品的誕生,搭建起了藝術交流與文化傳播的廣闊平台。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由文化和旅游部、重慶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主題是“藝動巴山蜀水 共繪時代新篇”。本屆藝術節將於10月15日在四川成都開幕,舉辦開幕式,閉幕式,藝術評獎,特邀劇目展演,全國優秀美術、書法篆刻、攝影作品展覽,線上展演展播展示等主體活動。今天,我們邀請到主辦單位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向大家介紹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主要活動、籌備工作進展情況。我先來介紹今天新聞發布會的發布人,他們是: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司長趙聰女士,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副司長閆曉東先生,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劉曉年先生,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袁藝女士。我是辦公廳李曉良。首先,請趙聰女士介紹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整體情況及亮點特色。 [09-23 10:03]
  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司長 趙聰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首先,衷心感謝各位記者朋友長期以來對藝術工作的熱情關注和大力支持!也感謝主持人的介紹。除剛才提到的開幕式外,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將於11月5日在重慶閉幕,整體活動將持續至2025年底。本屆藝術節是習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以來舉辦的首屆中國藝術節,將集中呈現近年來國家文藝新高度、新氣象,文藝工作者新作為、新風貌,是牢牢把握新的文化使命,加快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的具體實踐和務實舉措。本屆藝術節,是全國文藝工作者向黨和人民的一次集中匯報。我們將舉辦開閉幕式、文華獎評選、特邀劇目展演、惠民演出、美術展覽及藝術評論等多項主體活動,100余台優秀舞台藝術作品、174個群眾文化作品亮相。如,京劇《齊白石》、雜技劇《先聲》、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世界贈予我的》等優秀作品,以及濮存昕、靳東、劉敏濤等知名演員都將精彩亮相。備受觀眾喜愛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文藝晚會《正義必勝》的總導演——周莉亞、韓真,也將與觀眾見面。同時,將展出全國優秀的美術、書法篆刻、攝影作品約1000件。 [09-23 10:05]
  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司長 趙聰 本屆藝術節將開展一系列同樣精彩紛呈的聯動活動。川渝兩地將攜手推出“戲劇雙城記”、美術作品展、雜技魔術展演,以及非遺展、數字藝術展等多元內容。還將推出10場具有一定規模的群眾文化活動,真正拉近藝術與公眾的距離。我部特別策劃了“跟著演出去旅行”“美術館之夜”等精品文旅線路,積極拉動文化和旅游消費。此外,將採用“互聯網+演藝”模式,讓創新賦能藝術,讓藝術創新出彩,拓展藝術表現空間,提升審美體驗,增強年輕群體的參與感,全面打造一場“永不落幕的全民藝術盛會”。 [09-23 10:06]
  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司長 趙聰 總體看來,本屆藝術節將堅持“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辦節宗旨,秉承“創新、開放、精品、共享、融合”辦節原則,聚焦文藝精品創作,展示藝術發展成果,推動線上線下聯動,落實演出演播並舉,力爭實現“觀百部大戲、賞千件展品、匯萬眾活力”,辦成一屆具有中國氣派、川渝特色、精彩紛呈、暖心聚力的藝術節,持續打造代表最高藝術水准的展示平台,助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貢獻力量。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藝術節注重創新,將通過聯合藝術院團與高校開展青少年藝術創演周等方式,激發創新活力,以創新塑造時代審美、引領文化潮流、釋放文化潛力,為未來文化發展提供充滿生機、深沉持久的精神動力。目前,藝術節各項籌備工作正有序推進。