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 介紹增強消費品供需適配性進一步促進消費政策措施有關情況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5年11月27日(星期四)上午10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謝遠生、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司司長吳越濤、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負責人楊枿、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司長繆沐陽、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稽查專員嵇小靈介紹增強消費品供需適配性進一步促進消費政策措施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直播時間: 2025年11月27日 10:00 - 12:00
直播嘉賓: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謝遠生 , 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司司長:吳越濤 ,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 ,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負責人:楊枿 , 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司長:繆沐陽 , 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稽查專員:嵇小靈 ,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周建設
 
 
直播圖片 更多>>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11月27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图为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周建设。(栾海军 摄)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11月27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图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谢远生(徐想 摄)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謝...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11月27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图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徐想 摄)

    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收入...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11月27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图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徐想 摄)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

相關媒體 更多>>
    相關摘要 更多>>
      背景資料 更多>>
         
        文字實錄 正序 | 倒序 手動刷新 自動刷新: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周建設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昨天,《關於增強消費品供需適配性進一步促進消費的實施方案》已經公開發布。為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關情況,今天我們邀請到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謝遠生先生,請他為大家介紹《實施方案》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吹風會的還有: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司司長吳越濤先生,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先生,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負責人楊枿先生,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司長繆沐陽先生,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稽查專員嵇小靈先生。
        現在,請謝遠生先生作介紹。 
        [11-27 10:00]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 謝遠生 謝謝主持人。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管總局的同事一起參加今天的政策吹風會,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增強消費品供需適配性進一步促進消費的實施方案》。昨天這個文件已全文向社會公布。下面,我向大家簡要介紹《實施方案》的出台背景和主要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進有退,有保有壓,增強供給與需求的適配性、平衡性。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堅持惠民生和促消費、投資於物和投資於人緊密結合,以新需求引領新供給,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供給和需求是經濟發展的一體兩面。