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直屬單位 > 中國國家話劇院
中國國家話劇院
話劇《三灣,那一夜》劇組赴江西永新採風
發布時間:2018-11-23 14:13 來源:中國國家話劇院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中國國家話劇院 2018-11-23

劇組成員在楓樹坪合影

  為深入貫徹落實文化和旅游部關於“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的精神,11月17日—20日,中國國家話劇院、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政治工作部宣傳文化中心聯合創作的話劇《三灣,那一夜》劇組一行8人到江西永新縣三灣村、黃竹嶺村、龍源口鎮進行為期四天的創作採風,先後前往賀子珍紀念館、三灣改編紀念館、龍源口大捷舊址、中共湘贛省委舊址等地,踏尋革命先輩足跡,重溫三灣改編歷史,從生活汲取養分,為創作積累素材。

  話劇《三灣,那一夜》編劇王寶社,導演殷弘毅,主演王輝、王力夫等。該劇藝術化表現了“三灣改編”這一建黨、建軍史上的重要裡程碑事件,生動展現了毛澤東同志風雲激蕩中熔鑄人民軍隊之魂的政治遠見和艱難歷程,闡釋了“黨指揮槍”“支部建在連上”“官兵平等”等思想精髓,歌頌了我們黨和人民軍隊走向勝利的堅定信念和宗旨本色。該劇已列入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將於今年年底在國安劇院進行首輪演出。

  寒風細雨中尋訪革命先輩足跡 了解三灣改編歷

劇組參觀賀子珍紀念館

  抵達永新的當天,《三灣,那一夜》採風隊伍便馬不停蹄地趕往賀子珍紀念館,了解井岡山第一位女紅軍賀子珍同志在井岡山革命斗爭期間的光輝歷程和革命足跡以及永新籍將軍的革命歷史資料和圖片。91年前,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來到永新縣三灣鎮,對部隊進行整頓改編,確定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為中國革命奠定了基礎。此後,數以萬計的永新人參加紅軍。

  翌日,劇組成員乘坐汽車,繞過彎彎山道,風雨兼程,一路跋涉,來到三灣改編紀念館。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澤東在江西永新縣三灣村,領導了舉世聞名的“三灣改編”。從政治上組織上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黨建設新型人民軍隊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實踐,標志著毛澤東建設人民軍隊的思想開始形成。三灣改編初步解決了如何把以農民及舊軍人為主要成份的革命軍隊建設成為一支無產階級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奠定了政治建軍的基礎。

  殷弘毅導演第一次來到三灣,他在排戲之前做了很多功課,查閱了很多資料,知道“三灣改編”那開了整整一夜的會議發生在小小的“協盛和”雜貨鋪,同時這也是毛澤東居住地,那麼,當時的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師長余洒度、第一師第三團團長蘇先俊又住在哪裡呢?……懷著這樣的疑問,殷導來到三灣改編舊址,看到了余洒度所居住的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一團團部——一個相對於十幾戶普通土坯茅屋的農戶來說,顯得分外氣派的鄉間祠堂。

  “這好比那時的毛澤東與余洒度,一個是干打壘的土房子,一個是高大巍峨的大祠堂﹔一個是溫暖的泥土,一個是高高在上的陰冷青磚。在那樣一支滿身泥濘的隊伍裡,青磚顯得那麼不合時宜。余洒度不是不革命,但他的革命理念以及當時指導黨的工作的共產國際的理念,完全不符合中國實情。實踐證明,盲目地生搬硬套國外革命成功經驗,是不可取的。毛澤東同志之所以能夠帶領人民取得革命的最終勝利,就是因為從實踐出發,他的這一特點,在三灣時期就已經體現出來了。”殷導不無感慨地說。

  在當地宣傳部安排下,劇組成員專程前往將軍講堂,觀看紀錄片《道路之歌》,聽何繼明將軍講座《政治建軍、黨鑄軍魂——“奠基於三灣”的歷史研究》。何繼明將軍是當年參加三灣改編的李立將軍後人,他講到三灣改編之前,部隊成分復雜戰斗力差,缺乏政治領導核心,沒有凝聚力,通過三灣改編,部隊縮編,保持了革命隊伍的純潔性。毛澤東回憶中說道:“留下的都是經過戰斗和過慣艱苦生活的,政治上堅定的貧苦出身的工人、農民和革命軍人。人雖少了,但卻精干的多了。”這些話,讓大家加深了對三灣改編的認識,獲得創作上的啟迪。