我們深知,藝術節的圓滿成功,離不開各位媒體朋友的支持與傳播。誠摯希望大家持續關注、深入報道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我的介紹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09-23 10:07]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副主任、主持人 李曉良 感謝趙聰女士。下面請閆曉東先生介紹第二十屆群星獎有關情況。 [09-23 10:08]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副司長 閆曉東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群星獎和群眾文藝工作的關注和支持。群星獎是面向廣大群眾文藝愛好者、群眾文化工作者設立的國家文化藝術政府獎,於1991年設立,每三年一屆,今年將舉辦第二十屆。群星獎評獎共分六大門類,包括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群眾合唱、廣場舞。群星獎評獎貼近群眾、深入生活,從參與人群來看,參與人數多、年齡跨度大、地域覆蓋廣,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普通群眾都可以參與到我們的評獎和藝術節活動中﹔從參評作品來看,群星獎作品突出小作品小制作,便於參與、易於推廣。近年來,在群星獎的示范引領下,以“村歌”“村晚”為代表的群眾文化活動蓬勃開展,群眾文藝團隊遍地開花、不斷壯大,群眾文藝創作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喜人態勢,涌現了大量精品力作。本屆群星獎的參評作品數量和質量都有了明顯提升,共有5039個作品(團隊)參選,參與創作、演出及輔導人員共約29.5萬人,作品更加緊扣時代脈搏、深刻描繪現實生活。經過前期的初選、復評,目前共有174個作品(團隊)入圍終評,將在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期間在川渝集中展示。群星獎的終評將在四川省和重慶市舉辦,9月23日至26日為第一階段,組織開展群眾合唱、廣場舞終評,就在今天下午,群星獎終評首場將在成都市拉開帷幕﹔10月12日至20日為第二階段,組織開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終評,最終共產生60個獲獎作品(團隊)。終評期間,部分參評團隊還將組成小分隊深入川渝基層,進景區、進街區、進社區開展惠民演出。11月4日,將在重慶市群星劇院舉辦全國優秀群眾文藝作品巡演暨第二十屆群星獎頒獎晚會。歡迎記者朋友採訪報道。以上是我對群星獎情況的簡單介紹,謝謝大家。 [09-23 10:10]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副主任、主持人 李曉良 感謝閆曉東先生。下面進入提問環節,各位媒體朋友有什麼感興趣的問題,可以現場與我們的發布人交流。依照慣例,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媒體機構。現在請大家舉手提問。 [09-23 10:10]
  記者 中央廣電總台記者提問。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期間,將進行第十八屆文華獎的評選,評獎工作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請介紹一下評獎工作的情況? [09-23 10:11]
  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司長 趙聰 感謝您的提問。作為舞台藝術領域的政府最高獎,文華獎對於繁榮文藝創作,推出優秀作品和優秀人才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本屆文華獎對獎項設置、申報渠道、評審條件等方面均作了較大改革,就是要以更開放包容的姿態,更科學合理的舉措,進一步發揮文藝評獎的導向作用。我們積極優化了獎項設置。本屆文華獎涵蓋四個類別:分別是文華劇目獎、文華節目獎、文華單項獎、文華評論獎,獎項總數量由上一屆的30個增加到55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針對時長不超過40分鐘、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小戲小品、歌曲舞蹈等節目,首次增設了15個文華節目獎,目的是引導各地結合自身資源稟賦、藝術特色、人才特點等開展多樣化創作,促進大中小不同類型藝術創作生產協調發展。同時,還首次增設了文華評論獎,填補文藝評論領域獎項的空白。 [09-23 10:13]