適配,就是消費品生產供給端主動適應消費趨勢變化,從產品設計開始就精准匹配多元消費需求,實現供給和需求的雙向奔赴,在質量、結構、效用等方面動態匹配。也就是說,老百姓想要什麼、喜歡什麼,政策就引導鼓勵企業琢磨什麼、生產什麼,以便廣大消費者能買到稱心如意的東西、享受到無微不至的服務,有利於企業生產的產品適銷對路、優質優價。推動供需總體適配能最大程度激發消費潛力,促進經濟循環暢通。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從供需兩側協同發力,提升供給體系對需求結構的適配性,研究制定了這個《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提出兩個階段的主要發展目標:到2027年,形成3個萬億級消費領域和10個千億級消費熱點。到2030年,基本形成供給與消費良性互動、相互促進的高質量發展格局,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逐步提升。
        《實施方案》聚焦供需錯配的主要領域和堵點環節,提出5方面舉措:首先是拓展增量,加速新技術新模式創新應用。提出打造一批重點領域標志性產品和首用場景樣板,推廣柔性生產、用戶參與設計等高效響應制造新模式,完善中試驗證等服務平台,推動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融入研發生產銷售應用全鏈條全過程。其次是深挖存量,擴大特色和新型產品供給。針對綠色、健康、農村、國潮等新型和重點領域消費,提出加快特殊膳食食品、休閑運動等產品研發創新,提升消費品能效、水效限定值標准,推廣體育優品目錄和歷史經典產品消費地圖,開展名優產品巡展和下鄉活動等。第三是細分市場,精准匹配不同人群需求。圍繞“老幼中青”等不同年齡人群差異化需求,實施兒童和學生用品安全守護三年行動,推進電子信息產品視聽友好技術改造升級,培育獨立設計師及品牌工作室,開展優質老年用品惠老助企行動,推進居家適老化改造等。第四是場景賦能,培育消費新場景新業態。提出積極培育首發平台載體,推動消費品首發、首展、首秀﹔有序發展策展零售等新業態﹔建立健全共享產品和服務質量標准及認證體系,規范發展共享消費等。第五是優化環境,營造良好發展條件。提出用好“兩新”政策,強化財政金融支持﹔培育中國消費名品方陣,打造“購在中國”等品牌活動﹔重拳打擊違法廣告、假冒偽劣等行為,加快消費品安全、性能、環保等標准更新升級,維護市場秩序等。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會同有關部門,認真組織落實《實施方案》相關工作,加強經驗總結和宣傳推廣,圍繞增強消費品供需適配性,加大資源投入和政策支持,努力為擴消費、惠民生、穩增長作出貢獻。
        我先介紹這些。下面,我將和有關部門的同事共同回答各位記者朋友的提問。謝謝。 
        [11-27 10:09]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周建設 謝謝謝遠生先生的介紹。現在請大家舉手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11-27 10:10]
          記者 澎湃新聞記者提問。人群細分催生更多元化的消費需求。我們知道,“一老一小”、學生、上班族等重點人群的消費偏好各不相同,請問將如何精准對接這些差異化需求,推出適配性更強的產品與服務?謝謝。 [11-27 10:11]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 謝遠生 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請工信部何亞瓊同志回答。 [11-27 10:12]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 何亞瓊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非常好。就像記者朋友講的,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提升和我們老百姓生活理念的深刻變化,應該說,我們中國的消費市場正在經歷一場從總量擴張向結構優化的重要轉型。我們看到,不同年齡、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習慣的消費者,消費的差異性也日益明顯。我看今天來了很多年輕朋友,年輕朋友追求個性、追求品質、追求“顏值”,我們的爸爸媽媽可能是希望方便、希望好用,父母可能關心孩子的安全、健康等,所以這給我們供給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這個文件在這方面有一些具體的考慮。
        在服務嬰幼兒和學生群體方面,我們聚焦“健康成長”和“學習效能”關鍵需求。針對市場上相關產品還存在功能單一、質量參差不齊,甚至還有安全隱患等問題,我們的企業應回歸本質,解決真問題,在安全和細節上較真。所以在文件裡我們也提出,將支持新型環保材料的研發應用,建立嚴格的質量標准體系,打造優質產品的目錄。推動傳統玩具文具和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促進行業發展安全透明化,產品設計韌性化、功能更“務實化”。比如,我們能夠開發出跟孩子進行開放式、個性化互動的AI玩具,隨時隨地可以解答孩子的疑問,引導孩子主動學習和管理情緒。
        在服務老年群體方面,注重“實用便利”與“品質生活”有機結合。針對老年人普遍存在的行動不便、居家照料需求增加、咀嚼功能減弱、出門辦事困難等痛點,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養老服務機器人、適老鞋服、易吞咽食品等產品研發,持續推進互聯網應用及智能終端適老化改造。組織開展優質老年用品“惠老助企”行動,在當前已經發布的4批次、近2000項優質老年用品推廣目錄基礎上加力擴圍,讓更多安全、舒適、好用的產品走進尋常百姓家。同時,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爸爸媽媽們上網選商品拿不准、不放心,我們正在加快編制老年用品標准體系,研究推進“銀齡”認證工作,給合格的產品貼上“安心標簽”,讓我們自己的爸爸媽媽買得放心、買得安心、用得舒心。
        在滿足年輕群體方面,突出“個性表達”與“時尚引領”。當前,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文化覺醒深度賦能消費升級,國潮從小眾潮流躍升為主流趨勢,年輕人成為核心追捧群體。我們將支持開發更多像國潮服飾、設計師聯名款、IP文創產品等兼具文化內涵與時尚態度的服飾、化妝品等產品,培育原創設計能力。鼓勵發展私人定制等服務新模式,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無論是華為Mate系列手機中昆侖玻璃等“硬核科技”,還是《唐宮夜宴》中又美又潮的傳統文化,都讓我們有信心,把傳統文化、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寶貴東西演繹成時代潮流。謝謝。 
