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直屬單位 >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
親子音樂劇《小蝴蝶的媽媽在哪裡?》9月首演
發布時間:2019-09-25 13:06 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 2019-09-25

  919日下午,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首部親子音樂劇《小蝴蝶的媽媽在哪裡?》召開媒體見面會。作為一部親子音樂劇,《小蝴蝶的媽媽在哪裡?》的服務對象會向更低齡的孩子傾斜,該劇將於928日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首輪演出10場,陪伴觀眾朋友們歡度“十﹒一”假期。 

  全家共賞 搭建親子溝通橋梁 

  國家一級編劇馮俐表示,這部戲最內在的東西是生命的力量,是愛的力量。整部作品不僅充滿了濃厚的母愛,還表達了孩子對於母親深深的依戀。孩子在看完這部作品後,會不斷地思考,並隨著成長,不斷豐富自己的答案。 

  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音樂劇專業的國家一級導演焦剛在創作時,希望將音樂劇的元素更多地運用到兒童劇中,他認為歌舞形式對於孩子而言,更有親近感,作品中的一些情感、一些哲思也會更易被接受。在談到“親子音樂劇”之於家長和孩子的意義時,焦剛表示,戲劇就是一個橋梁,架起孩子通往認知世界的道路,在這個道路上,藝術家和父母,甚至社會上的很多人都需要盡力把這個橋梁建得更加寬廣。孩子在和父母的溝通中,逐漸了解這個世界,正如這部作品,以小見大,從一個毛毛蟲去看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過程。 

  視聽同享 返璞歸真感受愛的溫暖 

  在《小蝴蝶的媽媽在哪裡?》的創排過程中,被反復提及的一個詞就是“暖”。因此,作曲章澍也一直尋找用溫暖的音樂來詮釋作品。“這是一種感受母愛的內心溫度。溫暖也有不同的溫度,故而不同的片段也會有不同的溫度。”為了讓整部作品輕鬆有趣,作品中還加入了不同的音樂元素,例如用了一個大號(Tuba)的音色去表現蠶寶寶吃東西的過程,刻畫出胖胖的、可愛頑皮的蠶寶寶的形象。音響設計朱珺也在作品中添加了多種幽默的音效,希望給觀眾在熟悉的環境中帶來新鮮的體驗。 

  為了讓觀眾在返璞歸真中體會生命最原始的力量,舞美設計馮磊將整個舞台鋪滿了“葉片”,觀眾彷佛置身於花園之中 ,跟隨“蝶兒”一起開啟了尋找媽媽的旅程。每片葉子的葉脈都用熒光色繪制,隨著燈光的變幻,營造出夢幻的效果。燈光設計孔一帆、多媒體設計包爾溫和舞台監督陳維泮也將這種自然、夢幻的氛圍營造得更加逼真,舞台上的多媒體投影打破了整塊屏幕的限制,甚至每個葉片都是一個小的投影幕,讓舞台的空間時而深遠,時而近在咫尺。 

  放飛想象 用情感觸發共鳴 

  為了給孩子的想象力留更大的空間,《小蝴蝶的媽媽在哪裡?》摒棄了裝扮性的表演方式,轉而探尋人物性格發展和情感濃度的表達。形體設計余辰曦也為演員設計了區別於舞蹈的肢體表達,用肢體去表現內容,傳遞情感。而在劇中,演員會隨時變換自己的角色,因此,人物造型設計趙金銘選用了突出生命力、自然、本色的表達方式,用了葉子、蝴蝶翅膀的脈絡線條去塑造形象。 

  當表演者與觀眾的接觸越深入時,往往思想與情感的傳遞也會更加深入。《小蝴蝶的媽媽在哪裡?》匯聚了趙妍蝶、欒晰、王瑤、常若曦、段孝耕、翁楊、周佳雲子、徐元博、郅惠9位實力演員,將互動融入在了表演之中。戲劇“梅花獎”的獲得者王瑤不僅在演技上為青年演員做出了榜樣,也將老藝術家對藝術的執著精神帶進了劇組。


  圖為親子音樂劇《小蝴蝶的媽媽在哪裡?》精彩片段展示。

  中國兒藝院長尹曉東表示,這部戲是近年來劇院重視小劇場原創作品創作的又一部新作,它既是一部充滿溫情的童話,又蘊含豐富的生命哲理。這部戲的觀眾定位雖然面向低幼的孩童,但成人也可以從中思考這個世界所有的生命是如何延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