  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司長 趙聰 我們適當拓寬了申報渠道。本屆文華獎增加推薦主體。在原有申報渠道基礎上,明確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有較大影響力的演出行業組織、演出院線、票務平台、演播平台也可以推薦作品參評,並鼓勵地市級及以下和民營藝術機構作品參評,旨在讓更多社會反響和群眾口碑好的優秀作品有機會脫穎而出。從實際情況看,各地、各單位積極響應,共有63家申報主體,共推薦文華劇目獎參評作品145部,文華節目獎參評作品177個,文華評論獎參評作品106篇。 [09-23 10:13]
  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司長 趙聰 我們合理設置了評審條件。比如,為引導各地加強本土創作人才培養,我們對“外請主創”作了限制性規定﹔為鼓勵各地持續加強對作品的打磨提升,我們提倡“十年磨一戲”的精品意識,將參評劇目首演時間從近5年拓寬至近10年。此外,還提高了演出場次要求,更加重視劇目生產的投入與產出比值,鼓勵作品開展常態化演出,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效統一。總之,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文華獎改革,給文藝工作者提供更加廣闊的展示平台,期待未來將有更多“十年磨一劍”的精品力作和“深入基層”的小戲小品並蒂花開,共同裝扮中國文藝的百花園。謝謝大家! [09-23 10:14]
  記者 中國青年報記者提問。剛才發布人提到群星獎終評期間將深入川渝基層開展惠民演出,能否詳細介紹一下? [09-23 10:15]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副司長 閆曉東 感謝您對群星獎的關注。本屆群星獎終評期間,將組織參評團隊分為若干小分隊深入重慶的九大城區和四川省的成都等8個城市,舉辦18場惠民演出。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廣場舞、群眾合唱六個門類均有約一半數量的作品和團隊參演。本屆群星獎惠民演出活動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堅持重心下移,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我們的惠民演出場所從傳統劇場進一步向公共空間延伸,我們選擇人流量大、貼近市民生活的步行街、文化廣場、公園、景區等作為演出場地,降低了群眾享受優質文化資源的門檻和成本。例如,重慶市大渡口區把舞台搭在步行街風雨台廣場﹔江津區的惠民演出設在鼎山街道幸福廣場,創新設置非遺主題集市,將觀演體驗延伸至文旅消費場景﹔四川省成都市把演出搬進塔子山公園裡﹔眉山市的演出場地設在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把專業舞台融入村民日常生活,有效擴大文化惠民的實效性。 [09-23 10:15]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副司長 閆曉東 二是融合地域特色,促進多彩民間文化交流交融。每場惠民演出既集中展示高水平的群星獎參評節目,同時也充分結合地域文化特色,讓本地優秀民間文藝作品配套參演。例如,重慶市巴南區的惠民演出將國家級非遺“木洞山歌”與群星獎廣場舞作品創新融合,同場演出﹔四川省綿陽市的惠民演出扎根綿陽本土特色,讓羌族、藏族等少數民族歌舞節目與群星獎音樂作品同步上演。這種“群星獎精品+地方特色”的節目構成,凸顯了群眾文藝貼近生活、服務百姓、傳承文化的底色。 [09-23 10:17]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副司長 閆曉東 三是精准對接需求,堅持“送文化”與“種文化”相結合。作為群眾家門口的文化大餐,惠民演出著眼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在服務城鄉群眾中播下文化普及的種子。像重慶市渝北區將組織基層文化館(站)骨干、文藝協會成員參與觀摩學習,加強人才培養﹔北碚區惠民演出進入武警部隊,有效豐富官兵的精神文化生活﹔四川省德陽市把舞台搭在小學校園中,將惠民演出變為“美育課堂”。惠民演出不僅保障了基層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更通過高水平演出的示范帶動,激發基層群眾文藝創作活力,實現“送文化”“種文化”的結合,推動群眾文藝高質量發展。謝謝。 [09-23 10:18]