        [11-27 10:23]
          記者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記者提問。我的問題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請問目前在優化供給結構、適配需求方面取得哪些實質性進展?在消費品供需適配方面還存在哪些問題?謝謝。 [11-27 10:35]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 謝遠生 謝謝您的提問。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深入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三品”戰略,擴大創新升級消費品供給,推動供給對需求的適配性、引領性不斷增強。具體來看,一是品種變得更加豐富。目前我國消費品品種總量已達到2.3億種,家電、家具、文體用品、服裝家紡等100多個品類產量全球第一。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人形機器人、無人機等創新型產品供給穩步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智能無人機飛行器制造、智能車載設備制造增加值分別增長59.9%和25.1%。具備組合駕駛輔助功能(L2)的乘用車新車銷量同比增長21.2%,滲透率達64%。在強大的制造能力支撐下,中國消費品企業能夠以極快的速度響應技術的升級和消費者需求的細微變化,不斷對產品進行迭代創新。比如,柔性制造帶動“小單快反”式生產變革,服裝等行業“兩天打樣、三天出貨”成為普遍趨勢,大幅提升企業新品投放數量和效率。二是品質變得更加可靠。日用消費品抽檢合格率總體保持較高水平。主要消費品國內外標准一致性程度超過96%。國產高端化、品質化產品日益受到青睞,4K超高清智能電視機市場滲透率達85%,節能變頻型空調銷量佔比提升至98%。三是品牌變得更具影響力。一大批消費品領域自主品牌不斷成長成熟,比如家電、乳業、運動鞋服、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消費級無人機、電動自行車等領域的中國品牌,不僅在國內成為大多數百姓的首選品牌,還走出國門,得到海外消費者的認可和青睞。
        總體來看,我國消費品供給已進入優質優價新發展階段,基本滿足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但正如這位記者朋友剛才提到的,部分領域供需結構性錯配問題依然存在,如部分產品供給過剩和優質供給不足並存,國內首飾、箱包、化妝品等領域的高端品牌還比較少﹔新舊動能轉換仍然在路上,適應居民品質化、個性化需求的新產品創新應用和供給不足﹔部分消費熱點尚未完全充分供給,養老育幼、文旅和智能消費等需求旺盛,老年用品、智能終端、低空觀光、IP衍生品等個性化供給數量和質量尚不能滿足需求。
        《實施方案》將堅持問題導向,聚焦以上供需錯配問題,持續優化供給側結構,推動加大資源投入和工作力度,有望用5年左右時間推動供需在更高水平實現動態均衡,讓老百姓暢享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謝謝。 
        [11-27 10:37]
          記者 大眾新聞大眾日報記者提問。商貿流通是供需銜接的重要環節。請問,在促進供需順暢銜接、推動更多優質消費品進入千家萬戶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謝謝。 [11-27 10:38]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 謝遠生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請商務部楊枿同志回答。 [11-27 10:38]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負責人 楊枿 感謝您對商務工作的關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擴消費工作,作出了系列決策部署。商務部認真貫徹落實,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打造“購在中國”品牌,促進供需銜接,推動更多優質消費品進入百姓生活,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我們主要開展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政策,激發消費潛力。今年以來,我們會同相關部門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讓更多綠色、智能消費品進入千家萬戶。今年前10個月,消費品以舊換新帶動銷售額超2.4萬億元,惠及超3.6億人次。1-10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達到1015萬輛,同比增長21.9%。我們還推動出台了優化離境退稅、促進健康消費、開展繭絲綢產業“東綢西固”等政策舉措,不斷釋放擴消費、惠民生政策紅利。
        二是抓活動,營造消費氛圍。我們圍繞精品購物、精致美食、精彩旅游、精美展演四大板塊,開展了精品首發季、精品消費月、國際消費季、老字號嘉年華等20余項專題活動,指導各地打造地方特色擴消費活動品牌,擴大優質供給。同時我們還舉辦了進博會、消博會等國際性展會,搭建全球消費精品展示交易平台,聯通中國和世界市場,更好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
        三是抓載體,創新消費場景。加快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實施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支持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等城市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費環境。目前,五個城市入境外國人數量約佔全國的1/3,消費品進口佔全國的一半以上,離境退稅銷售額佔全國七成左右,充分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謝謝! 
