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直屬單位 > 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
“觀魚知樂——宮廷金魚文化與故宮博物院藏金魚題材文物聯展”
在延禧宮開幕
發布時間:2019-08-01 17:13 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 2019-08-01

  2019年7月30日,由故宮博物院、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共同主辦的“觀魚知樂——宮廷金魚文化與故宮博物院藏金魚題材文物聯展”在延禧宮開幕。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都海江、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崔利鋒、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馬麗英等出席聯展開幕式並致辭。開幕式由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閆宏斌主持。聯展分為金魚展和金魚題材文物展兩個部分。


展覽開幕現場

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記者 楊倩攝

  聯展分為金魚展和金魚題材文物展兩個部分。其中,金魚展由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承辦,以16個木海陳列於延禧宮院內,持續到8月11日﹔故宮博物院藏金魚題材文物展位於延禧宮東側一層展廳,持續到8月30日。本此聯展延續了“實物+文物”的展覽思路,是故宮博物院創新展覽形式的又一次有益嘗試。展覽精巧雅致,意味雋永,文物與實物相映成趣,是一次將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活起來”的生動展示。

  “木海觀魚”入故宮

  紫禁城和金魚的淵源非常久遠。根據史料記載,明神宗萬歷皇帝就是個金魚鑒賞家,明代宮廷中很多地方都有養金魚的大魚缸。每年中秋節,各宮院都要舉行賽金魚活動。清中期以後,皇帝及達官貴人都把賞魚作為一種樂事,紛紛於園林或府中鑿池養魚,宮廷金魚又重新振興。鼎盛時期曾有279個宮廷金魚品種爭奇斗艷,異彩紛呈。皇宮、王府都會雇請專業的養魚技人,喚之“魚把式”。從雍正帝起,北京的金魚池有了交皇魚的貢例,每年要挑選一批品質優良、品種新奇的金魚送入宮中,蓄養在御花園內。清朝滅亡後,宮廷金魚流散民間,在一代代金魚養殖者的努力下,延續了金魚的歷史,演繹著動靜之間美的傳奇。隨著時代的變遷,金魚已經不僅僅是人們品玩的佳品,更成為了北京都市漁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歷史的傳承加上大眾的喜愛,宮廷金魚也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發展。


魚把式送金魚進宮

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記者 楊倩攝

  宮廷金魚是幾百年來,原始金魚演化發展、變異選擇、人為定向繁養、培育的結果,是中國千百年文化積澱和匠人心血的凝聚。此次金魚展共展出來自北京、上海、天津、武漢、南京、福州、蘇州等12個地區42個品種的近200條宮廷金魚,很多都是難得一見的世間珍品。其中鵝頭紅、王字虎頭、奶牛花蘭壽、十二紅龍睛蝶舞、雪青望天球等品種更是金魚界的“翹楚”,世所罕見。


木海觀魚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攝

  展出使用傳統木海,共4個元寶型(210cm*130cm)大木海和12個圓形(直徑116cm)小木海,排放在延禧宮靈沼軒東、西、南三側。展覽期間每天定時抽換部分水體,使用氣泵增氧,並通過遮陽防雨措施保持水溫水質穩定。

  金魚文物亦精彩

  延禧宮東側一層展廳的“觀魚知樂——故宮博物院藏金魚題材文物展”,從故宮博物院藏品中遴選出金魚題材文物34件,與庭院內游嬉的金魚一同展出,旨在使觀眾朋友一邊欣賞美麗的金魚,一邊了解傳統的金魚文化,獲得更加深刻、有益的參觀感受和文化體驗。


展覽現場

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記者 楊倩攝

  展覽分魚之樂、魚之意、魚之器三個單元。


白釉礬紅彩加金彩金魚紋蓋碗  清道光(1821—1850)

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記者 楊倩攝

  第一單元以帶有生動金魚圖案的瓷器與織繡類文物為主。瓷器上常用礬紅彩來描繪金魚靈動的身姿,有的甚至加上金彩來表現出金鱗游曳的效果。服飾上的金魚圖案或制成底紋或繡成絛帶,更有設計成金魚形狀的女式棉鞋,顯得尤為別出心裁。此單元展出一幅長達13米的《金魚百影圖卷》,由著名文物鑒賞家王世襄先生的母親金章女士於1909年所繪,筆墨靈動秀潤,非常富有表現力。

鍛繡金魚紋元寶底女棉鞋  清光緒(1875—1908)

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記者 楊倩攝

  第二單元著意表現金魚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體現的吉祥寓意。金魚在水藻中穿行漫游,可寓意“金玉滿堂”或“富貴有余”。金魚與荷花,寓意“連年有余”“金玉同賀”﹔金魚與石榴,寓意子孫興旺﹔金魚與紫藤,也稱“紫綬金章”,寓意顯耀的官爵。這些包含吉祥寓意的紋樣用繪畫、緙絲、刺繡、嵌螺鈿、套色玻璃、掐絲琺琅等技法裝飾在紈扇、瓷器、衣料、文具匣、鼻煙壺等日常生活用品上,體現出古代工匠杰出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術。


鍛地織金金魚紋絛帶

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記者 楊倩攝

  第三單元展示了一些清代宮廷使用過的魚缸。據檔案記載,清代宮廷所用魚缸材質有瓷、琺琅、玻璃、銅等,尺寸大小不一,在紫禁城、圓明園、頤和園、避暑山庄均置缸養魚。此次展出的有清代康熙、雍正、干隆、同治四朝的青花雲龍紋魚缸,觀眾們得以一窺宮廷魚缸的發展變化。


掐絲琺琅鋪首耳魚缸  清(1644—1911)

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記者 楊倩攝

  這次展覽通過金魚和金魚文化的綜合展示,使觀眾領略到宮廷萌物的風採,體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也是對北京金魚產業文化的一個傳承和發揚。通過此次合作,可以進一步鼓勵精品宮廷金魚的健康發展,傳播匠心精神,繁榮金魚市場,為全國金魚養殖體系建設及全國金魚交流展示平台建設作出貢獻。同時豐富了觀眾的參觀感受,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在故宮博物院,在清代唯一一處西式建筑的環境中,觀賞多姿多彩的金魚,感受院藏文物所蘊含的金魚文化,體驗獨特的博物館氛圍和傳統文化魅力。


開幕式嘉賓合影

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記者 楊倩攝

  本次聯展不單獨售票,憑故宮博物院門票入院後可免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