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直屬單位 > 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
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
話劇《開爐》“二改”專家研討會在沈陽召開
發布時間:2019-03-25 10:03 來源: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 2019-03-25
  2019年2月25日,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台劇和作品滾動資助項目話劇《開爐》“二改”專家研討會在遼寧沈陽召開。秉持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和更上一層樓的理念,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組織專家、遼寧人民藝術劇院主創團隊以及觀眾代表就話劇《開爐》“一改”取得的效果,以及進一步修改打磨的重點和方向,進行充分探討。
  話劇《開爐》由遼寧人民藝術劇院創作,以抗日戰爭時期日寇統治下的沈陽北市場為背景,以老字號“義和盛”鐵匠鋪三兄弟的故事為主線展開,講述了普通百姓在特殊歷史時期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戰故事。大量東北方言和歇後語的運用,讓這部劇更貼近生活,凸顯了抗日戰爭時期沈陽人民威武不能屈的精氣神。
  本著“聚焦於改、以改為主”的工作重心和“兩改兩演”的工作思路,2018年7月,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組織專家,為話劇《開爐》召開了“一改”研討會,從劇情邏輯、人物情感、舞美布局等方面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意見和建議。2019年2月24日晚,話劇《開爐》在沈陽中華劇場進行了“一改”後的首演,現場掌聲雷動,好評如潮。
  厘清修改線索 效果良好呈現
  2019年2月25日的專家研討會上,遼寧人民藝術劇院原院長、話劇《開爐》導演宋國鋒首先介紹了該劇在聽取“一改”研討會專家意見和建議後,主創團隊對人物個性、事件邏輯、舞美空間、演員表演等方面進行了精心修改和調整。例如,對馮淑玉、趙鐵錘、陳鐵墩、羅鐵杠等四個主要人物的關系進行梳理,使事件更具合理性和可信性。厘清羅鐵杠和八個工人被捕事件的關系,理順趙鐵錘平頂山“出事”和回到沈陽的來龍去脈,使事件線索更加清晰、劇情發展順理成章。同時,對舞台空間重新布局,在高爐下增加了移動裝置,重新制作了地面軌道,使高爐能適時移動,舞台遷換更加流暢、靈活,以適應劇情的發展變化。對演員的表演進一步精雕細琢,等等。
  在話劇《開爐》“二改”專家研討會上,上海市劇本創作中心一級導演陳薪伊表示,該劇有五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加上一個精彩的抗戰故事,構成了該劇的人性審美價值,是一部可能成為具有人性審美高度的作品。濟南市京劇院院長、一級舞美設計於鶴詠認為,話劇《開爐》以打鐵為核心,題材獨特,故事情節富於東北地域特色,以濃厚的文化意識譜寫了一曲氣動山河的民族精神贊歌。上海戲劇家協會主席、一級演員楊紹林表示,一個中國人在任何時候都要把國家的命運和自己的小家結合起來。話劇《開爐》主題鮮明,有著明確的價值取向。“開爐”,不僅是開“義和盛”鐵匠鋪傳承百年的家族之爐,更是開家國情懷之爐。
  再提修改意見,抓住細節要素
  作為一部抗戰題材的原創話劇,如何在眾多同類作品中脫穎而出,如何具有獨特性?中國戲劇家協會《劇本》雜志社原主編溫大勇首先肯定了劇中體現的愛國情懷和地域特色,同時也對細節提出了建議。他指出,話劇《開爐》的緣起是日本軍隊進山討伐,需要一萬個馬蹄鐵,因此在巡視河堤時將“義和盛”鐵匠鋪大徒弟趙鐵錘找來,又將二徒弟陳鐵墩從矯正院釋放。仔細斟酌,發現在邏輯上顯得動機不足,說服力不夠強。其次,愛國主義教育調門偏高偏直,慷慨激昂有余。他認為,在戲劇舞台上英雄氣概可以作為主旋律,但要避免人物形象流於概念化、同一化,成為一個固定印象的符號,欠缺豐滿和真實。中國戲曲表演協會會長黎繼德也指出,抗日題材未必要通過設定參加抗日戰爭組織的身份才能顯現出愛國主義。在沈陽14年抗日戰爭的特殊歷史背景下,小人物自發自覺的大義才更顯偉大。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創作室主任吳彤指出,人物之間的情感線不夠流暢,層次缺少遞進性。她希望,從小我到大我、從小家到大家的升華轉變能夠更加鮮明,讓人物圍繞家仇國恨不斷變化成長,最後接近燃點,走向高潮。
  把握真實原則,完善戲劇情節
  歷史題材戲劇最重要的是真實。在話劇《開爐》“二改”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專門就人物的性格完整和本質真實提出了建議。中國戲劇家協會秘書長崔偉指出,探討戲劇的本質真實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人物行為和思想的真實,二是戲劇情節和情感的真實。劇中,羅鐵杠最後的覺醒與轉變,在沒有足夠鋪墊和細節支撐的情況下顯得突然。他建議,明確羅鐵杠這一人物形象,在前後轉變中安排合理的細節,使人物發展合情合理。中國戲劇家協會《劇本》雜志社主編范小寧認為,趙鐵錘和陳鐵墩相似度太高,應當塑造不同人物性格以示區別,加強戲劇張力。
  “高潮前面圍繞開爐的各種鋪墊,包括人物塑造、戲劇情節的內在邏輯,還可以再緊湊一些、集中一些。高潮的推進不夠緊密,有些零散。”《人民日報》文藝部原主任、高級編輯劉玉琴從戲劇情節角度提出了建議,認為修改的著力點應在於對炸火車事件的處理。如何巧妙地開爐?需要注入情感和智慧,增強懸念性和震撼力。陝西省戲曲研究院藝研中心藝術指導、一級編劇黨小黃也認為,該劇人物角色塑造需更立體,人物關系刻畫需更到位。話劇《開爐》女主角馮淑玉滿腔熱血、赤誠勇敢,在以為丈夫趙鐵錘去世後,嫁給懦弱無能的羅鐵杠,目前交代的原由顯然不夠合理。在他看來,整部劇前戲篇幅復雜,真正入戲後又太簡單,戲劇沖突和人物轉變缺乏重點闡述。例如,大量篇幅都用在了人物的感情糾葛上,而炸火車這一核心事件遲遲沒有展開,顯得主次失衡。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一級導演吳朱紅從表演上指出,有些段落的表演需要細致揣摩,比如趙鐵錘回家發現師傅去世了,人物反應應該有一個過程,現在是突然爆發,戲劇節奏需要再斟酌。此外,吉林省作協副主席孫喜軍指出,鐵匠職業特點在劇中運用不夠,隻在最後開爐打鐵時才展現出來。有鑒於此,服裝上應體現鐵匠的特色,這也為人物的形象做了輔助。
  研討會現場,遼寧人民藝術劇院還邀請了一位觀眾代表駱泰年。他表示,話劇《開爐》是一部讓人震撼和感動的佳作。關於這部作品,他建議,一是現場轉換場景時,地面軌道的聲音有點大,可以在制作精良一些,減少軌道滑動的噪音。二是,羅鐵杠的人物塑造,可以參考《鐵道游擊隊》中王強外柔內剛的形象進一步優化。三是,叔叔馮二孩這一角色,希望加強相聲表演的專業性。
  話劇《開爐》的每一次修改,都伴隨著主創團隊的耐心與用心。下一步,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將進一步加強協調,指導項目主體廣泛征求觀眾意見和建議,用心用情地修改打磨作品,推動話劇《開爐》在演中改、改中演,向更高的藝術水准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