  記者 光明日報記者提問。請問十四藝節四川省承辦的主要活動和亮點有哪些? [09-23 10:18]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 袁藝 根據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總體方案,四川省將主要承辦藝術節開幕式、文華獎(戲曲類、部分音樂舞蹈雜技類、節目類)與群星獎(合唱、音樂、戲劇)評獎、特邀劇目展演、全國優秀攝影作品展覽和惠民演出等活動。各類活動特色鮮明、亮點紛呈。一是演出展覽豐富多彩。從今天起,將開展7場群星獎演出活動,並在8個城市推出9場惠民演出。10月4日至25日,集中在成都、德陽、南充、宜賓4個城市的11個劇場舉辦62場演出,既有舞劇、交響樂、雜技劇、音樂劇等各類高品質演出,更集聚了京劇、昆曲、越劇、川劇等多個劇種的優秀劇目和藝術名家﹔節目類組台演出集中了雜技魔術、音樂單曲、曲藝木偶等優秀作品。在四川省美術館舉辦的全國優秀攝影作品展,將匯集300件優秀作品。二是惠民活動深入基層。我們將全域動員,激發基層活力,將文華獎、群星獎參評作品的惠民展演舞台從劇場搬到社區,攝影展分會場將同步擴展到巴中、自貢等11個市(縣),著力打造“沒有圍牆的劇場和展館”,推動從“辦活動”向“促發展”、從“台上演”向“全民享”的轉變。四川還將持續舉辦全省性的“鄉村藝術節”“天府百姓大舞台”系列群眾文化活動,激發民間高手、草根達人創作熱情,推動全民藝術普及。三是聯動活動效果疊加。全國青年音樂人創演項目、川渝中小學戲曲傳承展演、四川省青年戲劇展演、戲劇進校園等多項活動,聯動中小學、高校以及文藝兩新群體,吸引廣大青年和學生群體參與﹔國有和民營美術館將共同參與“美術館之夜”線上線下互動活動,吸引觀眾走進百余場美術展覽和公共教育活動,推動藝術愛好者在劇場和美術館之間實現雙向流動。巴蜀合唱記、川渝樂翻天、川渝非遺曲藝展演、成渝戲劇雙城記、大江之上——長江文化主題美術創作等活動,進一步深化川渝兩地藝術互動。四是巴蜀文化風格凸顯。開幕式上,舞蹈詩劇《蜀道》從五丁開道傳說追溯蜀道起源,在80分鐘內展現“一條古蜀道 半部華夏史”。參加文華獎評獎的舞劇《陳壽﹒三國志》、川劇《夢回東坡》立足本土歷史人文IP,由四川主創團隊精心制作﹔話劇《誰在敲門》由川渝兩地聯合創排,講述時代變革中的川東人家故事。歌曲《玉盤》通過春晚,家喻戶曉﹔《成都街頭走一走》等作品讓觀眾再次感受四川的巴適與安逸。十四藝節的首場演出,將從10月4日開始,時值中秋國慶黃金假期,“錦繡天府、安逸四川”,劇場內外、精彩不斷。在此,我們誠邀全國的觀眾朋友來到四川,看大戲享安逸! [09-23 10:23]
  記者 重慶日報記者提問。請介紹一下重慶市的籌備情況,以及有哪些特色亮點值得關注? [09-23 10:23]
  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 劉曉年 本屆中國藝術節由四川重慶聯合舉辦,是全國文藝界的一件大事喜事,更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和重慶文化強市建設的盛事要事。根據十四藝節總體方案要求,我市主要承辦十四藝節閉幕式、展覽活動開幕式、第二十屆群星獎頒獎晚會以及特邀劇目展演和美術展覽等系列活動。在文化和旅游部的精心指導下,重慶高度重視、高位推動,科學謀劃、精心實施,形成了上下聯動、一體推進的良好局面。目前,已搭建重慶市組委會、執委會,設置12個專項工作部門,全市相關區縣、市級部門及國有企業等超50家單位緊密配合、分工協作,細化量化各項執行方案,壓緊壓實場館整改、演出安排、後勤保障、新聞宣傳、安全應急等任務責任,整個籌備工作組織有序、推進順利。特別是第十四屆藝術節重慶賽區首場賽事——群星獎廣場舞終評活動將於9月25日正式開始,我們已完成志願者招募、場地准備、住宿保障等前期籌備工作,總體進展順利。 [09-23 10:25]
  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 劉曉年 十四藝節重慶承辦的任務繁重、內容豐富,主要有三大亮點:一是權威獎項將在渝揭曉。本次藝術節將在重慶重磅揭曉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第十八屆文華獎、第二十屆群星獎獲獎作品。讓我們共同期待,在重慶見證我國在專業舞台藝術和群眾文化領域最高政府獎的最新成果。二是精神大餐文化惠民。本次藝術節,在重慶安排了文華獎話劇兒童劇類、部分音舞雜劇目以及舞蹈、小戲曲等24部劇目、23個節目演出,還有86個群眾文化類的廣場舞、曲藝、舞蹈節目。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全國優秀書法篆刻作品兩大展覽將匯集近900件作品。這些專家認可、群眾叫好、市場叫座的優秀作品,將進一步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我們將拿出至少15%的演出票執行100元及以下票價,免費發放群星獎終評及頒獎晚會觀演票,同步疊加重慶本地文旅惠民政策,開展群星獎惠民巡演、藝術普及展覽、戲曲進校園等活動,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三是特色活動點亮山城。重慶山環水繞、江峽相擁,“江崖街洞天”等獨具魅力的城市風貌充滿煙火氣、時尚味和國際范兒。藝術節期間,山城特色的無人機燈光秀、江畔音樂會等文旅項目將繼續精彩亮相﹔我們還聯動四川策劃系列藝術品牌活動,共同推出一批文旅新場景、新業態﹔特別策劃推出“點亮生活”青年藝術周、100個品質打卡地等活動,讓十四藝節更有川渝味、青春感。籌辦十四藝節是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標志性成果的重要抓手,我們倍感榮幸、倍感振奮,一定齊心協力、共同努力,把十四藝節辦成一屆精彩成功的藝術盛會。雄奇山水、新韻重慶!重慶人民熱情歡迎八方賓朋蒞臨重慶,與我們一起共享此次盛會、共賞山城盛景。也請大家持續關注、多多宣傳,謝謝! [09-23 10:28]