        [11-27 10:39]
          記者 南方都市報N視頻記者提問。這次《實施方案》提出要“拓展多元興趣消費供給”,近年來,以興趣為主導的文旅消費需求也非常旺盛,請問,在豐富特色文旅產品供給方面有哪些安排?謝謝。 [11-27 10:40]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 謝遠生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請文化和旅游部繆沐陽同志回答。 [11-27 10:41]
          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司長 繆沐陽 感謝您的提問。當前,國潮、文創、非遺產品的消費呈現需求旺盛、活力十足的火熱態勢,涌現出眾多適配性強、體驗感好、深受消費者歡迎的爆款產品,在滿足消費需求的同時,增進了文化認同與精神滿足。我看到我們這個過道,就有三位記者朋友的包包上挂著潮玩,可能全場會有更多,確實是很火爆。為了做好《方案》的貫徹落實工作,文化和旅游部將從供需兩端發力,著力在產品上新、場景煥新、活動出新上下功夫。
        一是支持優質文旅產品上新。開展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動漫獎評獎,激勵動漫產業創新發展,持續打造優質IP。實施文化創意產品提升行動,擴大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試點范圍,開展“創意來自典藏”文創產品展示推薦工作,指導培育“城市禮物”品質化、體系化發展。支持舉辦中國國際動漫游戲博覽會、中國國際品牌授權展覽會等展會,開展品牌授權主題供需對接活動,推動文創產品開發和品牌授權。舉辦“多彩中國 佳節好物”文化和旅游貿易促進活動,推廣國潮文創、非遺老字號等優質產品,打造更多引領潮流的“中國禮物”。
        二是推動文旅消費場景煥新。制定非遺工坊建設操作指南,引導非遺工坊提質增效,推出一批優質非遺相關產品和服務。持續舉辦“非遺好物 國潮煥新”四季非遺購物月等活動,發布非遺好物,打造非遺市集,推動非遺進景區、進街區,鼓勵非遺產品進入商超、免稅店銷售,釋放非遺消費潛力。舉辦中國時尚產業盛典,持續打造時尚文化活動品牌,推動將優秀創意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時尚設計,培育時尚消費市場。指導自駕車旅居車營地提質增效,提高運營和服務水平,推動自駕車旅居車旅游和露營旅游健康發展。引導各地進一步豐富城市漫步、鄉村旅居、露營休閑等融合消費場景。組織開展文旅新業態新場景對接行動,積極打造沉浸式體驗、線上演播、數字藝術、電競娛樂等文旅數智化新模式。
        三是引導文旅消費活動出新。持續舉辦全國文化和旅游消費促進活動,圍繞傳統節日、法定假日及旅游旺季等,支持各地推出賞冰樂雪、避寒避暑、文創市集等應季應景的產品和服務。舉辦“游購鄉村”活動,以“游”促“購”,為城裡游客找去處,為鄉村產品找出路。打造“跟著演出去旅行”“跟著賽事去旅行”“跟著影視去旅行”“跟著名著去旅行”等品牌,滿足高品質、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需要。支持舉辦區域性文化和旅游消費促進活動,探索實施區域一體化文旅消費惠民措施。豐富夜間消費等專題活動。落實好離境退稅政策,推廣“即買即退”措施,吸引更多境外游客來華旅游、來華購物。在文旅產品的適配性上努力實現既滿足國內消費者需要,也滿足入境消費者需要。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11-27 10:41]
          記者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廣網記者提問。當前,消費領域出現了很多新的趨勢和熱點,請問通過方案的實施,能夠挖掘創造多大的消費空間?以及目標中提出的3個萬億級和10個千億級的消費熱點都有哪些?謝謝。 [11-27 10:46]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 謝遠生 謝謝您的提問。《實施方案》通過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速品牌引領、標准升級和新技術應用,激發我國龐大內需市場的“乘數效應”與“結構紅利”,到2027年,有望在重點領域催生數萬億元規模的新增消費市場。一方面,是“存量優化”帶來的替代性空間。通過提升產品品質、增加文化內涵、注入智能綠色元素,推動傳統消費品“價值躍遷”。比如,近年來漢服、簪花、國風美妝、“新中式”家居等蘊含中國文化基因的國貨潮品暢銷海內外,成為拉動消費的新動力。另一方面,是“增量創造”帶來的新增長空間。圍繞新人群、新場景、新理念、新需求,創造全新的產品與服務,如智能家居生態、銀發經濟解決方案等,這些將開辟新的消費藍海。
