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直屬單位 >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
中國兒藝“五一”小長假帶大家穿越經典
發布時間:2019-05-05 10:17 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 2019-05-05


    “五一”小長假期間,中國兒童藝術劇院(以下簡稱“中國兒藝”)演出不停,《西游記》(第三部)、《成語魔方》系列劇第五部、《木又寸》在中國兒童劇場和假日經典小劇場共演出8場,陪伴小朋友度過歡樂假期。中國兒藝一直堅持高品質、低票價、公益性,3部劇目幾乎一票難求。

  經典名著與現代藝術的碰撞

  《西游記》作為一部陪伴幾代小朋友長大的經典作品,獲得了無數大小朋友們的喜愛,中國兒藝將其以“舞台連續劇”的獨特形式搬上舞台,更是收獲了一大批忠實的“西游粉兒”。很多小朋友都是二刷、三刷這部作品。

  《西游記》(第三部)共包含六幕:“通天河鄉親祭河神”“火焰山師徒受阻”“芭蕉洞裡計中計”“孫悟空智取芭蕉扇”“取經歸來師徒受封”以及最後一幕“孫悟空重回花果山”。

  《西游記》(第三部)以戲劇人物為主,以歌舞、武打、說唱民族風格為特點,同時動用了帶有鮮明猴子色彩的街舞及Rap 獨特鮮明節奏輔助刻化孫悟空的個性解放、酷愛自由、神通廣大的性格。使這出戲熾熱、活潑、振奮、變化非凡、可視性很強。

  《西游記》(第三部)仍發揮著一、二部多色彩、古今中外多元素融為一體的特點,沒有停留於鶯歌燕舞,而是將中國古典文化與現代思維進行了完美地融合,體現了中國兒藝對名著和兒童觀眾的審慎態度。充滿哲思與童趣的創新演繹體現了當代兒童戲劇藝術重新審視這部經典名著的全新認知過程,從而使解構更具人性化。

  有兒童戲劇評論家認為:“把中國的古典名著搬上兒童劇的舞台,不僅能陶冶孩子的情操,使他們的欣賞習慣、審美趣味都得到了升華,同時弘揚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充分展示了兒童戲劇的魅力。”

  寓教於樂“鏈接”傳統文化

  成語歷經千年仍能流傳,得益於其短小精悍卻內涵豐富。《成語魔方》系列劇第五部,講述了“畫蛇添足”“杯弓蛇影”“鄭人買履”三個成語故事。

  在延續作品整體風格的同時,每個故事在舞台呈現上設計了細節亮點。《畫蛇添足》的兩道屏風中暗藏機關,內藏多組卷軸畫面,輕鬆實現多個場景的切換。為了其中一段模彷電影慢動作的打斗片段的演出,音樂上專門做了慢節奏的音樂動效,凸顯了時空拉長之感。

  《杯弓蛇影》中運用了光影反射原理,讓酒杯中的“蛇”投影在底幕上,令簡約的舞台上生動地呈現劇情需要的氛圍。而傳統戲曲打斗的應用配合上現代流行街舞元素的展示,也增添了人物之間的交流。

  《鄭人買履》中利用燈光進行了“戲中戲”空間的營造,在不換景的條件下達到了場景的跳進跳出。而“鄭人”的服裝經過特殊加工,凸顯了其生活中邋遢的性格,達到了一種“生活舞台化”的表現。

  連續五部的創排,《成語魔方》系列劇的品牌深入觀眾心中。觀眾葡萄媽媽看完後表示:“中國兒藝出品質量杠杠的,成語系列看了3個,都是爆笑款。關於成語,給孩子講半天,不如她看1小時的劇印象深刻。”

  呈現大自然的動人故事

  《木又寸》是中國兒藝2015年創作推出的獨角戲,用豐富的藝術手段呈現了一個大自然裡的動人故事。純真可愛的一棵小銀杏樹原本在森林裡與眾樹相伴、與小動物們親密接觸快樂成長。然而因為美麗,一夜之間她被移植到了城市。一路顛簸之後,她所經歷的是與之生長的寂靜森林全然不同的以人為核心的全新世界。置身鋼筋水泥的叢林中的她,不僅再難聽到蟬鳴鳥叫,也在親歷工業化社會以及城市化進程中自己與同伴們生存空間的不斷被擠壓,甚至目睹生離死別。

  曾榮獲“梅花獎”“金獅獎”等多項國家大獎的中國兒藝優秀青年演員唐妍一人演出12個角色。這位“獨角”一會拿起畫筆讓一棵樹、一座山、一條河在舞台布景上現身,一會指尖在琴鍵上跳舞,讓或淒美或靈動的旋律推進劇情感染演出現場。劇中她還將舞台拓展到了觀眾席,與大家一起感受生命、友情和人與自然之間的真情。尤為可貴的是,盡管一個演員承擔著這樣多的角色,唐妍卻分毫不亂,每個角色都演繹地惟妙惟肖,角色轉換流暢自然,讓人凝神其中,彷佛身臨其境,博得現場陣陣掌聲。

  該劇舞台設計讓人眼前一亮,整個舞台以充滿生機與希望的綠色作為主基調,立體的舞台就像是一片經歷風霜卻又生機勃勃的樹葉,在這片神奇的“葉子”上,有充滿童趣的秋千、氣球、自行車,也有伴隨小銀杏樹不斷被遷移時貼身攜帶的行李箱﹔電子琴、吉他、架子鼓等樂器擺放在舞台周圍,隨著劇情的需要,彰顯自己音色的獨特魅力,為劇目整體效果加分。

  “五一”之後,中國兒藝大小劇場還將上演《小蝌蚪找媽媽》《時間森林》《花神》《小吉普﹒變變變》《葉限姑娘》等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