  記者 中國文化報記者提問。現在村晚、村歌、廣場舞等群眾文化活動越來越流行,作為群眾文藝領域唯一的國家級政府獎,群星獎受關注程度越來越高,請問本屆群星獎有什麼突出特點? [09-23 10:28]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副司長 閆曉東 感謝您對群星獎的關注。本屆群星獎是近三年群眾文藝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示,在總結往屆經驗的基礎上,力求創新發展,具體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群眾創、群眾演”。群星獎的參與對象一直是非專業的基層群眾,參評作品大多源於基層,由群眾自編自導自演。從參評數量來看,本屆群星獎共有來自1996個演出單位的5039個作品(團隊)參加初選,參與創作、演出及輔導人員共約29.5萬人,為歷屆最多。從人員年齡來看,表演人員中年齡最大的80歲,最小的5歲,既有八旬老人參演戲劇、曲藝作品,也有全部由幼兒園小朋友演出的少兒舞蹈﹔創作人員中既有18歲的普通高中生擔任小品編劇,也有85歲的退休文化館干部編創廣場舞﹔入圍終評的作品中,有一個舞蹈作品演員們平均年齡接近70歲。從人員職業來看,既有基層群文化工作者,也有工人、農民、教師、醫生、工程師等各行各業的群眾﹔有互聯網公司的程序員表演傳統曲藝,有情景劇的編劇和演員全部是科研院所工程師,也有開餃子館的老板唱起新編民歌。從創作、打磨到演出亮相,每一個群星獎作品都是普通人在新時代的藝術表達,展現了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的情感、普通人的風採。可以說,群星獎給了普通百姓實現文藝夢想的平台,讓群眾文藝有了綻放光彩的舞台。 [09-23 10:31]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副司長 閆曉東 二是“接地氣、有生氣”。群眾文藝擅長在平凡小事中挖掘真善美,從生活點滴中傳遞正能量,本屆群星獎參評作品更加聚焦當下,大都是圍繞老百姓身邊發生的事,帶著濃濃的人間情、煙火氣、家常味。從題材上看,涵蓋鄰裡溫情、鄉村振興、人工智能、基層治理、兒童教育、反腐倡廉、非遺傳承、關愛老人等多元內容,既緊扣時代脈搏,又真實反映人民群眾的情感世界與精神風貌。有的作品改編自群眾身邊真實發生的好人好事,訴真情、喚真情﹔有的作品用藝術化的手法呈現本地特色的生活實景,兼顧藝術水准與生活氣息﹔有的作品以小見大,敏銳捕捉各類群體的人生百態,發人深思。從表現形式看,既有以梁山燈戲、上黨八音會、紹興蓮花等非遺形式表達新時代生活的作品,也有阿卡貝拉與傳統器樂演奏、國潮音樂、少數民族舞蹈改編廣場舞等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創新作品,呈現出多元融合、跨界創新的特點。本屆群星獎參評作品真正做到了“有人、有事、有情、有趣”,映照出近年來“更熱、更美,更歡樂”的群眾文化生活,彰顯出群眾文藝的蓬勃生機。 [09-23 10:32]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副司長 閆曉東 三是“家門口、指尖上”。本屆群星獎評獎工作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把文化惠民貫穿於評獎全過程。各報送單位均積極組織參評作品深入基層進行演出,並將其納入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范圍。初選階段,各報送單位共舉辦基層惠民演出約2.3萬場,觀眾超3087萬人次,演出場次為歷屆最高。終評期間,入圍作品和團隊還將組成小分隊深入川渝基層開展18場惠民演出,進入景區、融入街區、貼近社區,把舞台搭在百姓的家門口,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除現場演出外,本屆群星獎還將持續拓寬線上傳播渠道,在國家公共文化雲平台開設“雲上群星獎”專題,直播群星獎終評演出、頒獎晚會等,提供“演、宣、賞、評”一體化線上服務。老百姓動動指尖,通過手機即可實時了解評獎動態,觀看演出視頻,參與評獎全過程。此外,我們正在廣泛征集基層群眾文藝故事以及群星獎幕後故事,擬在各新媒體平台廣泛傳播,展現群眾文藝背後的真實細節,展示基層群文工作者的喜怒哀樂和文藝愛好者的生動群像。歡迎大家積極參與,也歡迎媒體朋友們持續挖掘、深入報道。 [09-23 10:34]
  記者 人民日報記者提問。趙司長您好,在剛剛有關“十四藝”節活動亮點與特色的介紹中,您提到了本屆藝術節聚焦創新活力、聯合藝術院團和相關高校開展青少年藝術創演周。請問有哪些具體舉措?意義何在? [09-23 10:34]