        關於記者朋友剛才提到的“3個萬億級和10個千億級消費熱點”,是我們基於對消費趨勢、產業基礎和技術變革的綜合研判,提出未來一段時期著力培育和拓展的重點領域,其中萬億級消費領域包括老年用品、智能網聯汽車、消費電子等。以老年用品為例,在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的時代背景下,市場規模已從2014年的2.6萬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5.4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7.3%,成為銀發經濟的重要支撐。千億級消費熱點包括嬰童用品、智能穿戴產品、化妝品、健身器材、戶外用品、寵物食品用品、民用無人機、潮玩、珠寶首飾與國潮服飾等,這些領域已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和巨大的發展潛力,讓消費市場呈現出多元化、活力化等重要特征。比如,伴隨健康生活、全民健身理念興起,戶外用品、健身器材需求更加旺盛,IP經濟(也就是利用知識產權所創造的經濟)契合年輕群體消費偏好,各類潮玩產品快速火爆全球。可以預見,多點開花、分層推進的消費熱點格局,能夠顯著增強國內消費市場的韌性與活力,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堅實支撐。謝謝! 
        [11-27 10:47]
          記者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推動商品消費擴容升級。請問,商務部在促進商品消費方面將採取哪些舉措?謝謝。 [11-27 10:47]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 謝遠生 謝謝,這個問題請商務部楊枿同志回答。 [11-27 10:47]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負責人 楊枿 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商品消費是促消費、惠民生的重要領域,在建設國內強大市場、發展新質生產力、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今年以來,商品消費保持平穩發展態勢,1-10月,商品零售額達36.6萬億元,同比增長4.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2個百分點。下一步,商務部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從以下幾個方面推動商品消費擴容升級。
        一是促進大宗消費。汽車、家電、家居等大宗消費是商品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1-10月,限額以上單位家電、家具、通訊器材零售額同比均增長20%左右,乘用車零售量增長7.9%,總體保持較快增速。下一步,我們將推進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擴大二手車流通,拓展汽車改裝、租賃、賽事、房車露營等汽車後市場,全鏈條擴大汽車消費。聚焦綠色、智能等方向,促進家電家居消費。
        二是壯大新型消費。當前,消費領域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不斷涌現,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我們將積極推進首發經濟,豐富首發平台載體,鼓勵企業發布新品、開設首店、舉辦首秀首展活動。發展健康消費,培育健康消費領域新質生產力,提升健康商品和服務供給質量。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培育“人工智能+消費”,打造更多消費新增長點。
        三是打造國際化消費環境。近年來,在擴大免簽范圍、優化離境退稅等政策帶動下,“中國游”“中國購”持續火爆。今年1-9月,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近1倍。下一步,我們將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組織開展好國際化消費環境建設試點,支持相關城市進一步豐富優質商品和服務供給,打造一批帶動面廣、顯示度高的消費新場景,提升國際化服務水平,營造更加便捷、舒適的消費環境,讓更多海內外朋友感受“購在中國”的獨特魅力。謝謝! 