  再度來到永新 別有深刻感觸

王輝在三灣改編紀念館了解歷史

  《三灣,那一夜》主演王輝,曾在中國內地多部影視劇、話劇中扮演不同年齡階段的“毛澤東”,已然不是第一次來到江西永新。此次,再度走在永新的老街老巷,站在當年龍源口大捷的龍源口橋上遠眺井岡山,通過與當地老鄉的攀談,多方體察民情民風,重新認識、梳理了三灣改編以及蘇區發展歷史。

  王輝感嘆道:“過去,我對那段革命歷史也有所知曉,但不知道整個三灣改編前後發生了那麼多復雜的事情,整個過程是那樣曲折,斗爭是那樣激烈。有些往事,不到原地,不深入了解,就會流於膚淺的演繹。我們知曉歷史事件背後的東西後,對創作肯定有好處。”

  王輝對毛澤東在三灣改編時的一句話印象深刻,雖然那麼艱苦,那麼困難,當紅軍戰士向他表達訴求,甚至說看不到革命希望時,毛澤東很有志氣,說:“我們是志願兵,不是雇佣兵。去留自願,願留則留,不願留發給路費,希望他們繼續革命。”王輝感到,毛澤東這個話說得很有底氣,他的思想、意識和他的這種發展革命隊伍的激情,是一般人理解不了的。

  王輝與編劇、導演進行溝通,希望在劇中融入更多生動的歷史事例。比如,怎麼體現毛澤東對士兵的關心,怎麼體現毛澤東在革命低潮時堅定的意志……我們要通過鮮活的人物、鮮活的台詞、鮮活的情節,使全劇更感人。王輝由衷道:“這一趟三灣不白來,體驗很深,深入生活,對於藝術創作者,非常重要。演員不僅僅是掌握表演的技能,更需要切身的體會、感受,從而讓人物有血有肉!”

  採集創作素材 獲取創作靈感

在龍源口橋實地調查了解當時戰局

  採風途中,音響設計周濤一直帶著錄音筆,採集創作素材。在三灣改編紀念館,周濤聽到採茶戲山歌《三灣來了毛委員》,他特地請解說員將這首歌放了兩遍,並請對方把這首歌的音頻發入自己的電子郵箱。到了士兵委員會舊址,周濤看到河水從屋後蜿蜒而過,說道:“這是劇本中沒有的舞台提示,演出時我會加入流水聲!”

  當周濤了解到,劇情發生時正值雨季,他打算在舞台聲效上有所體現,推動劇情發展,烘托雷排長出逃的嚴重性。在聽了何繼明將軍講座後,周濤堅定了黨鑄軍魂的創作理念,《國際歌》《人民軍隊忠於黨》《解放軍進行曲》等革命歌曲將融入劇中。劇尾,周濤將根據永新一帶原住民成分復雜情況,採用牛角號這一客家特色的樂器,先是牛角號的聲音出現,然後軍號響起,著力於還原人民軍隊奠基於三灣這一歷史。

  化裝設計任薇帶著之前自己畫的人物造型圖,在採風間隙,給王輝量額寬、頭圍,為演出時的造型提前做准備。採風中,紀念館裡那些珍貴照片上一個個鮮活形象,展示櫥裡那些革命先賢用過的物品,讓任薇感受到強烈的心靈撞擊!她說:“他們曾經經歷的殘酷戰爭、艱苦生活,是那麼真實地存在過!這些珍貴的資料對我為《三灣,那一夜》化裝造型設計,有著重要的啟示!我會用寫實的‘手繪’方式,呈現這些具有革命時代特征的人物形象,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

  扮演“余洒度”的青年演員王力夫表示,此次採風,受益匪淺。來到了曾經的革命根據地,他感受到當年革命同志們在艱難險阻下投身革命的鋼鐵意志,他將結合此次採風所見所聞,認真鑽研劇本,努力塑造好角色。

劇組成員與當地領導合影

  採風期間,永新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粲,縣人民政府黨組成員龍昔南,縣文廣新局局長王敏杰等領導對《三灣,那一夜》劇組給予了親切關懷,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社聯主席劉江華,縣文聯主席賀劍文更是陪同劇組,翻山越嶺,講解風土人情,幫助劇組深入了解歷史。黃粲希望《三灣,那一夜》能夠到故事發生地永新演出,讓永新的革命傳統、紅色精神,深遠流傳。