  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司長 趙聰 謝謝您的關注!青年是事業的未來。隻有青年文藝工作者強起來,我們的文藝事業才能形成長江後浪推前浪的生動局面。我部高度重視青年文藝人才培養,在前不久成功舉辦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文藝晚會《正義必勝》中,我們廣泛選調優秀青年人才,一批80、90甚至00後的青年文藝工作者全面擔當主力,展現了新時代文藝工作的創新活力與責任擔當。在本屆藝術節期間,我們特別設置“青少年藝術創演周”,以創新賦能藝術為主題,組織川渝兩地中小學、高校藝術社團與全國知名藝術院校開展劇目展演、劇本圍讀、音樂原創新作展示,VR、AI藝術展陳等活動。目的是集中展示當代青少年創演成果,激發年輕人的創作熱情,培養年輕人放眼世界、面向未來的胸懷和格局,讓藝術“年輕起來”“潮起來”,讓藝術在時代浪潮中煥發永恆魅力,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借這個機會,向各位媒體朋友重點介紹一下,在這項活動中,我們將面向40周歲以下青年文藝工作者,在成都實施青年音樂人創演項目,採用“網絡征集”和“遴選推薦”兩種方式,策劃開展“青年創演”交響樂、民族管弦樂、原創歌曲征集展演活動,用青年們熟悉的網絡打榜、線上展播、音樂創作分享、城市快閃等方式擴大活動影響力,鼓勵全國的年輕文藝工作者,創作更多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 [09-23 10:36]
  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司長 趙聰 另外,“點亮生活”青年藝術周,將在重慶精彩亮相,藝術周設立三大核心板塊。其中,“點亮創想﹒青年戲劇種子計劃”和“點亮藝境﹒新聲戲劇匯”板塊將組織青年創作者與業內名家大咖共同參與劇本演讀、同台飆戲等戲劇互動交流。“點亮意趣﹒無界新空間”板塊,則巧妙地將藝術科技創新成果與演藝新空間概念融為一體,屆時,觀眾朋友們將有機會與機器人共舞,感受科技創新的奇妙體驗,也可通過VR設備與千年前的東坡先生“把酒問青天”,還能與AI機器人攜手共同創作美妙的旋律。這一系列活動,旨在激發年輕人創作創新活力,在全國文藝工作界營造注重創新、敢於創新、勇於創新的良好環境。我們衷心希望,通過這些舉措,不僅搭建起青少年展示才華、交流互鑒的舞台,更激活文化創新的“一池春水”,讓藝術節真正成為“人民的節日”、成為文化強國建設中的一抹亮色。屆時,也歡迎媒體朋友加大對這一活動的關注力度,讓更多人了解到青年創演的魅力和力量,謝謝! [09-23 10:38]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副主任、主持人 李曉良 謝謝各位。由於時間關系,提問環節就到這裡。各位朋友,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即將拉開帷幕,這不僅是文藝工作者的盛會,更是全體人民共享文化成果的節日。我們誠摯邀請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共同感受藝術的魅力,見證中國文藝事業的蓬勃發展。 [09-23 10:39]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副主任、主持人 李曉良 旅游方面,國慶、中秋假期即將來臨,相信不少朋友都有出行計劃。大家在暢享假日旅游、沉浸藝術盛宴的同時,務必始終繃緊安全之弦。在此,文化和旅游部提醒廣大游客: 一、做好行前准備。關注途經地和目的地天氣、交通情況,合理規劃行程。選擇有經營資質的旅行社。不前往未開發開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區域。密切關注出境游目的地安全形勢和注意事項,不前往高風險地區。 二、加強安全防護。自駕游前確認車況良好,杜絕疲勞駕駛和酒後駕車。駕乘或乘坐機動車出游時,全程系好安全帶。乘坐觀光游船時,按規定穿著救生衣。秋季來臨,旅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用火安全,嚴格遵守場所消防及各類安全管理規定。 三、謹慎參與高風險項目。參加直升機觀光等低空、涉水高風險項目前,仔細閱讀項目相關提示,根據個人年齡、健康狀況量力而行。參與活動時聽從工作人員指引,遵守安全操作規范,不做可能危及自身安全及他人安全的舉動。 四、文明理性出游。遵守法律法規和公序良俗。遵從參觀游覽提示,保護生態環境、愛護文物古跡、愛惜公共設施。關注服務標准和品質,注意辨別旅游攻略信息,理性選擇旅游產品,警惕“不合理低價游”。 最後,再次感謝各位新聞媒體朋友一直以來對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關心支持。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 [09-23 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