        [11-27 10:48]
          記者 封面新聞記者提問。我們看到,《實施方案》圍繞增強供需適配性提出了系列政策舉措。能否介紹一下《實施方案》的核心制定思路以及在破解供需矛盾、激發市場活力等方面的主要安排?謝謝。 [11-27 10:49]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 謝遠生 謝謝您的提問。關於《實施方案》的核心制定思路,首先,該文件的政策舉措是聚焦商品消費。我國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商品消費仍然佔據主導地位。2013年以來,我國居民年人均商品消費支出從0.8萬元提升至1.5萬元,佔人均消費支出比重保持在50%以上,是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實施方案》的核心理念是實現生產和消費從量到質的轉變,讓企業從生產更多向生產更對、生產更好轉變,解決“想買的買不到、想賣的賣不掉”所帶來的要素錯配和資源浪費。再者,《實施方案》的政策著力點是從供給、需求、渠道、環境等多維度協同發力,通過“定制化”方案組合,提升供給體系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以高質量供給激發和滿足各類消費需求。
        關於《實施方案》的主要安排,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做了五項針對性的政策部署,實現從生產環節到消費環節的全鏈條打通和無縫銜接。供給端方面,一是突出新技術應用,培育消費新動能。布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消費電子、現代紡織等新領域新賽道,打造百個標志性產品、百家創新企業和一批首用場景樣板。加大生成式人工智能、3D數字化設計等新工具應用,開發人工智能終端產品,提供娛樂、健康、陪護等生活服務。二是突出品牌引領,構筑名品矩陣。系統性培育中國消費名品方陣,推廣千個以上知名企業品牌和區域品牌,萬件以上優質消費品。推廣“即買即退”措施,也就是說,境外游客在國內指定商店購買退稅物品,可現場直接申領退稅款,是一項促進消費便利化的政策,鼓勵國產名特優新產品、消費名品、非遺產品、國貨“潮品”進入口岸出境免稅店和市內免稅店。三是突出標准升級,夯實供給質量。提高消費品領域國內標准與國際先進標准一致性水平,推動標准、認證國際互認。加強老年人、嬰童、學生等重點人群和重點領域產品強制性國家標准制修訂,制修訂智能家居互聯互通、重點產品揮發性有機物及重金屬含量限值等強制性國家標准。需求端方面,一是突出政策牽引,激活內需潛力。強化財政金融支持,用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豐富消費金融產品和服務。借助養老產業金融政策,加大對優質老年產品支持力度。二是突出環境優化,筑牢安全便利。持續整治地方保護、市場分割問題,加強反壟斷常態化監管執法。強化網絡市場監管,重拳打擊違法廣告、假冒偽劣等行為,促進形成優質優價、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謝謝! 
        [11-27 10:49]
          記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消費品的關注點已經從“有沒有”轉為了“好不好”,這次《實施方案》也是重點圍繞促進優質消費品供給作出了具體安排。請問,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這方面有哪些考慮?將發揮怎樣的作用?謝謝。 [11-27 11:00]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 謝遠生 謝謝提問,這個問題請國家發改委的吳越濤同志回答。 [11-27 11:01]
          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司司長 吳越濤 謝謝您的提問。近年來,人民群眾消費需求不斷升級,並日趨多元。正如您剛才提到的,人們對消費品的關注點已經從“有沒有”轉向了“好不好”。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待也呼喚更高質量的消費品供給和更多元化的消費場景。今年3月,中辦、國辦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也明確,要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提出開展消費品質提升行動,包含強化消費品牌引領、支持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等具體舉措,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持續推動供給向新向優。下一步,我們將主要從三個方面,提高供給質量水平,推動高質量的消費品進入居民生活。
        一是加強技術引領,加力推動供給創新。在技術創新上,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推動產業全要素智能化發展,助力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推動智能終端“萬物智聯”,培育智能產品生態。在場景創新上,促進場景的培育開放和新場景大規模應用,加快推出應用場景項目清單,圍繞建設綜合性重大場景組織實施若干重大項目,打造一批帶動面廣、示范性強的消費新場景。
        二是提升品牌標准,深入推動供給提質。在品牌建設上,今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廣電總局開展“品牌中國故事匯”“品牌中國公益行”“品牌中國特色輯”系列活動,應該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反響﹔此外,還舉辦了中國品牌建設人才培訓班,引導重點行業骨干企業更加注重提質量、優服務。下一步,我們將務實高效辦好中國品牌日系列活動,為品牌搭建交流、宣傳、合作平台。在綠色升級上,持續完善節能標准體系,“十四五”以來,累計制定修訂強制性能效標准30項,更新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水平,制定發布能效標識實施規則,持續推動綠色化低碳化消費。
        三是聚焦民生需求,持續推動供給惠民。在設施供給上,加強停車位、充電樁等便民設施建設,“十四五”期間,我國累計增設停車位340多萬個,截至今年10月底,全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總數達1864.5萬個,同比增長54%。下一步,我們還將支持相關城市進一步加強重點區域停車設施規劃建設和存量設施更新改造,完善充電基礎設施網絡。在運動產品供給上,近年來戶外運動興起,特別是正在成為年輕人消費的新熱點,我們將積極支持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建設,推動培育一批戶外運動龍頭企業,完善戶外運動產品和服務標准,豐富戶外運動產品及服務種類。在適老化產品供給上,此前,我們會同相關部門持續推動發展銀發經濟,結合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支持居家適老化改造﹔開展了“孝老愛老購物季”活動,推廣優質適老化產品。下一步,我們將逐步引導企業加大優質適老化產品供給,加強供需雙方精准對接,促進銀發消費擴容提質。謝謝! 
        [11-27 11:01]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周建設 繼續提問,還有兩位記者。 [11-27 11:01]
          記者 香港紫荊雜志記者提問。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加速滲透消費全場景,深刻重塑人們的消費方式,《實施方案》也提出“強化人工智能融合賦能”。請問未來還將如何推動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制造、服務深度融合,創新場景拓展消費空間,實現供需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謝謝。 [11-27 11:36]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 謝遠生 這個問題請工信部何亞瓊同志回答。 [11-27 11:36]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 何亞瓊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大家都知道,現在人工智能進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應該說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滲透應用,確實正在深刻重塑消費市場形態。剛才幾位發言人都講到了,大家很關注消費體驗,有了人工智能的加持,現場感就更加明顯,人工智能成為促進消費的“催化劑”。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用戶規模已經達到了5.15億,應用場景持續拓展,人工智能終端新產品競相涌現。未來的消費,不再是購買一件商品,應該說是訂閱一種生活。就像剛才記者問到的,我們將在產品創新和場景創新兩個方面發力,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消費品領域加快落地。
        在產品創新方面,人工智能絕不僅僅是技術的驚艷,更需要我們通過對用戶的洞察、市場的把握、商業模式的構建,形成可落地的產品。我們將在深入實施消費品重點領域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的基礎上,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融合應用,加快建設“用戶需求—智能設計—柔性生產—精准服務”全產業鏈的數字化體系。我們都知道,中國的人工智能產品創新,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場、公認的多元豐富應用場景。隻要我們腳踏實地為用戶提供價值,人工智能的“酷科技”就能創造“暖服務”,催生更多的消費熱點。在家電行業,我們支持發展基於用戶行為數據感知、分析和決策的智能家電生態系統,已經在實際中得到應用,用戶反映也不錯。比如,冰箱裡的雞蛋用完了,智能家電就會自動生成購物清單,並且提示我們需要買雞蛋了。在服裝行業更是如此,利用人工智能進行流行趨勢預測、個性化款式設計和柔性化生產,如深受國內外用戶歡迎的“小單快反”,能夠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快迭代的需求。
        在場景拓展方面,我們將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更多消費場景的融合滲透,創造新的體驗,激發新的需求。我們現在已經發布推廣了213個“數字技術賦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應用場景,將進一步深入挖掘一批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精准解決行業痛點、提升制造效能、引領品牌升級的解決方案,打造一批應用爆款。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在“人工智能+智能家居”場景方面,我們將推動智能單品向全屋智能聯動發展,構建沉浸式、主動式、互聯互通的智能生活體驗。像現在比較火的人工智能眼鏡,能用第一視角拍攝,解放了雙手,並且可以隨時響應我們的口令,形成服務的入口,及時把導航等信息投射到鏡片上,而且AI還會記住我們的習慣和喜好,讓服務更加個性化,更加符合每個人的日常需求。再比如,我們在拓展“人工智能+健康養老”場景方面,實施“人工智能+老年用品”行動,發展康復輔具、健康監測產品、人形機器人等“AI智能體”,實現從“機械照護”到“溫情陪伴”的轉變。
        下一步,我部將堅持需求牽引、技術驅動、生態協同,全力推動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消費品領域深度融合,不斷拓展新的消費場景。謝謝! 
        [11-27 11:37]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周建設 最後一個問題。 [11-27 11:37]
          記者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提問。我們注意到,現在市場上的消費品種類非常多,新產品也層出不窮,很多消費者非常關注消費品質量,所以請問,在保障消費品質量安全、提升消費品質量方面,有哪些考慮?謝謝。 [11-27 11:39]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 謝遠生 這個問題請市場監管總局嵇小靈同志回答。 [11-27 11:40]
          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稽查專員 嵇小靈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也謝謝今天在座的媒體記者長期以來對市場監管工作的關注。
        消費品關乎著千家萬戶衣食住行,其質量影響著消費信心和預期,關系著人民高品質生活,是擴內需、惠民生的關鍵所在,社會關注度高。市場監管總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增強消費品供需適配性、優化消費環境的決策部署,聚焦“一老一小”等重點群體、網絡銷售等重點環節、智能綠色產品等重點領域,從以下三個方面持續發力,以消費品質量帶動消費需求釋放。
        首先,突出重點、精准施策,強化專項監督。市場監管總局會同教育部等五部門實施兒童和學生用品安全守護三年行動,全鏈條排查生產、流通、使用環節隱患,今年以來,我們已經抽查相關用品2.6萬批次、檢查企業超7萬家次,守護好祖國的下一代。對老花鏡、坐便椅、老年鞋等常見的老年用品開展國家監督抽查,納入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護航銀發經濟。針對網絡銷售環節,我們發布了進一步加強網絡銷售消費品質量監管的公告,明確電商平台責任,將缺陷消費品召回從線下延伸到線上﹔組織開展網售重點產品質量安全賦碼核驗試點,從源頭嚴防假冒偽劣產品流入市場。下一步,我們還將加快構建消費品質量安全全鏈條治理格局,強化常態化監管,提升預防和發現問題的能力。
        其次,堅持問題導向、加大執法力度,守牢質量安全防線。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全系統開展了“守護消費”鐵拳行動,深挖問題線索,瞄准生產銷售“三無”產品,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消費品質量違法違規問題,持續保持從嚴從快查處、全鏈條追溯,筑牢消費品質量安全防線。今年以來,我們已查處服裝鞋帽和家用紡織品質量案件5269件、家用電器質量案件5232件、兒童用品質量案件2594件。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組織查辦一批典型案件,強化行刑銜接和公開曝光,全力淨化消費市場,維護消費信心。
        最後,堅持產業賦能、技術支撐,完善標准認證體系。市場監管總局將加快構建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的消費品標准體系,推動增加“好產品”供給,更好滿足居民消費需求。已經發布22項涉及家用冰箱、燃氣灶具、淋浴器等日用消費品能耗水耗國家標准,建立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制度,擴大綠色產品認證目錄范圍,促進綠色消費提質擴容。針對兒童玩具、燃氣燃燒器具、人造板等重點消費品研究發布強制性國家標准,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各位記者朋友,維護消費品質量安全離不開全社會的支持與監督,歡迎大家通過全國12315平台反映違法違規線索,市場監管部門將持續加強監管執法,全力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讓人民群眾買得放心、用得安心。謝謝大家! 
        [11-27 11:44]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周建設 今天的吹風會就到這裡。謝謝各位發布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的參與,大家再見! [11-27 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